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三娘子先后嫁给祖孙三人功绩堪比王昭君

   2020-12-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为维护汉匈两家的友好和睦关系,她忍辱负重,依照匈奴风俗,竟先后嫁给了韩邪单于和复株累单于这父子二人,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民族团结故事,也让人们不由对一代绝世美女的坎坷经历扼腕叹息!无独有偶,在大明隆

“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为维护汉匈两家的友好和睦关系,她忍辱负重,依照匈奴风俗,竟先后嫁给了韩邪单于和复株累单于这父子二人,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民族团结故事,也让人们不由对一代绝世美女的坎坷经历扼腕叹息!无独有偶,在大明隆庆、万历年间,蒙古部也出现了一位才貌双绝的奇女子,她为了维护大明与塞外草原的安宁,竟也依照旧俗先后嫁给了祖孙三人,她就是被大明册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

明朝隆庆年间,北方草原崛起了一股新的蒙古势力——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拥兵数十万,每每觊觎中原王朝,边关战乱始终不断。1558年,51岁的俺答汗老来得娇妻,迎娶了年仅8岁的蒙古奇喇古特部落首领之女“三娘子”(蒙古名叫钟金哈屯,相传俺答汗竟然还是三娘子的亲外祖父),她从小聪明美丽,通达事理,有关史籍记载说“幼颖捷,善番书,黠而媚,善骑射”。深受俺答汗宠爱和器重,并逐渐开始掌管部落事务,特别是俺答汗晚年多病后.几乎所有政务都交由三娘子打理。

三娘子成为俺答汗妻子之前,蒙古和明朝政府因为通贡互市屡动干戈,双方都损兵折将,大伤元气,人民流离失所。面对这种剑拔弩张的严峻形势,亲历战争之害的三娘子极力劝说俺答汗与大明朝友好往来。1571年,经过三娘子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宣布休兵罢战,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 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相继开放边境十一处马市,允许两族人民自由贸易。从此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通贡互市。

三娘子亲自主持互市,所有进出关口者均须携带由她亲自签发的文书方准通行,她还常常带领随从巡察,严格保证双方和平贸易。塞外边境地带很快出现了一派祥和、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籍中对此评价道“朝廷无此后顾之忧,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师旅无调遣之劳” 。明朝尤其信任三娘子,凡是涉及两族的事务都直接找她商量,往往能得到妥善处理。草原诸部落对她更是口服心服,甘愿受其约束。每当互市时常常出现两族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的情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著名文人徐渭曾游历至此并结识了三娘子,他将所见所闻写成《边词二十六首》,描绘了当时汉蒙两族战后和睦相处的生活场景。在此组诗中,他对三娘子也曾大加夸赞。 “女郎那复取枭英,此是胡王女外甥。帐底琵琶推第一,更谁红颊倚芦笙。””

俺答汗去世后,其子黄台吉继承了王位,按照蒙古旧俗,他可以将继母三娘子作为财产一并继承,但三娘子嫌他长相丑陋又年长很多,便率领阿拉坦汗生前赐给她自卫的1万精骑出走。明廷深悉“夷情向背半系三娘子”,立刻派人劝三娘子以民族利益为重,终于说服她答应下嫁黄台吉,成为第二代“顺义王”的妻子。

黄台吉继位后经常埋怨其父亲不该与明朝议和,欲挑起事端。三娘予劝说他:“天朝所以待我者甚厚,岁通贡市,坐享全利,而无后忧。孰与夫冒矢石,出万死,幸不可知掠获也”。黄台吉听后非常信服,从此打消了与明朝开战的念头。三娘子深明大义,耐心说服丈夫,成功维护了两族友好关系。

仅仅四年后,黄台吉就病死了,其长子扯力克继任为王。已经37岁的三娘子以年岁渐老为由,自练兵万人,筑城别居。明朝政府感觉到三娘子隐退不利于安顿边塞,于是又再次派人规劝扯力克说:“夫人三世归顺,汝能与之匹则王,不然封别属也” 。就这样,三娘子为了边塞安宁,再次嫁给第三代“顺义王”扯力克。聊以欣慰的是虽然扯力克娶到继祖母三娘子为妻,却非常宠爱她,为了迎娶她扯力克将所有的姬妾都赶走,身边只留她一个女人。

扯力克不思进取,常年不理政事,一切军政要务仍然交给三娘子全权负责。她的施政方针仍然没变,曾经多次向明朝政府表示“子孙暨部族世世为天子守边”的承诺。她严禁族人骚扰明境,一旦发现部落中有好战者,立刻加以警告和惩罚。

三娘子的另一大功绩是主持修建了归化城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旧城。在明朝以前,蒙古族以游牧为生,在塞外草原上根本没有定居的城市。据《明史》记载,公元1572年,三娘子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因城墙全部用青砖砌成,远远望去一片青色。呼和浩特市亦有“青城”之名使是由此而来。

1613年三娘子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至今,她的遗骨仍然存放在内蒙古包头市寿灵寺的太后庙内。她的一生堪称传奇,先后依照旧俗嫁给了祖孙三人,这三任丈夫,一个年龄太大,一个长得太丑,一个太过平庸,让人不由对她的爱情生活扼腕长叹。但纵观三娘子一生,在塞外草原上执政30多年的时间里,为了蒙汉的和谐安宁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先生在《咏昭君墓》一诗中写道:"麟阁云台盖世勋,论功一例逊昭君。若从边塞争芳烈,顺义夫人亦不群。"此诗把三娘子与千古流芳的王昭君相比,更加突出了三娘子的巾帼英雄形象。(原文来自甘斌发的头条号)

 
标签: 王昭君 英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召见的原因
    画师毛延寿向王昭君索贿,昭君自持美貌,不予理睬,结果得罪毛延寿,在她的脸上画了颗乌痣,说这是“克夫痣”,王昭君从此不得皇帝的召见。后来昭君向汉元帝辞行时元帝对其美貌大为惊叹,欲待反悔已不可能,待昭君一走,汉元帝就杀掉毛延寿泄愤。
    03-16
  • 一袭红袍立天下 王昭君的大漠悲歌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经典的形象是头戴银狐冠,身披红斗篷,怀抱一只琵琶,孤身站在草原上。传说中她远嫁塞外时,拨动琴弦,一首琵琶曲寄托了浓浓的乡愁,南飞的大雁听到那凄婉的琴声,望着那惊艳的女子,竟然忘记扇动翅膀,扑落于平沙之上。“落
    12-30 王昭君
  • 王昭君出塞后谁为她后悔得肝肠寸断?
    王昭君,字嫱,西汉时期南郡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故事在《汉书》和《后汉书》中均有记载,几经民间文艺和野史小说的描写和传播,“昭君出塞”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王昭君出塞之举,已使她成为人们心目中为了国家安定,
  • 历史真相 “昭君出塞”并非那么传奇
    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王昭君因得罪画师,所以被选中去和亲。历史故事把这段经历描述的有血有肉。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或许“昭君出塞”的故事并非那么传奇。“昭君出塞”其时匈奴经历了“五单于争立”的窝里斗,国力早已江河日下;而汉
  • 赤裸的乱伦 王昭君改嫁丈夫长子?
    在西汉王朝时期塞外匈奴乃是蛮荒外族,他们不受礼教教化,民风淳朴原始。有很多习俗汉人无法接受,其中有一条就极其有悖于中原礼教,就是“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就曾经历过此等习俗。“昭君出塞”的故事可谓流传千年,家喻户晓。王昭君
    12-23 王昭君
  • 汉元帝懊悔错过王昭君 红颜一怒杀贪心画家
    农家淑女选入汉宫湖北兴山县明妃村,三面环水,水光潋滟;一面环山,山青如黛。这是王昭君的故乡。王昭君吸山水之灵气,出落得丰姿绰约,楚楚动人。公元前36年,王昭君被选入汉元帝宫中,为掖庭待诏。十七岁的王昭君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 唐朝史上的奇女子 王昭君的四次人生选择
    王昭君的故事,中国人都很熟悉。历来人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文人墨客和民间传说更多赞美她绝世的美丽,渲染她思乡的哀愁;而历史学家则更多强调她为汉匈关系、民族团结作出的伟大贡献。而我对她最感兴趣的,是她对待命运的态度。和王昭君紧密联系在
  • 王昭君落选被送边塞 因画师一笔变其丑无比
    王昭君和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传说四大美女的美貌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其中“落雁”一故指的就是她。王昭君绝代风华的美貌,让中国历史上许多诗人联想翩翩,其中李白、杜牧就留有诗句来描写她的故事,称“绝色天下无,一
  • 王昭君王者荣耀 嫁给祖孙三人 还都生了孩子
    刘邦和项羽打了四年的楚汉战争之后,终于从一个穷小子飞上枝头当了凤凰,建立了自己的大汉王朝,连刘邦自己或许都没有想到,自己亲手创立的王朝在历史上竟然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秦王朝被灭亡在了一个农民手里,而刘邦也开始沾沾自喜起来,消灭了
    12-20 王昭君
  • 王昭君为什么又叫明妃?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先后嫁给匈奴王父子,她主动出塞和亲,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在一些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中,常以“明妃”来成为她,王昭君为何被称为“明妃”呢?这其中有什么缘故?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从民间选
    12-19 王昭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