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轶事:在其即位之初曾被宗室叛臣劫持

   2020-08-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楚庄王(?—前591年),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自从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之后,不仅使楚国迅速强大、威名远扬,而且也为华夏的统一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君主,

楚庄王(?—前591年),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自从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之后,不仅使楚国迅速强大、威名远扬,而且也为华夏的统一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君主,在继位初期却突发意外地被人给劫持。

我们大家知道,楚庄王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前,曾经隐忍过三年,也就是他继位的最初三年。楚庄王之所以要隐忍,并不是他不喜欢至高无上的王权,也不是他不懂得如何治国理政,而是因为在即位之初,有相当一部分的权力不在他的手上,他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所以,为了自己和楚国的安危,自己必须忍耐住权臣的欺凌,必须等待夺权的最佳时机。

但是,就在楚庄王刚刚谋划好自己的策略的时候,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叛乱,把他给推到了风口浪尖。

原来,楚庄王即位不久后,楚国的权贵子孔、潘崇、子仪和公子燮,为了扩大他们的影响力,便准备发动对外战争。经过商议,子孔和潘崇决定由自己率领部队前去征讨,而子仪和公子燮则留守都城,来坐镇监视楚庄王。

没想到,子孔和潘崇的这一安排却恰和子仪与公子燮的心意相符。原来,此二人虽然表面上和子孔、潘崇非常和睦,其实私下里两人早就都对子孔、潘崇恨之入骨。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这还不都是权势做的怪。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四人虽然都为权贵,但总有上下级之分。而子孔、潘崇仰仗着自己的权势,平时难免对二人有所打压。而子仪和公子燮也因为惧怕二人的权势,一直以来都没有发作罢了。

等子孔、潘崇率领部队离开都城没多久,两人就开始行动了。

好了,现在你们已经离开了国家的大本营,是时候和你们算总账了!

于是,二人暗中派出了几名杀手,让他们前往楚营刺杀主帅子孔和潘崇。然而,他们也不想想,堂堂楚军元帅驻地,岂能容你们这些个刺客混入。

于是,当这几位兄弟还没有找到子孔和潘崇营帐的时候,就已经被巡逻的士兵给发现了。很遗憾,这些刺客一个也没有逃出去。而且这些人见到威严的子孔和潘崇后,很快就招供了。

刺杀失败,阴谋已经败露。为了防止子孔和潘崇来攻打自己,此地不宜久留!

逃到哪里去呢?

对,到自己的封地(古代君王封赏给大臣们的私人管辖之地)商密去。那里是自己的地盘,而且里面也都是自己的人马,就是打起来咱也不怕。

于是,二人立即派人准备逃离的事宜。

逃就逃吧,还准备什么?

不行,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就这样逃跑,万一半路碰到子孔和潘崇的军队怎么办?自己得为自己找好退路,要是真的碰见他们,万一还真打不过人家,总得有个不让他们杀害自己的筹码,而且这个筹码还能让自己跟他们讨价还价。

于是,他们想到了楚庄王。

于是,守卫都城和王宫的子仪和公子燮发动了宫廷叛乱——他们劫持了楚庄王,把楚庄王当成了人质,成了他们手中的一颗棋子。

然而,此时此刻的楚庄王,虽然自己身为君王,但却对自己的处境无能为力。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祈求别人快点来救自己,替早就把这两个小子给宰了!

由于事发过于突然,楚庄王的几名亲信大臣,在事情发生之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防范。等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楚庄王就已经被劫持到了宫外,马上就要出都城了。

事不宜迟,马上出发。

于是,以庐戢梨和叔麋为首的庄王亲信大臣,带领着自己的手下出发了。

但是,他们并没有追上叛臣的脚步。当他们找到叛臣的时候,他们已经到达了商密城。

不久,二人就通过计谋把子仪和公子燮给骗了出来。具体是用什么计谋、怎么骗出来的,史料上没有记载,我们现在也不好猜测。

但是,等待着子仪和公子燮的,我们却都能猜测得到——死路一条。

就这样,楚庄王安全地被大臣们从“绑匪”手里给解救出来。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次事件之后,楚庄王趁子孔和潘崇二人不在都城、子仪和公子燮被杀的机会,趁机解决了他们在都城的势力,最终夺取了大部分的军政大权。

或许,这次劫持事件让他感悟到了很多; 或许,这次劫持事件为他将来霸业的实施积累一定的政治经验。

 
标签: 楚庄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楚庄王与樊姬故事介绍 樊姬是怎样的人?
    樊姬是楚庄王的妻子,春秋时期楚国人。樊姬作为楚庄王的王后可以说在楚庄王每一次走错路的时候都做出了相应的努力,可以说楚庄王成就春秋霸业离不开这个女人。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即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楚庄王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沉湎于酒色之中
    12-29 楚庄王
  • 一鸣惊人的君主有两位一是楚庄王 另一位是谁?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齐国可以说非常稳定的强国,不管是人口还是领土面积,都是春秋战国阶段的第一档国家。而在这两个国家的国君中,各有一位一鸣惊人的典范,一位在春秋时期,另一位在战国时期。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在春秋时期,楚庄王在内有专权臣子,外有晋
    12-22 楚庄王
  • 宠妃被吃豆腐 楚庄王开脱咸猪手成就霸业
    楚庄王(荆庄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以为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君主。公元前614年,一代枭雄楚穆王含恨而终,楚庄王继位。楚庄王亲政后,励精图治, 楚庄王生性洒脱,待人宽容,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一名吃货。在完成了一次叛乱镇压后,龙颜大悦的楚庄王立即要为辛苦
  • 周定王姬瑜简介 被楚庄王问九鼎轻重的周定王
    周定王姬瑜(?―前586年),姬姓,名瑜,东周第九位君王,周顷王之子,周匡王之弟。前606年―前586年在位,在位二十一年。定王即位之时,大诸侯国对周王朝及周天子已无尊敬可言,中央权力继续削弱。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围宋时,造成“易子而
  • 善于装傻的楚庄王 励精图治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伍参,伍氏,名参,楚国大夫,伍子胥的曾祖父。当大夫伍参颤巍巍地走在通往大殿的石阶时,这个国家的内政已经混乱太久,这个国家的君主已经昏聩太久。大殿深处钟鼓齐鸣,淫词艳曲和嬉笑打闹之声把这个本该用来处理政务的国家中枢变作了欢乐场和温柔乡。伍参稍
  • 楚庄王莅政三年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使大臣着急
    “楚庄王莅证三年”这句话是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句话,原句是““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说的就是楚庄王执政前三年的情况。你们没有看错,楚庄王执政前三年确实就是这样的,在这三年里面,楚庄王没有颁布过一条法令,也没有搭理过政事,
    12-09 楚庄王
  • 楚庄王简介 楚庄王是如何问鼎中原当上春秋霸主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
  • 自古隐忍成大事 春秋五霸楚庄王必成雄主之谜
    历史有时会是这样的,时间愈久远,有些着名人物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这里指的是一代雄主楚庄王。提到这个名字,他的许多故事很快会聚于我的脑海之中。我们便从这个历史巨人的一件件小事中,敬佩于他的丰功伟业和雄才大略的同时,更感受到他的真君子真性
  • 楚庄王举兵伐宋 楚庄王伐宋的经过
    楚庄王举兵伐宋经过关于楚庄王伐宋这件事情,典籍上也有记载。当时楚庄王发兵讨伐宋国,宋国就向强大的晋国求救,但是晋国的大臣伯宗却进言说,现在楚国的形式已经非常得利,国势日渐强盛,我们不能够直接和他们对抗。言下之意就是要另外找个办法搭救宋国了。
    11-30 楚庄王
  • 楚庄王举兵伐宋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楚庄王叫什么楚庄王又被称作是荆庄王,是楚穆王的儿子,春秋时期战国的君主。他于公元前613年到公元前591年在位,当时是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非常的厉害。现在很多人问楚庄王叫什么,确实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皇帝的称号人们记住了,但大多时候不知道皇
    11-18 楚庄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