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阵营的毛泽东和蒋介石为何没能成为同路人?

   2020-03-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毛主席和蒋介石互为对手几十年,孰不知他们其实曾同在一个阵营多年。那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阵营。毛泽东和蒋介石不仅同为一个阵营,而且在1925年同为中国政坛涌现出的两颗耀眼的政治新星。1925年10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率部

毛主席和蒋介石互为对手几十年,孰不知他们其实曾同在一个阵营多年。那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阵营。毛泽东和蒋介石不仅同为一个阵营,而且在1925年同为中国政坛涌现出的两颗耀眼的政治新星。1925年10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率部出师,第二次东征背叛孙中山先生的粤军陈炯明部。10月13日,蒋介石亲临炮兵阵地指挥攻打惠州城,当日不克,次日再战,一举攻克陈氏老巢,首战大捷。之后,革命军凯歌行进。月底在河婆歼灭陈部主力,东江平定。蒋介石荡平广东全境,名声大振,成为南方政坛的新秀。

这时毛泽东在后方大本营广州,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主持宣传大计。为配合前方作战,他主持谋划了反抗北方奉系军阀的宣传工作,掀起驱逐北方军阀的大潮。北京民众驱逐皖系大佬段祺瑞,武汉民众驱逐直系大佬吴佩孚,长沙民众要打倒湖南大佬赵恒惕……各地民众一变从前与北洋军阀避免直接冲突的和平态度,到处喊“打”,喊“赶”。北洋首领及其走狗简直成了过街老鼠,抱头鼠窜。毛泽东宣传的檄笔,犀利无比,胜过战场上的大炮。

于是,中国南方出现两大奇景:蒋介石的枪杆子,少有敌军能抗衡;毛泽东的笔杆子,少有敌阵能抵抗。在广州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之际,1926年1月4日上午,国民党二大开幕。到会代表256人,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大会代表。作为以后中国政坛的两大对手,毛泽东和蒋介石在这次大会上正式、公开第一次亮相,并开始为中国政坛的著名人物们所熟悉。因为指挥两次东征胜利,蒋介石成为东征英雄,为国民政府上下瞩目的政治明星,熠熠发亮。1月6日下午,他昂首挺胸地向大会作军事报告,详细叙述自己率部征讨敌军的诸战役。之后,慷慨激昂地大声宣称:“去年可以统一广东,今年即不难统一中国!”全场报以雷鸣般的热烈掌声。受到他豪言的鼓舞,会议代表李子锋一冲动,突然站起来,高声提出一动议:“请全体代表起立,向蒋介石同志致敬,勉其始终为党为国奋斗。

大家站了起来,大声高呼:“向蒋介石同志致敬!”两天之后,另一颗新星——毛泽东也登台上场。1月8日下午,毛泽东走上了主席台,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身份,代表国民党中央作宣传工作报告,即说说“笔杆子的事情”。由于前期宣传工作对敌营震慑很大,毛泽东的笔杆子并不比蒋介石枪杆子受人轻视。他的宣传报告同样引人注目。在报告中,毛泽东列举十四项重要事件的宣传工作,其中说:“两年来在革命宣传与反革命宣传相对抗中,革命宣传确定取一种攻势,……反革命宣传却始终是一种守势,为了招架不住,才抬出‘反共产’、‘赤色帝国主义’这两块挡箭牌来。这种对抗攻守的现象,乃中国革命势力日益团结进取、而反革命势力日益动摇崩溃的结果。”这份报告也受到许多代表的赞扬,且无争议。多年以后,中共四川地委书记杨闇公回忆这次会议,还称赞毛泽东的报告比其他报告都精炼、简洁,明了,且“能把具体实施指出来,并对每个时期所施的宣传口号,也恰中客观的需要。”

确实如此。毛泽东犀利的笔对敌的进攻比枪炮还主动,还占据优势。如果说蒋介石的军事报告把会议推向了高潮,毛泽东的宣传报告则带领人们展望了未来胜利的美景。此时蒋介石39岁,毛泽东才32岁。虽然两人都在国民党高层工作时间不算短,但在全国性大会上露面,都是第一次。如果说蒋介石是枪杆子方面的新星的话,毛泽东无疑是笔杆子方面的新星。在大会进行选举时,蒋介石获得248票的最高票,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以173票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随后,两人出席国民党二届一中全会。蒋介石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九常委之一,并为国民革命军总监,进入国民党领导层核心。常委会之下,设一处八部,组成中央党部,一处即秘书处,八部为组织部、宣传部、青年部、工人部、农民部、商业部、妇女部、海外部。其中,宣传部部长由党中央主席汪精卫兼任。2月5日,在中央执委会第二次常委会上,汪精卫提出说:“本人不能常到部办事,前曾由中央执委会全体会议许可另请代理,今请毛泽东同志代理宣传部部长案。”经过讨论,常委会决议:“照准。”于是,毛泽东继续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列席中央常委会。

毛泽东和蒋介石一文一武,让人们眼前一亮:中国革命后浪推前浪,大有希望。国民革命若是照着这种趋势下去,推翻北方军阀政府不难,胜利之日不远。然而,最终,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个人却没有一起走下去,他们不仅没有成为同路人,而且还成为了兵戈相向的敌手。这不能不让许多人后来惊讶!

蒋介石生于1887年,毛泽东是1893年。两人出生和成长于同一个时代,都读过私塾,也受一些西方思潮影响,在五四时期都属于比较激进的革命青年。在反对旧军阀、改造中国社会中,二人都都赞同过相同的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的主张。可是他们为什么偏僻没能够走到一起?

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个中必有原因。首先,两个人的信仰不同。毛泽东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蒋介石信仰的则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两人分别属于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基础的两个政党。其次,蒋介石握有军权,操着枪杆子,野心大增。为了夺取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他先对苏联顾问不满,接着和共产党闹矛盾,1926年3月18日策划中山舰事件,扣押舰长李之龙和其他共产党员。当北伐大功告成时,他在江浙大资本家的支持下,借定都之争,企图夺取国民政府的领导权。在被武汉国民政府拒绝后,他在南京另立中央,建立蒋记政府。而此时毛泽东与其他共产党人一直是武汉国民政府的中坚,因此,毛泽东与蒋介石分道扬镳,也是并且会成为的必然。

再者,在这个时期,蒋介石和毛泽东之间仅仅是认识而已,没有私谊。因此当国共两个阵营发生冲突时,两人连交换思想的可能都没有,最后都追随自己的党和信仰而去。总的来说,毛泽东和蒋介石没能成为“同路人”,主要是主义之争。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