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人生巅峰:一纸电文决定一场大战胜负

   2020-06-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皇姑屯事件”,把奉系军阀的大帅张作霖给炸死了。大帅一死,少帅张学良继位。之后,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在名义上促成了国家的统一。统一中国后,蒋介石意气风发,马上宣布进行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皇姑屯事件”,把奉系军阀的大帅张作霖给炸死了。大帅一死,少帅张学良继位。之后,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在名义上促成了国家的统一。

统一中国后,蒋介石意气风发,马上宣布进行军队的整编,以达到削弱别人、提升自己的目的。可是,当时的中国,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实际上,还是军阀林立。比如,桂系的李宗仁,山西的阎锡山,西北的冯玉祥,都是手握重兵的主儿。

这些人,起于乱世,明白枪杆子的强大威力。所以,装装样子,在名义上给你个面子,倒也罢了,真要来实的,动一动他们手里的枪杆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于是,1930年5月,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联合起来,一致对付蒋介石,一场大战轰轰烈烈地打起来了。因为主战场在中原地区,因此,史称“中原大战”。

当时,蒋介石投入部队60万人,阎、李、冯投入部队80万人。鉴于蒋军的作战能力略胜一筹,因此,在这场大战中,双方几乎是势均力敌的。

这样一来,拥有30多万部队的第三方势力——张学良的东北军,就成为决定这场大战胜负的关键因素了。

此情此景,张学良有点类似于楚汉相争时的韩信。当时,项羽的军队与刘邦的军队打到了白热化阶段。韩信帮谁,谁就能胜利。

蒋介石和阎、李、冯等人当然明白张学良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一边打着仗,一边派出说客积极拉拢张学良。可是张学良呢,只是作壁上观,跟谁都接触着,就是不表态。同时,还让东北的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军火,既卖给蒋介石,也卖给阎、李、冯,谁都不得罪,闷声发大财。

直到这年的9月份,张学良看到胜利的天平已经朝着蒋介石倾斜了,同时,权衡多方面的利弊,张学良终于表态了。9月18日,他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派兵出关,武装干预。第二天,10万奉军铁骑,浩浩荡荡地入关。然后势如破竹,很快就控制了整个华北。

阎、李、冯的联合军失败了,蒋介石胜利了。

但是,张学良的电报不是白发的,张学良的兵也不是白白入关的。帮着蒋介石打赢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当然要付出必要的酬劳。

酬劳是什么呢?一虚一实。

虚的:张学良被任命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仅仅位居蒋介石之下——这个职务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听起来很威武啊。

实的:黄河以北的大半个中国,实际上归张学良掌控——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地盘啊。

这一虚一实,既有好看的,又有好用的,让张学良登上了人生的巅峰。而这一年,小六子仅仅只有30岁。

可惜,张学良的巅峰期太短暂了。仅仅一年之后,也就是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张学良一下子从巅峰跌入了低谷。

都说“爬得越高,跌得越惨”,诚哉斯言。

 
标签: 张学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当李宗仁下令释放张学良时陈诚为什么不执行
    1949年1月23日,东北有两个团体,联合向李宗仁发出快邮代电,要求释放张学良。同一天,中国自由民主行动委员会和人权保障委员会等四个团体也向李宗仁致电,要求释放张学良。这些呼吁,对李宗仁颇有触动。前不久,电视剧《少帅》热播,让人们重温了张学
  • 东北易帜原因 张学良东北易帜真是出于爱国吗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返沈阳,受到张作相等宿将拥护,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军事和社会集团主帅,主掌东北兵权。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革命军宣告停战,表明不会干涉“重新统一”的任务
    12-29 张学良
  • 张学良身边有11位美女 娶赵四全因宋美龄?
    张学良晚年曾写过一首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年轻时代的张学良。确实是个多情种,他曾自诩:“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张学良的女朋友很多,其实。他并没有怎么追过女人。大多是女人追他,在这方面。张
  • 趣闻:张学良枪毙土匪张学良 溥仪撞见皇太极
    少帅张学良毙了土匪张学良1934年,溥仪当了日本的儿皇帝。在东北地区,大家忙着抗日,爱国的将领层出不穷。而祖国的另一边,本为东北人的张学良却担任了“剿匪”副司令,中国共产党一边抗日、一边却要应付蒋介石的围剿,处境极为艰难。这一年10月,中国
  • 晚年张学良感叹 有个人不死日本就不敢发动918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事变直接导致东北三省沦陷,无数百姓惨遭日寇铁蹄践踏。1981年,在“九一八”50周年之际,当初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回忆往事时,曾经对历史做了一个惊人的假设,他说,如果当时有一位将领在,
    12-28 张学良
  • 张作霖未留遗嘱 东北军所选继承人非张学良?
    对于继位者,张作霖生前未留任何遗嘱。围绕这个宝座的归属,东北军政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小诸葛”杨宇霆主持会议,公布了所谓的“遗嘱”,但“东北军总司令”却不是张学良。名单上的人选究竟是谁,张学良又是如何最终上位的?东北的平静绝非偶然,它缘自
  • 美男子张学良和墨索里尼竟然有一段情?
    1931年,时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在一次例行的外交会议上认识了20岁的艾达·墨索里尼。艾达是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长女,丈夫则是当时意大利驻华大使齐亚诺。新婚燕尔的艾达为了能守护在丈夫身边来到中国,可让她绝望的是,刚到不久,
    12-27 张学良
  • 张学良是怎样经历自己一生的?张学良生平简介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
    12-26 张学良
  • 张学良晚年不回大陆的几大原因 张学良在台湾
    张学良为何至死都不回大陆?1991年春天,被蒋介石幽禁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先生,得以赴美国探亲访友。1993年起他又再次前往美国,并且获得了永久居住的权利,多年以来就梦想回祖国大陆探望亲友与重返故土的张学良,终于获得了人身自由。可是,张学良为
  • 斯大林如何从张学良手中强占了黑瞎子岛
    1929年7月,张学良决心夺回“中东路”,不惜与苏联开展,斯大林派“远东军魂”布留赫尔出战,大败张学良,撤退时顺手占据了黑瞎子岛,这一占就是79年。斯大林派“远东军魂”击败张学良,撤退时留下军队,驻扎黑瞎子岛在斯大林和蒋经国的谈判中,除了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