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挖了清东陵墓 却为何不挖清东陵妃子墓呢?

   2020-09-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孙殿英盗墓清东陵,这事当时被他视为一次特殊的军事行动。在正式动铲前,孙殿英派员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还进行了“战前”动员,各部分工相当缜密、落实到位。孙殿英这次特别的军事行动,给中华文物带来的巨大灾难,损失无可挽回。更糟糕的是,因为孙殿英带了

孙殿英盗墓清东陵,这事当时被他视为一次特殊的军事行动。在正式动铲前,孙殿英派员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还进行了“战前”动员,各部分工相当缜密、落实到位。

孙殿英这次特别的军事行动,给中华文物带来的巨大灾难,损失无可挽回。更糟糕的是,因为孙殿英带了头,满清皇帝陵寝、王爷坟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内接连被盗墓大贼光顾,很多陵墓都遭受了灭顶之灾。一直到今天,清东陵仍一直被盗墓贼盯着。如在2015年10月底,康熙皇帝景陵区妃园寝就被人挖了,而当年孙殿英都未曾挖过。此事件当事部门一直瞒着,一直到上个月才被媒体曝光。

孙殿英这次特殊军事行动,如何布置的?结果如何?这篇文章就有具体聊聊——

一切准备好了,盗皇陵活动开始。

行动前,孙殿英在蓟县军部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上,孙动员称这是一次“军事行动”,是革封建王朝清朝的命。参加会议的据说有冯养田、梁朗先、谭温江、李德禄、丁庭、柴荣升、刘月亭、杨明卿等核心人物。

孙殿英所作动员,因为没有记录,现在大家知道的都是当事人后来的回忆。孙殿英的讲话的大概意思是这样——

清东陵这儿正是咱们的驻军之地,哪里找这个好机会?而今的皇陵是清朝的,没有人管,咱们就是挖了又有哪个管得了咱?纵然被发现了也不犯什么法,到处送点礼物也就没事了。虽说如此,还是要严守秘密。越严密越好,来它个神不知鬼不觉;事后若发现了,那时已时过境迁,我们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呢!挖出宝物来,主要用它购买军火、扩充队伍。到时兄弟们大小都有份,我老孙绝对对得起朋友。

讲了上述话后,孙殿英又说了盗陵的具体要求:“挖掘出来的东西,能带得动的取出来,大件带不动的就别拿。物件大了携带不方便,而且容易暴露,怕惹出麻烦。”

孙殿英还特别强调了纪律:“凡是带出来的东西,无论大小贵贱,都一律交到军部来,个人不得私自藏掖,将来总能分到一些,让兄弟们都得到一点好处。”

除刘月亭的第二师外,其他三个师分到了事前已安排好的特殊“作战任务”,“行动时间”要求控制在三天以内——

丁庭师,负责挖景陵(未遂);

柴荣升师,负责挖裕陵(由韩大保任旅长的第七旅执行);

谭温江师,负责挖定东陵(师部设于马伸桥,盗陵临时指挥部);

其他各部负责警戒和外面安全。

清自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太祖努尔哈赤建后金国后,至1911年(宣统三年) 溥仪退位,前后历296年(自入关定都北京是268年),共有12位皇帝。这些人死后分别分葬于关内关外两个地方。关外即是位于东北沈阳的“关外三陵”区;关内有两处,分别是位于河北遵化的东陵区和易县的西陵区。

其中以东陵最大,所葬人物身份显赫随葬品非常丰厚。东陵有5座帝王陵: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还有慈安的定西陵、慈禧的定东陵等后陵4座、妃园5座、公主陵1座,共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东陵陵墓众多,为什么孙殿英最终把景陵、定东陵和裕陵确定为盗墓对象?为什么不盗数量多,双易挖的妃墓?除了地理位置上的原因外,主要是因为这三陵的陵主都是大清王朝的重量级人物,随葬品最丰、陵内宝物最多。景陵和裕陵的陵主都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定东陵的陵主慈禧是晚清第一太后。

他们三人在位时间漫长,陵中随葬品的数量均远远超过其他陵主的随葬品数量。而不对妃子墓下手,并不是因为孙殿英怜悯妃子们,主要是考虑随葬宝物不丰,先挖大的。

不只地宫藏宝,清东陵地面文物也很丰富

这是军部秘书长梁朗先和第五师师长谭温江从东陵的年长护陵人嘴里了解到的情况。

原来,孙殿英在拿定盗皇陵主意后,便秘派梁朗先到区陵及京城,对东陵的情况进行了一番摸查。据说先后还找到了一名前清老太监和参加过慈禧葬礼的护陵大臣苏必脱林等知情人,获得了慈禧定东陵藏宝的细目和陵寝工程结构信息。谭温江后来能顺利地挖开慈禧的定东陵,就是因为有事前的这些周密调查,掌握了进入地宫的入口秘密。

 
标签: 妃子 陵墓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古代皇帝有多少妃子? 古代皇帝的妃嫔人数
    古代皇帝有多少妃子? 古代皇帝的妃嫔人数
    1、周代皇帝有12个妃子,秦朝的嫔妃有8个级别,宫女人数有千人,汉代宫人数千人,北魏嫔妃120人,唐宋妃子的称号除贵、淑、德、贤外,还有宸妃。明代妃号有贤、淑、敬、惠、顺、康、宁、昭,妃下还有嫔御多人。2、还有人认为,秦汉以后,皇后一般只能
  • 乾清宫住的哪个妃子 古代乾清宫住的哪个妃子
    乾清宫住的哪个妃子 古代乾清宫住的哪个妃子
    1、乾清宫住的并不是妃子,而是皇上。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是皇帝的寝宫。 2、乾清宫为内廷建筑之首,先后有明代的14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以此为寝宫,它与乾清门一起成为雍正朝以前的政治中心。乾清宫还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停灵之所,无论皇
  • 皇帝死后妃子怎么办 皇帝死后妃子在怎样处置的
    皇帝死后妃子怎么办 皇帝死后妃子在怎样处置的
    1、让她们陪葬,因为在过去陪葬这种现象是为了让皇帝在死后获得更好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思想,但是在古代比较流行,因此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她们有些人或许是因为皇帝的垂青,或许是被皇子挑选出来成为陪葬,结果就是跟随着皇帝一起被埋在陵墓下
  • 清朝后宫妃子居住的宫殿 清朝后宫妃子居住的宫殿有哪些
    清朝后宫妃子居住的宫殿 清朝后宫妃子居住的宫
    1、皇后,居中宫坤宁宫。其他妃嫔,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2、先皇的后、嫔、妃们,居住在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寿安宫。
  • 唐朝后宫妃子住的宫殿名称 唐朝后宫妃子住的宫殿叫什么
    唐朝后宫妃子住的宫殿名称 唐朝后宫妃子住的宫
    1、明清后妃居住在东西六宫,东六宫指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太极殿)。2、故宫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
  • 乾隆皇帝最爱的是哪个妃子 乾隆皇帝最爱的是哪位妃子
    乾隆皇帝最爱的是哪个妃子 乾隆皇帝最爱的是哪
    1、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绝对是乾隆帝的一生挚爱了。她出身优渥,乃是一等承恩公之女,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温柔贤淑,知书达理,宽容大方,而且模样出众,早在1727年的时候就已经跟乾隆帝成婚。2、在明争暗斗十分激烈的宫廷之中,富察氏无疑是乾隆帝的温柔
  • 为什么古代妃子手指都带有指套?
    为什么古代妃子手指都带有指套?
    1.保护指甲。古代女子为了显得她们手指纤细柔长,一般都喜欢将自己的手指甲留长,戴手指套可以保护指甲。2.彰显地位。指甲越长则是显得自己的地位越高。3.审美需求。手指套也是一种装饰品,带上比较好看,迎合古代男子的审美习惯。
    02-23
  • 胤祥生母敏妃 懂得后宫套路皇帝心思的成功妃子
    康熙敏妃是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她很小便入宫。侍奉康熙皇帝的时候为妃子,但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册礼,也没有任何的封号,一直伴随在康熙皇帝左右,敏妃实际上属于庶妃。康熙敏妃是一个性格很温和又单纯的人,康熙很喜欢敏妃。在康熙二十五年,敏妃生下皇子十
    12-31 妃子胤祥
  • 年妃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 不是含恨而死
    《甄嬛传》中的年妃恃宠而骄,帐着显赫的家势和皇帝的宠爱在后宫横行霸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得知自己宠冠后宫多年是因为皇上为了安抚年式一族,虽独宠多年但是一直不孕竟是因为皇上为了平衡前朝势力而不让她生有子嗣后,伤心欲绝,撞墙而死。死前的一句“
    12-31 妃子雍正
  • 齐妃 为雍正生下唯一存活女儿的妃子
    齐妃是雍正皇帝的妃嫔之一,也是雍正妃子里少有的汉人妃子,她父亲是知府李文烨。在雍正还没登基之前,就进了当时的雍亲王府,成为侧福晋。齐妃早期也颇受雍正宠爱,在十年间为雍正生下四个孩子。儿子有弘盼,弘均,弘时,不过三个儿子,只有弘时活了下来。还
    12-31 妃子雍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