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最慈悲的天子 放着皇帝不当却当和尚?

   2020-02-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但凡谥号武帝,大为雄主,如魏武帝、汉武帝者,多如此类。但这梁武帝只能算半个雄主。或许萧衍终究长寿之人(大概活了八十六岁),因此人生大可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萧衍力挽狂澜,收拾了南齐乱局,建了南梁。登基之后,亦勤于政务,广于纳谏,至于生活方

但凡谥号武帝,大为雄主,如魏武帝、汉武帝者,多如此类。但这梁武帝只能算半个雄主。或许萧衍终究长寿之人(大概活了八十六岁),因此人生大可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萧衍力挽狂澜,收拾了南齐乱局,建了南梁。登基之后,亦勤于政务,广于纳谏,至于生活方面,也不讲排场,粗茶淡饭即可。甚至,他还颇具现代眼光地设了“皇帝信箱”,普通官员甚至平民百姓对皇帝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投,比如月绩效工资发少啦,又如自家的狗让隔壁老王家的睡啦,请圣上裁决。即便鸡毛蒜皮的事,也都是可以提的。萧衍收到这些信息,一般也都会及时反馈。这可都是明君的作风啦。

不过,我们要谈的,就是此君人生的下半场。而这下半场,可谓昏昏聩聩,将他上半场积累的所有业绩,几乎殆尽。怎么说呢?我们来看。原来,这位萧衍同志,大概半生戎马,对血光似乎也倦怠了,忽然升起了菩萨心肠,一心寻思着做善事。做什么善事?求神拜佛呗。当然,为了以身作则,萧衍带头做起了和尚。剃个头披件袈裟,跪在庙堂里阿弥特佛敲起了木鱼。而且,着装和姿势也特专业,跟现在有些一边修行一边玩IPAD、听MP3的野路子和尚是不同的。这哥们虔诚。

但这国家得运作啦,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啦。这下,大臣们急坏了,组团来寺庙磕头啦,请求圣驾回宫。萧衍呢,呵呵一笑,施主们,寡人乃出家之人,看破红尘啦。看大臣们面面相觑,急得快哭了。萧衍又高深一笑,爱卿们,莫急莫急,但也有法可解,当用金钱赎于凡尘之中。大臣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啦,俺家圣上好慈悲。于是呢,屁颠屁颠地把国库的存银往寺庙里搬,这叫做赎身。萧衍呢,看这架势,知道自己积了德,欣然回宫。但回宫了,在自己龙床上没睡上几天,心里忽然又不踏实了,觉得又缺了德,还得集点功业。于是呢,这位好慈悲的哥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公费”到寺院修行一次,然后扛着八大花轿典赎回身。

这不是瞎折腾吗?但萧衍折腾的事,还没完。他不光自己信佛,还讲究上行下效。于是,寺院在南梁遍地开花,而这些建筑的工费以及日常维护,国家买单。寺院里的“公职人员”,等同于国家事业单位人员,有薪水的,大概还享受“五险一金”。这下,社会上的一些游民,不学无术那种,索性也钻空子,剃个头,人模狗样地在寺庙念经起来。也对,这大锅饭,不吃白不吃。当然,这无形中就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杜牧有首古诗《江南春》很出名,里面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讲得就是这事。

烟雨飘摇,这国家似乎要动荡了。确实也是。本来,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吃斋念佛慈悲为怀是好事。但诸事不可过。过犹不及,会出乱子的。一些皇亲国戚呢,看着皇帝老爷子不理正事,都开始蠢蠢欲动了。胆子小的,就寻思着贪污腐败拿回扣,中饱自家的小金库。萧衍似乎也知道这些事,但装作不知道,慈悲为怀嘛。

至于胆子大的,索性在家里打磨刀枪棍棒了。打磨这些玩意干啥?亮剑嘛!剑指龙椅。譬如,萧衍的长女永兴公主就曾和自己的亲叔叔私通,策划谋反。当然,这事终究没成。但萧衍经历这场家庭动荡,倒是愈看破红尘,佛教徒的日子,却愈发好过起来。如是,大概又昏昏了些时日,终于有个颇有野心的精明人看出了机会,带了一个队伍谋反啦,差点把南梁给一锅端掉。至于萧衍的人生结局,竟是给活活饿死了。也许,这也是修行吧!

 
标签: 和尚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朝哪个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什么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哪个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什么皇帝是出
    1、清朝顺治皇帝出家当和尚。2、人们传说顺治皇帝,在自己心爱的董鄂妃去世后,悲伤过度,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3、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即163
  • 解密中国古代和尚烧香疤 区分是否出家?
    在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和尚的身影,小编一直很萌《旋风小子》里那个小和尚啊,又调皮又可爱!今天小编所要讲述的就跟和尚有关,不过不是小和尚。古装剧里和尚的头顶上总有几个圆圆的圈,通俗的讲就是香疤,不过在汉传佛教中被称为之中称戒疤。为什么和尚头上
    12-29 和尚
  • 详细解析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
    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可谓是唐太宗的一大耻辱,因为虽然高阳公主年仅十七岁,但却已是宰相的儿媳妇,所以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这一段风流史才更加让唐太宗生气。接下来就详细介绍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吧。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虽然只有十六七
  • 武则天的男宠 尼姑庵恰遇和尚偷腥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唐太宗
  • 水浒传中做了和尚的鲁达为何还能那么任性
    却说鲁达做了和尚,不过仍然我行我素。书中描述:话说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上下肩两个禅和子推他起来,说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学坐禅?”智深道:“洒家自睡,干你甚事!”禅和道:“善哉!”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甚
    12-24 水浒传
  • 史上第一个与和尚通奸的皇妃半老徐娘徐昭佩
    梁元帝萧绎字世诚,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梁书》记载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著作《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等等,绝对称的上那个时代的畅销书作家。可惜的是承圣三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江陵城被攻破后萧绎一
  • 唐太宗最爱的女儿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故事
    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虽然只有十六七岁,却已经是有夫之妇,老公就是宰相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但高阳公主不喜欢赳赳武夫的老公,而喜欢文采风流的儒雅之士。某日,公主和丈夫带领大批随从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打猎,人喊马嘶,闹了大半天,公主乏了,刚好
    12-24 唐太宗
  • 武则天崇佛 武则天迷恋“和尚”的玄机是什么?
    揭秘武则天迷恋“和尚”之谜:唐朝之所以让后代中国人无限怀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气质和胸襟。事实上,有唐一代290年,21位皇帝都不同程度地崇尚佛教。唐太宗以后,高宗、中宗、睿宗在信奉道教的同时,也都提倡和利用佛教,但把
  • 李世民爱女高阳公主悲惨结局 为和尚自尽?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据历史记载,李世民最爱的女儿为何因和尚上吊自杀?如此凄凉的下场,竟然死于自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古代,一些公主因为出身高贵,或者种种原因,特别会受到自己父皇的喜爱。在唐朝,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欢自己的女儿—
  • 明亡后崇祯儿子流浪江南做和尚 被康熙凌迟处死
    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刚刚12岁,开始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王乡绅得知其身份,冒着风险收留他,给他改名王士元,让他与自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