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著名艺术家张大千是如何巧斗日本侵略者?

   2020-03-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张大千,名权,后改作爰,号大千,小名季爰。1924年,在上海首次举行个人画展。1937年7月26日,张大千携家眷前往颐和园避暑。第二天,保安队在颐和园内,挨家挨户通知说日本人要炮轰颐和园,还要放毒瓦斯,园内顿时大乱。当天晚上,园内只剩下张大

张大千,名权,后改作爰,号大千,小名季爰。1924年,在上海首次举行个人画展。

1937年7月26日,张大千携家眷前往颐和园避暑。第二天,保安队在颐和园内,挨家挨户通知说日本人要炮轰颐和园,还要放毒瓦斯,园内顿时大乱。当天晚上,园内只剩下张大千一家及另一杨姓家。7月28日,日军果然进入颐和园。张大千的德国朋友海斯乐波,打着红十字会的旗帜到颐和园去接张大千一家人。在路上,车却被未及逃出的妇孺老幼围住。张大千无奈,只好让妇孺先乘车走,自己留在园中。直到8月1日,他才被海斯乐波接走。

事后,张大千被日本宪兵队找去“谈话”。日本宪兵司令部以“调查清楚后再说”作借口将其扣押。此间,《兴中报》刊出消息说:“张大千因侮辱皇军,已被枪毙!”此事一登,张大千在京、沪的亲友和学生无不悲痛欲绝。在上海,他的学生胡若思还在法租界举办了“张大千遗作展”,上海各大报纸也报道了此事。日本宪兵司令部无奈之下只好放人。

1937年8月9日,张大千带着家眷又返回颐和园听鹂馆居住。一次,张大千去景山写生回来,遇上了日本宪兵。日本宪兵误以为他是国名党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非要把他抓走不可。张大千突然灵机一动说:“于右任不会作画,我张大千是作画的,我作一幅画给你们看。”说着,张大千一挥而就,一只螃蟹呼之欲出。日本宪兵半信半疑,要他再画一个,张大千很快又画了一只龙虾。这下麻烦大了,日本宪兵的长官确定他就是著名画家张大千后,对他说:“你不要出去了,留在这儿为我们画画吧!”其夫人杨宛君得知张大千被日本宪兵扣留,便穿着白色旗袍和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大夫,乘坐红十字会汽车直奔张大千处,对日本宪兵头目说:“他患有传染性肝炎,会传染的,请让他去治病,医院已派车来接他了。”日本宪兵头目认为张大千无论如何也跑不掉,于是就让他们接走了。

知道张大千收藏许多古字画,日本宪兵头目想敲诈他:“听说你有许多古字画,你拿出来,我们给你成立一个馆,陈列起来,比放在你个人手里保险。”“我的字画不在北平。”“在哪里?”“在苏州、上海。”张大千看到日本人还在怀疑,就说:“我留在北平,让我太太去拿吧。”杨宛君也不推辞:“你们开个路条吧,我去拿。”日本宪兵头目还真开了路条。其实,张大千收藏的24箱古字画,已送到德国朋友海斯乐波处保存了。

杨宛君到上海后,发电报说:“你的画有些我找不着,必须你自己来找。”第二天又写信说“四哥已在北平,你回来找画完毕,带四嫂与我同回北平,否则两个女人行路实在不便。”通过这种方式,杨宛君把时间拖了一个多月。日本鬼子上门逼画,张大千拿着杨宛君的电报和信给日本人看,日本鬼子头目果然深信不疑。

驻北平的日军司令官香月通过汉奸金潜庵与张大千联系,希望他选择故宫博物院院长或北平艺专校长职位,还可以在日本艺术画院兼任名誉职务,张大千断然拒绝。但是,日本驻华北军事总司令部司令内寿一大将为粉饰“东亚共荣”,成立了“中日艺术协会”,未经张大千等人的同意,就将黄宾虹、张大千等都列为发起人,在报纸上公布,张大千还被迫以“主任教授”的名义去上了一堂课。

这段时间,张大千一直都在为如何返川犯愁。最终,张大千决定通过办画展的形式逃离北平。但日军对他不但不放行,反而要他在北平办画展。张大千当然不肯答应,事情就这样僵持着。

一天,张大千收到老友方介堪从上海寄来的信,信中央着一张剪报,上面正是报道张大千在北平被日本人杀害的消息。看完这张剪报,张大千突然灵机一动,正好利用它向日本方面提要求。于是,张大千提出要到上海开画展,以便辟谣。第一次被拒绝了。张大千便又亲自找到他们说:“上海各方面都谣传我被你们杀害了,无论你们怎么说,他们都不会相信,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亲自去上海露面,更何况上海也被你们日本人控制着,我也跑不掉。”由于张大千没有提出要四哥和学生们一起南下,日军只好同意了,但提出一个条件,要张大千把放在上海的古字画运回北平,张大千假装满口答应。

1938年5月18日清晨,张大千离开北平,前往天津。为了不引起日本鬼子的怀疑,他在天津法租界的永安饭店办了画展。随后又前往上海转道去香港,与先期到达的夫人会合,等那24箱古字画运过来。不久,古字画运到了,夫妇二人便一路颠簸,终于安全地返回了四川。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早年遍临古代大师名迹,从石涛、八大到徐渭、郭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60岁后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受西方现代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的启发,独创泼彩画法,那种墨彩辉映的效果,彰显他深厚的艺术底蕴,使他的绘画艺术独具气息。

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标签: 张大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张大千三跪李秋君:张大千和李秋君的旷世奇恋
    张大千第一次紧闭了画室,直到傍晚,才打开了门。李秋君端茶进来,还没等她说话,张大千竟“扑通”一声跪下说:“三妹,我虽年少轻狂,但我知道,我这一生将为画而活,为画而死。抛开男女情事不谈,我一生的红颜知己,除你之外再无一人。但我若纳你为妾,将使
    11-20 张大千
  • 画家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真的吗?
    当时,关于张大千如何“破坏了敦煌壁画”的种种流言蜚语,曾多次见诸报端。官方也曾一再地对张大千进行“查办”,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就曾给张大千打去措辞严厉的紧急电报:“对于壁画,勿稍污损,免滋误会”,以示“严重警告”。接着,大批的国民党军统特务
  • 民国大家张大千到底是如何智斗日本鬼子?
    张大千,名权,后改作爰,号大千,小名季爰。1924年,在上海首次举行个人画展。1937年7月26日,张大千携家眷前往颐和园避暑。第二天,保安队在颐和园内,挨家挨户通知说日本人要炮轰颐和园,还要放毒瓦斯,园内顿时大乱。当天晚上,园内只剩下张大
  • 揭秘风流画家张大千 与自己女儿的同学奉子成婚
    简介一般是对一个人生平的简要论述。张大千简介自然也不例外。张大千又名大千居士,下里港人。出生于1899年,卒于1983年。故乡是四川省内江。张大千图片张大千从小就喜欢读各种书刊,刻苦认字,之后还跟随母亲学习剪纸艺术。这些都为他以后成为一个资
  • 张大千十岁就赚钱补贴家用 三年创作作品一千多
    1939年夏天,为躲避日机轰炸,张大千先生携全家到青城山寓居。其时张大千已是誉满天下的国画大师,无论居家还是在外应酬,总是青布衣衫,圆口布鞋,十分简朴。一日,张大千和同样寓居青城山的好友张目寒、易君左摆龙门阵,张易二人笑着问张大千,灌县举办
    08-09 张大千
  • 张大千嗜冰如命 曾品蟹后吃4杯冰淇淋险送命
    文人艺术家多有怪癖,中外皆然,国画大师张大千亦落此窠臼。张大千除了爱好饮酒,还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嗜冰如命。1946年,张大千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一张立轴出价500万元,竟有求购之人,打破了当时国内画价纪录。当时正值吃蟹赏菊的季节,张大千
    08-05 张大千
  • 张大千当年不仅疯狂破坏敦煌壁画 还带走文物?
    近日,有情侣因在故宫三百年铜缸上“画心刻字秀恩爱”而遭舆论声讨。不过,揆诸历史,为个人喜好而破坏文物这种事情,名人们干得也不少,只是或为尊者讳,或因现实利益勾连,大多隐而不彰。张大千40年代对敦煌壁画的破坏,就是一个典型案例。1941年初,
  • 大画家张大千齐白石为何也会请人“代笔”
    中国传统字画造假之风由来已久,曾经历数次作伪高潮,时至今日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历代书画名家高手有意无意地参与其中,对艺术品市场发展也产生了十分的消极影响。引得不少鉴藏家和爱好者愤然抱怨:“如今的收藏界是玩一行,糟蹋一行。”前些年我曾于报端撰文
  • 大画家张大千齐白石为何也会请人“代笔”?
    中国传统字画造假之风由来已久,曾经历数次作伪高潮,时至今日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历代书画名家高手有意无意地参与其中,对艺术品市场发展也产生了十分的消极影响。引得不少鉴藏家和爱好者愤然抱怨:“如今的收藏界是玩一行,糟蹋一行。”前些年我曾于报端撰文
  • 张大千的虎口脱险记 在重庆遭绑架后如何获救
    这样,张大千从5月30日遭绑架,到9月10日获释,前后历时100余日。这就是大千的“百日师爷”的经历。吴传永是永川中石油的退休工人,平时爱与圈里人聊永川的名人。没事的时候,吴传永爱待在书房,要么写点毛笔字,要么看点名人轶事,偶尔心血来潮会炒
    04-26 张大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