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能专制独裁当唯一领袖 是日本侵华帮助?

   2020-06-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武汉(开幕式在重庆举行)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召开这么一次大会呢?简单一句话:为了改造国民党,也为了自己当合法的领袖。当时,从外部形势来说,中国的抗战可能向三个方向发展——结束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武汉(开幕式在重庆举行)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召开这么一次大会呢?简单一句话:为了改造国民党,也为了自己当合法的领袖。当时,从外部形势来说,中国的抗战可能向三个方向发展——结束片面抗战,代以全国抗战;结束抗战,代以投降;抗战和投降并存于中国。对此,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底发表了对时局的宣言,肯定了蒋介石提出的“贯彻抗战到底”、“争取国家民族最后之胜利”的主旨,同时指出了抗战的最大难关不在于初期军事上的失败、部分领土的丧失,而在于日寇除暴力之外,又加紧“以华制华”,培植汉奸,派遣间谍,以挑拨离间的手段破坏民族团结,所以挽救时局的中心关键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具体提出了保证继续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六项工作。国民政府作为抗日的领导,却连一个像样的施政纲领都没有,岂不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无疑大大影响了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就蒋介石来说,在1938年元旦前后,他做了几件事:惩处了一批抗战不力的将领(如处决韩复榘,撤掉刘峙、万福麟、刘多荃等的职务),调整了党政军领导机构(如蒋介石辞去了行政院院长职务,专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统率全国陆海空军,并指挥全民,负国防之责);以统一抗战为名,要求解散全国各政党,以国民党为唯一政党(很显然,主要矛头是对着共产党的);连续召开军事会议,检讨前期抗战的得失,确定以后的作战方针,对“持久消耗战”作具体的解释:“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巩固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蒋介石要把他的思想与行动贯彻到党的正式会议中去。

大会一开始,由丁维汾宣读了蒋介石的开幕词。蒋介石在开幕词中说:“此次举行临时代表大会,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检讨我们过去的工作,尤其是抗战以来我们党和党员的工作,由检讨的结果,来决定我们今后努力的方法,以增加抗战的力量,使我们这个肩荷革命重责负有兴亡大任的本党,在这样艰难重大的时期中,能够担得起非常的使命。”蒋介石毫不掩饰地说:“我们的党差不多已成为一个空的躯壳而没有实质了,党的形式虽然存在,但党的精神差不多是完全消失了!……我们党的缺点最显著的是组织松懈、纪律废弛,以致党的精神衰颓散漫,党的基础异常空虚……”最后蒋介石说:“我们在敌寇深入、抗战剧烈的今天来举行这个大会,我们对于为国牺牲的将士和先烈,对于全国流离困苦受难受辱的同胞,都负有非常重大的责任。关于抗战大计以及政治军事与战时经济教育等方面,当然要根据检查过去的结果,定出精详的方案来,共同努力以求实现。但最根本而首要的还在于恢复本党的健全。”

会上,叶楚伧作了《党务报告》,汪精卫作了《政治报告》,何应钦作了《军事报告》,王宠惠作了《外交报告》,孔祥熙作了《财政报告》,蒋介石还专门作了一个题为《对日抗战及本党前途》的长篇报告。

在这个报告中,第一,蒋介石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是侵略中国的一贯相传的政策,认为:“卢沟桥事件发生,如果我们还不起而发动全面抗战,而要容忍放纵,让它占去平津,襄括华北,不仅我们国家大势已去,民气由此消沉,而且他日以暴力相恫吓,更要肆其宰割鲸吞的凶焰。我们要苟安一时亦不可能,结果非至亡国灭种不止!所以我们要认定此次事变为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毅然决然要担负此次革命的战争!要以抗战来遏止日本残暴的侵略,进而打破他大陆政策的迷梦。”

第二,蒋介石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大陆政策”的各种阴谋毒计为“瓜分、独占、蚕食、鲸吞、以华制华、不战而屈”等。

第三,蒋介石指出了日寇虽然蹂躏我们七个省,但“他用了五十万以上的兵力,耗三十亿元的金钱,费了八九个月的时间,而所得的结果是如此,以后敌人如再要进犯,他的困难愈多,危险更甚!”“我们是死中求生,为求生而战,民心士气,只有一天一天地强固;敌人是恃强侵略,送死异域,只有一天一天地厌战,战争愈持久,它愈感困难,而且它进入愈深,我们解决它的机会愈多。”第四,蒋介石提出了“一党专政”的主张,说什么“国家到了非常时期,本党以外别树党派的人,已经明白宣言,愿意抛弃以往的政策,服从本党政策,愿为三民主义而奋斗,这种态度,可以说是革命者很好的态度。本党同志即应宽宏大度,从国家利益上着想,开诚接纳,俾能共同一致对外”。又说什么“我们应该在法律范围以内,容许他们的自由,在本党三民主义指导之下,统一他们的行动,集中全国的力量,来为国效命!”

大会围绕上述的这些报告,检讨了过去9个月以来的抗战工作,制定了今后抗战方针及其他一切战时的措置。通过了20个决议案,主要的有4项。

一是通过了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的《改进党务并调整党政关系案》,其内容为:改变国民党的领导体制,确立领袖制度,实行总裁负责制;调整或增设组织机构,以加强对全党及全国的控制;强调对党员的训练、监督与考核。大会选举了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为国民党副总裁,以立法形式肯定了蒋介石的最高领袖地位。

二是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决议案》,制定了战时的外交纲领、军事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民众纲领、教育纲领共32条,把国民党抗战路线、方针、政策集中地反映出来。

三是通过了《组织非常时期国民参政会以统一国民意志增强抗战力量案》,作为对民众要求开放党禁、召开真正体现民意的国民大会、吸收全国爱国力量共同主持抗战建国大计的一项积极的反应。

四是通过了《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表达了国民党团结全国抗日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抗战发展的积极态度。

大会最后一天(4月1日),蒋介石发表了《闭幕词》。蒋介石表示:“兄弟承大会推选为总裁,自己感觉德业才能,均不足以副同志的期望,我们国家民族受此奇耻大辱,兄弟职责未尽,正自悚惧不遑,还要受大会付托以如此重任,格外觉得惶恐!”接着说:“不过现在是抗战时期,我们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本党为充实力量,坚持抗战,以答覆敌人阴谋侵略起见,特强化党的组织,设立总裁制度,以示本党负责尽职奋斗到底的决心,兄弟既受任于危难之际,大义所在,不敢推辞。”蒋介石又说及“现在大会既已通过抗战建国纲领,今后一切努力,均已有所遵循”,特别说及如何对待共产党的问题:“现在国内实在也没有多少党派,过去与本党有过斗争历史比较长久的自然是共产党。……我们是当政的惟一大党,只要我们本党本身健全,能够负起抗战建国的责任,他们一定是要受本党的领导。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完全要看本党同志今后能否自强自立,能否真正努力,由改造个人来改造本党,复兴本党;如果本党今后能日趋健全,日益充实,负得起革命建国的责任,不仅共产党要尊重本党,服从领导,国内现存一切党派,都必然消融于三民主义之下,共同为完成国民革命而努力,丝毫没有问题!”

这次国民党全国临时代表大会的召开,比较突出的是做了两件事,一是由蒋介石当国民党的总裁,一是制定了一个《抗战建国纲领》。后者显然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是有利于团结抗战的;作为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国策,反映了全民族的愿望,人民并可以拿它作依据,来监督和推动国民党坚持抗战。前者,虽然加强了蒋介石的独裁与专制,但在当时蒋介石与汪精卫对抗日的态度显然不一样的情况下,确定由蒋介石任总裁、汪精卫下降为辅助的地位,这对削弱汪精卫的权力、打击亲日势力,是起了积极的作用,当然,由此给了蒋介石的独裁专制一个合法的依据,这是坏的一面。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