齐桓公为什么竟然让有一箭之仇的管仲治国?

   2020-02-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很为人称赞,其中的曲曲折折我们已经讲述过很多,的确在春秋乱世中,各方诸侯都在极力拉拢人才,他们网罗各方人才成就自己的霸业,期待在各国征战中分一杯羹,这就造就了春秋时期人才的大规模流动,各国国君求贤若渴,各方人才也在积极奔走

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很为人称赞,其中的曲曲折折我们已经讲述过很多,的确在春秋乱世中,各方诸侯都在极力拉拢人才,他们网罗各方人才成就自己的霸业,期待在各国征战中分一杯羹,这就造就了春秋时期人才的大规模流动,各国国君求贤若渴,各方人才也在积极奔走,双方各取所需,都在找自己的位置。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也是一个光明的时代,就看是不是人才,是不是真有本事。

管仲在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后,终于积劳成疾病倒了,在病重之际齐桓公去看他,管仲看起来忧心忡忡,齐桓公问他有什么遗愿,管仲说只要大王远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启方这几个人就好了。齐桓公疑惑地说,这几个人可都为了我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的啊。管仲说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连自己亲人的命,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损毁,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不久管仲就病死了,齐桓公果然按照管仲的意见罢免了这几个人,可是不久齐桓公就后悔了,他心里空落落的,又把他们都找回来。过了不久齐桓公也病重,这几个人立刻封锁消息,企图发起宫廷政变,这时候齐桓公才后悔不已,后悔没有听管仲的话。

齐桓公使管仲治国

当初管仲被接回齐国的时候,齐桓公并不是很重视他,毕竟有一箭之仇呢,谁也不可能轻易地忘记。

所以管仲的日子就很尴尬,虽然表面上齐桓公很尊敬他,但是却不给他实权,也只是让他当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比如管仲建议齐国不要攻打鲁国,齐桓公不听,结果大败而归,齐国陷入动荡。管仲趁机对齐桓公说现在国家不安定,就是因为大王您不能礼贤下士,让地位低贱的人不用命令地位高的人,导致民心不服。齐桓公于是任命管仲为上卿,让管仲取得了政治地位,可是齐国依然不安定;管仲又说,现在国内穷人不能领导富人,穷人交税而富人不交,自然心里不服气,齐桓公于是赐给他一年的税钱,提高管仲的经济地位,不过齐国还是不太安稳;管仲说现在大王身边都是自己的亲信,外面的人即使再有才华也得不到国王的亲近,那些不是大王亲信的人往往只能受亲信的欺负,而不能制衡他们,齐桓公于是尊称管仲为仲父,让管仲成为自己最亲信的大臣,齐国这才终于安定下来了。管仲终于大权独揽,能够放手实施他的改革了。

对此,圣人孔子就评价说,就算像管仲那么有才华的人,如果手中没有权利,没有国君的无上礼遇,恐怕也不能辅佐齐桓公走上成为春秋五霸的道路,国君不能充分信任大臣,即使再好的大臣也没办法施展自己。

对管仲的评价

管仲作为我国春秋时期的着名人物,他曾帮助齐桓公改革齐国政法,是当时最着名的丞相。历史上对管仲的评价有很多,不同的人对管仲有着不同的评价。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同时他也是我国春秋时期最着名的人物之一,他帮助齐桓公促成了齐国独霸天下的局面。

对管仲的评价最着名的就是孔子在《论语》中的记载,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对管仲不知俭的行为很不赏识,所以他在龙记中写道:“或曰:‘管仲俭乎?’曰:‘管子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眼中的管仲崇尚奢侈不懂得简朴。而且孔子认为管仲单鼓励百姓加大消费,这一点让孔子认为管仲崇尚奢侈不知道以俭治国。

曾西曾评价管仲受了君主的信任,得到了国家的权利和人民的尊重,但是他对国家的奉献却太少了,所以曾西觉得管仲是无能的人他甚至不屑于和管仲比较。后世对管仲评价说他是一个治国名臣,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他也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管仲不仅仅有才能而且他还有德,他在荐相的时候能做到毫不偏私。司马迁在史书中评价管仲是贤臣。诸葛亮和管仲都被称为名相因为他们都帮助君主开拓了一番雄伟事业。

 
标签: 齐桓公 管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春秋轶事 齐桓公为抢媳妇儿竟发动一场战争
    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桓公当时就怒了,心想你
  • 齐桓公的首次会盟竟从G20变成G5峰会
    在西周时期,各个诸侯的新君继位是需要周王任命的,这才能称为合法化的国君,这次宋国动乱,新任国君宋桓公虽已继位,但还没得到列国的承认,于是齐桓公以平定宋国动乱为名向列国发出通知,准备在北杏这个地方进行会盟。于是在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召开北杏会
    12-30 齐桓公
  • 管仲如何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地位
    管仲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好朋友,他遇到了一个好君主,使自己的才能尽得施展。不仅成就了齐国东方强国的雄姿,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显赫身份,更成就了自己生前身后的英名。一、得遇知己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两人是同乡,又是年轻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被活活饿死?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98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
  • 齐桓公想称霸 管仲竟然使出了这么一招?
    政治上和军事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通过经济手段能够办得到。当今社会如此,古代社会也不乏见。齐桓公要称霸,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一阵唏嘘。迫于齐国政治高压和军事威胁,宋、陈、蔡、卫、郑等国家纷纷投了赞成票,推举齐桓公为盟主,承认齐国在众诸侯国中的霸
  • 历史上齐桓公上位后任用管仲进行了哪些改革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比作齐桓公。春秋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对于齐国
  • 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 竟为抢老婆而发动一场战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
  • 齐桓公他不纳善言 结局却是活活被饿死了!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早年是一个心胸宽广,知人善任的君王。当初,齐桓公从莒地归来,在半路上曾遭到管仲的伏击,在鲍叔牙的调解下,齐桓公坐上王位后非但没有责怪管仲,反而对他委以重任,此事还成为了一个流芳百世的佳话。桓公的知人善用,是其扫平九国
    12-21 齐桓公
  • 春秋五霸轶事 齐桓公为抢媳妇儿竟发动战争
    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桓公当时就怒了,心想你
  • 揭秘五霸之首齐桓公晚年为何死得那么惨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一直被当做君主知人善任,不计前嫌与臣子誓死报恩,权利辅佐的典型,一直为后人所称赞。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是极为难得的,不过这种关系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齐桓公的心里也未必毫无芥蒂的,只是管仲是真的有才,
    12-19 齐桓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