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墓碑上的惊天秘密 她的墓碑上写了啥?

   2020-02-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故事得从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这里说起,马家寨这个寨子虽然叫马家寨,但是全寨人都是姓吴,没有一家姓马。曾经就在岑巩县工作过,当初刚听说马家寨的时候,认为这里肯定都是姓马的,至少以姓马的为主,出乎小编意料的是一家都不姓马。这就引起了好奇心重

故事得从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这里说起,马家寨这个寨子虽然叫马家寨,但是全寨人都是姓吴,没有一家姓马。曾经就在岑巩县工作过,当初刚听说马家寨的时候,认为这里肯定都是姓马的,至少以姓马的为主,出乎小编意料的是一家都不姓马。

这就引起了好奇心重到就算曹冲再世也无法称量的小编的注意,于是就有意的去关注,身边的同事都说那是吴三桂的后代,陈圆圆就葬在那里。小编当时表示想前去一睹究竟,终因俗事缠身不能成行,还是在诸多清史专家考察过将这个地方的秘密公诸于众之后,小编才得以前往一探。

马家寨的秘密已经不是秘密,不过小编相信仍然有很多看官不尽其然,所以就想把这个故事重新摆给大家听一听,博君释然。

话说吴三桂反叛清廷,康熙皇帝以天子威严迅速把吴三桂打得落花流水,直接把吴三桂气得一病不起,“革命”尚未成功的吴三桂就这样怀恨而亡。康熙皇帝下令搜捕他的家属,扬言要灭了吴三桂的九族。

尚在昆明城内的陈圆圆听说吴三桂亡故以后,携子孙在军师马宝的掩护之下,以声东击西、金蝉脱壳的妙策躲过清军追捕,一路朝着陈圆圆的老家苏州方向逃奔。

当他们逃入思州土司田氏的势力范围内龙鳌河边上的龙鳌里之后,发现这里浓郁墨翠,溪水淙淙,山间一个平整的坝子被群山环抱,视野开阔,气候宜人,人烟稀少,不失是一个藏身的好去处。也许是走累的缘故,亦或是这里就像极了陈圆圆的故乡,他们就不在走了,于是在这里留了下来。

他们驻扎下来之后,经商议不能扎堆而居,于是就化整为零,分散居住。为确保安全,抚育吴三桂的子孙,陈圆圆就在天安寺削发为尼,改名寂静,字玉庵。马宝就上鳌山寺出家当和尚,吴三桂的次子吴启华就在一个叫厢子屋的地方开荒种地,就此定居下来。出家后的马宝,经常经过一道山梁下山探望陈圆圆和吴启华等人。这一条山岭后来称之为"马迹梁",现称则叫"马家梁"。陈圆圆和马宝最后都在龙鳌里这个地方修道而终。

陈圆圆亡故之后,被吴三桂的子孙埋葬在龙鳌河边绣球山上,因害怕被人知道,向清廷告发,陈圆圆的墓埋葬得跟普通老百姓并无两样,连碑都不敢立一块。

直到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吴氏后代才为其立了一块碑,但是墓碑之上却不敢直书“陈圆圆之墓”,而是写了一条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碑文。其文如下: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立,孝孙男吴仕龙、吴仕杰,曾孙吴大经、吴大纯,孝玄孙吴朝达、吴朝选、吴朝魁、吴朝政、吴朝玺、吴朝柱、吴朝相、吴朝值;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月吉日立。

这样的碑文,除了吴家后代知晓以外,外人不得而知。直到20世纪末,吴家人才道出其中玄机。

1983年,当地一位叫黄透松的古文献学专家第一次到马家寨调查,马家寨一位名叫吴永松的“秘传人”透露了关于“陈圆圆墓地”的口头传说,这引起了黄透松的注意,于是对这样的传说开始深挖其中的奥妙。但是,吴家人一致反对公开这段历史,“害怕遭株连”。

此后,黄透松等人打消了吴家后人的顾虑,并在马家寨右边的山上找到“陈老太婆”陈圆圆坟墓,作为“秘传人”吴永松才把其中的玄机托盘道出。他解释说:整块碑文都是繁体字,只有一个简化的“聂”字,当时的“聂”字的繁体是这样的:“聶”。而“故先妣”没用“清”字,表明陈圆圆是明末的一位王妃,“妣”代表女性。“吴门”暗指她是苏州人,苏州古称吴门,对外也可解释为吴家。“聂”用的是雍正年间还没有的简化字,是吴家后代为了隐蔽独造的,陈圆圆本姓邢,后跟养母姓陈,邢有右耳,陈有左耳,“双耳”代表邢和陈,一字双意;“双”字的繁体(雙)上边为两个“佳”字,佳佳为好,花好月圆,暗喻“圆圆”。“位席”当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这样的写法,而吴家人这样写就想表示陈圆圆地位崇高,以女性而位居宗祠。十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明苏州氏陈圆圆王妃之墓”。

这样的解释,清史专家现场考察以后,,认为与陈圆圆的历史吻合,其真实性可以肯定。为掩人耳目,当年刻碑者真是煞费苦心。

吴氏家族中还存在一个“秘传人”的问题,他们的“秘传人”是这样解释的:当年吴三桂病故,陈圆圆毅然决定偕吴三桂之子吴应麒等秘密离开云南,并将吴三桂遗体带走,潜入岑巩县的密林山洞,待数年后风声渐息才下山,搬至今马家寨定居。圆圆病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终年67岁。他们感激陈圆圆保全吴氏血脉,尊称她为“老太婆”。清朝视吴三桂为十恶不赦之罪人,故其子孙为生命计,约定不向外透露一字,不许说,更不得写,连家谱也不准修。但又担心家史失传,便想出一个办法:在每一代男青年中秘选一优秀者,由上一辈传人将祖上历史口授三遍,让其默记心中。担负其事的传人,即被称为“秘传人”。由此一代代传下去,传到吴有鹏时已历10代。

吴家人的“家史”秘传人讲述吴三桂与陈圆圆事如数家珍,就连清史研究者也自愧不如。可以确认:马家寨200余户、1300余口为吴三桂后裔是没有疑问的。

后来几位清史专家深入吴家后代的家中进行走访,发现他们的堂屋中央供得有“延陵堂上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清史专家这样解释:“延陵”春秋时为吴国属地,就是今天的江苏。吴三桂的祖先,即源出于此。吴三桂发迹后,人们常用“延陵”称之。明清之际,诸多史家亦用“延陵将军”代称吴三桂。吴氏家家皆设“延陵堂”,这就与吴三桂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再后来,清史专家在马家寨吴家墓地,距陈圆圆墓约三四米处发现了一块同样神秘的墓碑,这块石碑比陈圆圆碑稍大,中间竖刻一行字“受皇恩□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号□□墓”。其中三个空白,因年久模糊不清无法识别。经专家现场反复辨识,上述三字还是难辨,于是他们就做了几份拓片,在纸上进行辨认。经过研究,终于识别第一个字是“颐”,后经反复比对,终于认定最后两个字就是:硕甫!这正是吴三桂生前用过的号。他最常用的号,有“月先”,还有“长白”等字号,而“硕甫”则很少用,只在部分典籍中有,少为人知。

再看碑文,除“吴公号硕甫”已破解,全文连读如同天书。专家凭藉对吴三桂的深入研究,终于获得合理解释:“受皇恩颐养”,其意思是受皇天之恩而被眷顾与颐养。所谓“一次”则很费解,但不能简单解为只“颐养”一次。如与吴三桂曾即位当皇帝,死后其孙又尊其为“太祖高皇帝”相联系,那么“一次”可解释为“第一次”“首次”,再引申为“开创”“首创”,则与三桂死后的庙号“太祖”相吻合。故“一次”暗指三桂为“大周太祖高皇帝”。

而“八十五岁”,从来墓志铭的碑文正中书写:死者职位爵名某某之墓,或称“神道碑”,却未如该碑正中书写墓主之年龄八十五岁。这里,当另有深意。在深入调查中,吴氏“秘传人”称: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即中秋节。据此为断,八十五岁应解读为八月十五日,暗指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中秋。而史载吴三桂死于八月十八日,终年67岁。据此还有一种解释:67加18,也合85之数,仍与吴三桂之卒年月日吻合。总之,“八十五岁”隐含着吴三桂卒年日期。总结以上释文,石碑中央全文应解释为:受皇天之恩眷顾颐养,大周太祖高皇帝吴公号硕甫之墓。卒于康熙十七年(戊午)中秋。

石碑右侧,刻有“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季春月廿七榖旦”竖写文字。意思是说,立碑时间为雍正元年三月二十七吉利之日。立碑之时,恰恰是康熙帝刚去世半年。由于清朝皇帝已经更换,不易再追究前事,吴三桂后人才迫不及待地立碑,而且苦心设计,刻下这段不合常规、让人难懂的碑文。

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墓,以及吴三桂后裔都落在马家寨,证据确凿。这件尘封三百余年的谜案,终于大白天下。

 
标签: 陈圆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陈圆圆临终遗言为何责怪吴三桂?乱世红颜陈圆圆
    有人说陈圆圆遗书属实,曾载入清史稿之类古籍。“伏以大王起家武功,世受明恩……当国破家亡之际,只坐视以贻误事机,迨事势不可为,始借力外人,以伸一时之忿,此大王之深误也。当敌军既进,神京亦亡,国号迁移,而有天沉地惨之变,大王不于此时号召人心,以
  • 明末大美女陈圆圆出台费 饭局2500块
    皇亲田宏遇从苏州买下陈圆圆带到北京后田就死了。有人说吴三桂“闻陈圆圆艳名,派人到京从田府将她买去,送往宁远。她到了宁远后,心情抑郁,又过不惯关外生活,不久病死”。大顺军进入北京时她已在宁远早死。也有人说吴三桂早就与陈圆圆有染。但无论怎样吴三
    12-22 陈圆圆
  • 为什么说陈圆圆是红颜祸水?陈圆圆真的是吗
    吴三桂一怒之下,开启山海关,将清军放入京城,成就“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爱情故事,但同时也将这个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角——陈圆圆送入了被千万人斥骂的境界。当时许多文人墨客,除了一些感叹陈圆圆的美貌之外,剩下的就是对她这个“红颜祸水”的咒骂。可是陈圆
  • 一代名妓陈圆圆到底有过几个男人?
    历史上有名的秦淮八艳中,位居榜首的非陈圆圆莫属了,她这一生因为与明末清初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被大家所熟知。而作为一代名妓,陈圆圆一生又有过几个男人呢?对于陈圆圆的男人,最有名的当属,“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话说的就是
  • 是谁逼反了吴三桂?陈圆圆只是一个导火索
    明末名将的故事中,恐怕最被文学家、戏剧家宠爱的便是吴三桂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冲冠一怒为红颜,一直是妇孺皆知的典故。但说来说去,总离不开那点儿香艳的味道。吴三桂,何许人也?一个有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一个敢为爱情担负
  • 陈圆圆简介 一代名妓陈圆圆的悲剧一生
    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出身于货郎之家,少女时便艳惊乡里。后来被给苏州梨园。圆圆初登歌台,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使台下看客凝神屏气,入迷着魔
  • 吴三桂初次遇见陈圆圆时发生了什么?
    有一天,吴三桂正在当朝贵戚田弘遇府上做客,主人备佳肴盛馔,殷切款待。三桂一直坚守宁远,何以到京师,又何以有此闲情在田家做客?原来,还在上年秋,关外清太宗派他的七兄阿巴泰率大军征明,一直深入到山东兖州等地,铁骑踏遍河北、山东等地。至次年(崇祯
  • 吴三桂好不容易夺回陈圆圆 为何陈圆圆失宠了
    老爸虽遭勒索,吴三桂也未必能投降清朝,但是当爱妾被刘宗敏霸占后,吴三桂顿时怒了,决定投降清军,结果引清兵入关,灭了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吴三桂追回了陈圆圆,那么吴三桂对陈圆圆怎么样?据记载,后来陈圆圆逐渐失宠了,吴三桂不喜欢她了!吴三桂为何投降
  • 明朝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和陈圆圆什么关系
    王承恩,崇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有如父子般将崇祯带大,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皇上,包括将陈圆圆带入皇宫也是为了使其开心,最终李自成攻占皇宫后,陪皇上一同殉国于景山。明朝太监王承恩王承恩,河北邢台人,是曹化淳部下的太监,身世悲惨,自幼父母
  • 真相 李自成吴三桂之前 陈圆圆另有心上人
    中新网6月25日电明朝“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风流潇洒,饱读诗书,富于才气,难能可贵的是他正直不阿,敢于与阉党对抗。那个时代的江南名妓气节颇高,彷佛达成一种共识,都喜欢有才学、有胆识、有正义感的文人。冒辟疆正是这样一个人,据说当时无数女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