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名将单雄信:刺杀李世民位居秦琼之上

   2020-10-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隋唐时期著名的瓦岗军中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例如程咬金、秦叔宝、罗士信、裴元庆、徐茂公、单雄信等人。这些人在隋末唐初这段血雨腥风的动荡时期,凭借自己的才能,在历史的丰碑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我们赞扬这些隋末唐初乱世中的英雄,但却常常会

隋唐时期著名的瓦岗军中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例如程咬金、秦叔宝、罗士信、裴元庆、徐茂公、单雄信等人。这些人在隋末唐初这段血雨腥风的动荡时期,凭借自己的才能,在历史的丰碑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我们赞扬这些隋末唐初乱世中的英雄,但却常常会忽略最后的那位——单雄信,他有着的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但他的死因却一直是迷局,却一直扑朔迷离,今天我们将揭开他的死亡真相。

在《隋唐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单雄信的介绍,名通,字雄信,绰号"赤发灵官",人称"义薄云天小关羽"。从他的绰号中,我们便可一睹其为人的豪迈仗义,是个真性情的大丈夫,这便仿佛已经隐隐为单雄信的人生经历以及日后的被捕拒降遭斩杀埋下了伏笔,是的血淋淋的黑暗的真相。

据史料记载,公元611年,单雄信与同郡人李绩一同投入瓦岗起义,并同时被任命为领兵将校,成为瓦岗军早期的核心人物。此后,因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有勇有谋,单雄信屡败隋军,名声大噪。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前前后后数个敌军,单雄信从未怯战,也从未战败,官位一路高升,与自己亲密的战友李绩前后被封为大将军,甚至位居秦琼等悍将之上。在此之后,名声大噪的瓦岗军因翟让、李密二人关系的破裂而发生了火并事件,最终以李密胜翟让亡收场,而单雄信则在这场火并中因选对了效忠对象——李密,而获得了极大的荣誉,为他以后带领瓦岗军兴盛繁荣奠定了基础。

但世间诸事都逃不过自然的法则,盛极必衰,瓦岗军从此连连走了下坡路,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连连败北,实力大损,瓦岗英雄们纷纷做鸟兽散,一干人等大多投入了王世充的部下。但不久之后,秦叔宝、李绩等人却因逼视王世充的为人,先后投奔李世民,只有他对这些视若无睹,依旧留在王世充麾下,毫无投唐之意。

身为王世充手下得力的悍将,单雄信与李世民所建立的“唐”政权进行了多次武力上的比拼,数次都险些夺了李世民的性命。再后来洛阳之战,单雄信再次围困李世民,挺抢欲取其命,却突见至交李绩上前大声呵斥,念及兄弟多年情谊,单雄信惶惶不安,最终长叹一声退下了。至此,单雄信失去了他人生中杀死李世民的最好机会,也为他日后的不幸遭遇留下了祸根。走投无路的王世充最终还是降了,单雄信等人被捕,按律当斩。李绩闻言,急忙前去苦苦哀求,试图救得自己的至交一命,李绩极言单雄信只勇猛威武,希望唐朝能招为自用,留得单雄信一命。但告求无果,刑法照常执行。

单雄信即将临刑,李绩哀伤欲绝,从腿上割下一块肉递给自己的至交,要求对方吃下。望着自己的至交,却无力解救,李绩的内心是无比痛苦的,既然自己无法陪同他一起去了,那就让自己的肉陪着他一起去另一个世界,让他在那个世界不孤单。一代英雄至此陨落。

据史书记载,单雄信之死是因为高宗的坚持,但历史的真相往往不在于这些表面。单雄信被斩杀于洛阳,而当时在洛阳的唐军主帅是李世民,这个数次险些丧命于单雄信手下的多灾多难的男人,他难免不会为自己曾经亲身经历的险境捏一把汗,也难免不会记仇,在种种小心思的碰撞中,最终,他选择了装聋作哑,对李绩的恳求充耳不闻,草草了解单雄信的性命。

历史证明,往往包含个人私欲的决定,会成为未来路上自己为自己设下的绊脚石。斩杀单雄信的行为属于很恶劣的杀降行为,为此,李世民为自己未来统一平定天下设置了一重巨大的障碍。这个记仇的男人,终于是被自然的法则惩罚了,唐初的招安之路漫长而艰辛。

单雄信死了,但他的精神未死,他的故事未死。那个勇武义气好少年永远是隋唐那个时代历史上最绚丽的一笔,他潇洒自在,他义薄云天,他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坚持,也有着自己的信念。他的人生精彩万分,时间走一趟,也算没白活,但最最重要的,单雄信自己一生所有东西中最看重的,也许只有这一件,那便是李绩这个掏心置肺的朋友。

 
标签: 秦琼 李世民 名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会单单少了秦琼呢
    作为功绩足以与秦始皇赵匡胤齐名的君主,李世民这一辈子唯一的遗憾估计就是发动了那场玄武门兵变。从哪个角度看,这场起事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对李世民来讲。自己当皇帝总比当个闲散王爷天天冒着被哥哥杀掉的危险提心吊胆的好。对后世来讲,一个开明的君主势
  • 揭秘一代战神秦琼的成名史 一生大战200余次
    战神秦琼:很多时候,民间都称呼秦琼为秦叔宝,传奇小说也都把秦叔宝当成了秦琼的别名。其实,叔宝是秦琼的字,只是他的字太响亮了,以至于压住了他的名。秦琼是齐州历城人,家世很平凡,他的父亲不过是北齐时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录事参军。在秦琼几乎还没有记
    12-28 秦琼战神
  • 大唐名将秦叔宝秦琼的故事
    秦琼传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衤遂吊之。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不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须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
  • “关公战秦琼”并非军阀专利 司马迁也犯有这错
    相声大师张杰荛编演过一个名叫《关公战秦琼》的相声,该相声后来被侯宝林先生搬上电视荧屏,广为观众熟知。该相声说的是:山东大军阀韩复榘过生日找人唱堂会,开始人家演的是关公的戏,韩大军阀不乐意,说关公是山西人,是阎锡山阎老西那边的,他阎老西的部队
  • 秦琼为何不追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兵变?
    朝代更替是必不可免的事情,有些是因为命数已尽,有些则是因为造反。其实造反是件苦差事,很少有人愿意去做。但是总有一些谗言迫使人们不得不反,玄武门兵变也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玄武门的谜团仔细阅读唐代的历史,在《新唐书》中对于玄武门事变的描述似乎
  • 揭秘: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为何会单单少了秦琼
    作为功绩足以与秦始皇赵匡胤齐名的君主,李世民这一辈子唯一的遗憾估计就是发动了那场玄武门兵变。从哪个角度看,这场起事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对李世民来讲,自己当皇帝总比当个闲散王爷天天冒着被哥哥杀掉的危险提心吊胆的好,对后世来讲,一个开明的君主势
  • 战功赫赫秦琼与尉迟恭因何成为门神
    门神,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就是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人。此二人成为门神是从唐朝开始的。那么,两位孔武有力,战功赫赫的将军为何成为了门神,这与他们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在这其中,李世民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
  • 唐朝大将秦琼为何不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兵变?
    公元626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是李世民虎牢关大捷,扫定中原的第五年后,这一年唐朝终于由战乱开始走进天下初定的和平。这一年的一个夏天,太白经天,这样一个往往预示某种重大事件的天文现象意味着什么,已经开始过上安定生活的长安百姓,并没有多少
  • 揭秘为什么秦琼不参加玄武门之变呢?
    公元626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是李世民虎牢关大捷,扫定中原的第五年后,这一年唐朝终于由战乱开始走进天下初定的和平。这一年的一个夏天,太白经天,这样一个往往预示某种重大事件的天文现象意味着什么,已经开始过上安定生活的长安百姓,并没有多少
    11-21 秦琼
  • 史上的秦琼真的是因为举千斤狮子而累死的吗?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秦琼之父曾任北齐时期的咸阳王录事参军。隋大业年间,秦琼效力于隋将来护儿帐下,因其志向高远和勇猛强悍,深得器重。秦母去世后,来护儿曾派员专程到秦琼家吊唁,全军上下大为惊异。隋末乱世,义军群起,秦琼投归隋
    11-18 秦琼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