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务员退休:明朝时自愿退休可不分年龄

   2020-12-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近日,“延迟退休”的说法令人关注。其实,人上了年纪,退休还乡,自古便是如此。《尚书》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致仕,就是官员辞职归家。史志常见“致政”、“休致”、“请老”、“归养”、“乞骸骨”等语,均指退休之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近日,“延迟退休”的说法令人关注。其实,人上了年纪,退休还乡,自古便是如此。

《尚书》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致仕,就是官员辞职归家。史志常见“致政”、“休致”、“请老”、“归养”、“乞骸骨”等语,均指退休之事。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各朝大致规定文官七十、武官六十退休。但自明朝起,破除了古制,将退休年龄提前了十年以上。

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六十岁退休,遂相沿至今。

但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的,如唐朝规定“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若身染疾病或者受伤者,未到退休年龄也可以退休请俸;明朝亦规定,老疾不能任事者,或软弱无效能的官吏,可随时勒令退休。

历代的贤达之士,一到退休年龄就主动请求退下来,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也提前请退。许多人还以诗言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妙趣横生的“退休诗”。

曾封晋安侯的南朝梁代陶弘景,36岁便提前退休,自号“华阳隐居”,过起了逍遥的隐居生活。梁武帝即位后,派人请他出山做官,他画了两头牛,一头牛悠闲自在地吃草,另一头却被人套着笼头,牵着鼻子鞭打驱使。

他还在画上赋诗曰:“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梁武帝一看,深知其意,虽没能请他出来为官,但还是经常以书信方式请教朝廷大事,因此陶弘景被后人称作“山中宰相”。

据宋朝陈郁《藏一话腴》载,宋天禧末年,时任苏州太守孙冕“已及引年”(古代官员申请退休称为引年致仕),“大书一诗于厅壁,拂衣归九华”。诗云:

“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乐天真。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南又见陈。寄语姑苏孙太守,也须抖擞旧精神。”

诗中的李、陈,分别是孙冕的朋友李见素和陈庄,均已退休。朝廷知道此事,下诏让孙冕继续留任,但孙冕早已拂袖而归,竟不再出矣。

明代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未满60岁时就告老还乡。并作退休诗自娱:

“买个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明代的蒋冕,也是一位有学识、有威望的名臣,他在朝廷任职多年,以办事干练而著称。还不到退休年龄便坚决辞职,回乡隐居。皇上一次次派人去“返聘”他,但都被一一挡回。

就这样过了三年,皇上见“御旨”无效,便挥毫写了一首“御诗”赠他:“闻说江南一老牛,征书聘下已三秋。主人有甚相亏汝,几度加鞭不回头?”此诗情真意切,明白如话,还是敦促他返京任职的意思。

蒋冕拜读后,虽有些感动,但他颇知进退,回诗一首,委婉拒绝:“老牛用力已多年,颈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

与此相反,也有害怕退休后失去权力和地位,赖在官场混日子的。《临汉隐居诗话》载,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就有无名氏作诗嘲讽杭州那些官场混混,说他们是“绿水红莲客,青衫白发精。过厅无一事,咳嗽两三声”。

 
标签: 明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