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历史上宣和年间发生了哪些诡异事件?

   2020-04-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北宋宣和(1119--1125)这个年号,一共使用了七年,宣和七年秋天改年号为靖康,北宋旋即进入死亡倒计时。根据史料记载,这七年中,所谓的宣和,其实一点都不“和”,年年均发生一些很悬、很巧、令人惊讶和感觉奇怪、迷惑的诡异事儿,且在七年后都得

北宋宣和(1119--1125)这个年号,一共使用了七年,宣和七年秋天改年号为靖康,北宋旋即进入死亡倒计时。根据史料记载,这七年中,所谓的宣和,其实一点都不“和”,年年均发生一些很悬、很巧、令人惊讶和感觉奇怪、迷惑的诡异事儿,且在七年后都得到了应证。如果说这些都是纯属巧合或穿凿附会的无稽之谈,都不靠谱,那赵炎只能理解为“怪事年年有,宣和特别多”了,否则还能怎样?

宣和元年秋天,道院(负责宗教事务的机构)奏金芝生。车驾幸观,因幸蔡京家鸣銮堂置酒。时京有诗,徽宗即席赐和曰:“道德方今喜造兴,万邦从化本天成,定知金帝来为主,不待春风便发生。”其后女真以宣和七年冬犯京师,以十二月二十五日城陷。太史预备立春,出土牛以迎新岁,竟无助于事(《行营杂录》)。

宋徽宗不是预言家,但他的预言诗确乎写过不少,就其心灵上的某种预感而言,似有迹可循。比如他赐给燕帅(幽州总管)王安中的一首御制诗:“葆和殿下荔支丹,文武衣冠被百蛮,欲与近臣同此味,红尘飞鞚过燕山。”此诗亦属一语成谶;宣和六年中秋那天的晚上,也写过一句“日射晚霞金世界,月临天宇玉乾坤”,第二年真的变成“金世界”了。倘若皆以后人曲解而冠之,恐不能自圆其说。

实际上,早在童贯出使辽国,带回辽的光禄卿马植(即赵良嗣),宋徽宗详细咨询其关于联金灭辽之策以后,他心中对金的崛起就已有所警觉和畏惧,其后多次反复,摇摆不定,在疑虑中过了许多年,一直到宣和二年才下决心派人去跟金人联络灭辽事宜。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或谓疑心生暗鬼,宋徽宗笔下的诸多预言诗,盖有其心理原因,即预感到有事要发生,且定跟金人的崛起有关。另外,那个太史令也是笨蛋一个,既然预感到金人将入主中原,为何不扎几个小金人,然后用火烧掉,难道他不知道“火克金”的道理?出土牛而迎春,土生金,岂非帮助金人?或许这个家伙早就是金人的卧底。

宣和二年,钧天乐部有焦德者,以谐谑被遇,时藉以讽谏。一日从幸禁苑,指花竹草木以询其名,德曰:“皆芭蕉也。”上诘之,乃曰:“禁苑花竹皆取于四方,在途之远,巴至上林,则已焦矣。”上大笑,亦犹锹浇焦烧之戏,掘以锹,水以浇,既而焦,焦而烧也。其后毁艮岳,任百姓取花木以供薪。亦其谶也。周密的那句“亦其谶也”,是说宋徽宗死后真的被火烧又被水浇灭成了“焦尸”。这事很悬,我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只能说是巧合了。当然,或许存在报应循环的理由,佛教认为,草木皆有生命,宋徽宗玩“锹浇焦烧”花竹草木之戏,是种下了“因”,成“焦尸”是应之“果”,当有此报,亦未可知。宣和四年,禁内有物曰犭□(这个字打不出来)雷,块然一物,无头眼手足,有毛如漆,夜有声如雷。禁内人皆曰犭□雷来,诸合皆扃户,徽庙亦避之。或往诣妃嫔榻上睡,以手抚之,亦温暖,晓则自榻滚下而去,罔知所之。或宫妃梦与朱温同寝,即此犭□雷也。或曰朱温之厉所化(《贵耳集》)。

这个误闯后宫的不熟之客,大约是野猫或黑狐之类,“无头眼手足”应为害怕而夸张的说法,只是将其与朱温的鬼魂并论,值得玩味。我们可以分而解析之。一是禁中无人认识这种动物,好比无人认识金人,所以害怕;二是“宫妃梦与朱温同寝”,可理解为女性对于战俘命运之噩梦的担心。史称,朱温“勇有力,凶悍”,且乱伦;三是当时多数人认为金人是反复无常的不速之客,担心联金灭辽会“引狼入室”,潜意识里把金人跟朱温比较,朱温先叛黄巢降唐,又篡唐自立后梁王朝。这种担忧也波及到了后宫。宣和五年,朱勔取太湖石,高广数丈,载以大舟,挽以千夫,数月乃至。会初得燕山之地,赐号“敷庆神运石。”石傍植两桧(gui圆柏),一夭矫者名朝日升龙之桧,一偃蹇者名卧云伏龙之桧,皆金牌金字书之。御题云:“拔翠琪树林,双桧植灵囿。上稍蟠木枝,下拂龙髯茂。撑拏天半分,连蜷虹两负。为栋复为梁,夹辅我皇构。”嗟呼!桧以议和作相,不能恢复,已兆于半分两负,而一结更是高宗御名,要皆天定也《(枫窗小牍)》。作者文后的“嗟呼”,还是很有道理的。

且不说秦桧的出现和发迹,是否真的是老天爷的意思,单说宋徽宗的“御题”,已然可以折射出他对朝廷未来命运走向的某种计划,或谓其已经在盘算,天下一旦有事,我将向何处去。当时的情形是,和金人的协议已成,战争即将开始,以后将发生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从他在宣和七年秋天决然逊位南逃来看,“撑拏天半分”应该是他早已计划好的,北方的烂摊子留给大儿子,将来南方半壁江山留给九儿子赵构,所以才有“夹辅我皇构”一句。有史料显示,宋徽宗最喜欢第三子赵楷和第九子赵构,反而不怎么喜欢大儿子赵桓。宣和六年上元节,天子御楼观灯,其下万众,忽有一人跃出,缁布衣,若僧寺童行状,以手指帘前,谓上曰:“汝有何神,乃敢破坏吾教。吾今语汝,报将至矣。吾犹不畏汝,汝岂能坏诸佛菩萨耶?”上下闻之,皆失措震恐,捕执之,则又曰:“吾岂逃汝乎?吾故示汝以此,使汝知,无奈吾教何?尔听,汝苦吾,吾今不语矣。”于是棰掠交下,又加炮烙,略不一言,亦无痛楚状。上益愤,召羽士曰宋冲妙,世号宋法师者视之。奏曰:“臣所治者邪鬼,此人也,臣所不能识。”因又断其足筋,俄施刀脔,血肉狼籍,上大不怡,为罢一日之欢。至暮终不得为何人,付狱尽之。呜呼!浮屠氏实有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许多笔记里均有提到,之所以说它诡异,是因为自称道君的宋徽宗对死人居然也如此残忍!“棰掠交下,又加炮烙,略不一言,亦无痛楚状”,说明和尚已死,正常人不可能一声不吭。那么,宋徽宗为何对和尚的尸体亦不放过?通常的理解是教派之争,徽宗信道而轻佛。其实还应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即他对信奉佛教的金人的畏惧,已经深入内心。和尚的一句“报将至矣”,直抵他内心深处,触及到了最为敏感的神经,大概把他的胆儿也吓破了,是以采取极端的方式来报复和发泄。宣和七年发生的诡异事最多。先是禁内讹言祟出。深邃之所,有水殿一,游幸之所不到。一日忽报池内莲花盛开,非常年比,祐陵(徽宗陵寝,此处代指他本人)携妃嫔阉官凡数十人往观之。既至,则有一妇人,俯首凭阑若熟寝状。上云:“必是先至此,祗候太早,不得眠所致。”谕左右勿恐惧。见其缜发如云,素颈灿玉。呼之凝然不顾,上讶之,自以所执玉麈挥触之,愕然而起。回首乃一男子,须髯如棘,面长尺余,四目若电,极为可畏。从驾之人皆辟易惊仆,上亦为之失措。逡巡不见,上急命回辇,未几京城失守(《玉照新志》)。跟梦境一样的匪夷所思。

瞧这妇人多美呀,“缜发如云,素颈灿玉”,忽又化为粗豪可畏的异族男人,几近妖怪。这件事同样可以用心理原因来诠释。要知道,此时金人的铁骑已经出现在黄河北,汴京城内风声鹤唳,一日三惊,稍微奇怪的事情,都会被无限夸大。首先莲花违季节盛开,算不上诡异,而熟睡的美丽女子大概也是寻常宫女,看见皇帝来了,估计是快速躲开了,众人因为害怕而没有看清楚罢了。其次,那个“面长尺余,四目若电”的男子,很可能就是徽宗随从里的某个驴脸宦官,徽宗自己嘴上说“别害怕”,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惊恐,导致“回首”之视觉成相的变异。也可理解为当时宋人对于女真人的巨大心理落差。这一年童贯收复燕京等地,宋人还对女真灭辽而感恩戴德,所以潜意识里认为女真很“美好”;等到金人大兵压境,露出了凶残狰狞之相,美女变凶男了,所以“极为可畏”。

这一年年底还发生了另外一件诡异事,说楚州有卖鱼人孙姓,颇知人灾祸,时呼孙卖鱼。上皇(徽宗逊位南逃回京后的称谓)闻之,宣至京师,馆于宝箓宫道院。一日怀蒸饼一枚,坐一小殿。时日高,拜跪既久,上觉渐馁,孙见之,即出怀间蒸饼,云:“可以点心。”上虽讶其异,然未肯接,孙云:“后来此亦难得食也。”时莫悟其言,明年遂有沙漠之行(《鸡肋编》)。赵炎以为,庄绰其人博物洽闻,当不会胡编乱造。今日观之,那个姓孙的鱼贩子的所言所行,未必就高明,最多算个善于分析时事的二流评论员而已,因为他只分析到北宋一定会被金取代,并未预测到第二年北宋即灭亡。且谁都知道,一旦国家消亡,人人皆成亡国奴,“难得食”是正常现象。但在当时人心目中,姓孙的已经很了不起了,诡异之处就在于,他去面见皇帝,怀里还带着馒头,而不是鱼。

其出发点可能是想借馒头说事,做一些劝谏的工作。馒头是百姓的充饥食物,鱼是贵族用来享受的奢侈食物,显然是在告诉宋徽宗:你若想吃鱼,就得先让百姓吃饱肚子,此时励精图治,或许不算太晚。庄绰的“时莫悟其言”之评,说到根子上了,孙卖鱼的预言之所以成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宋徽宗父子不觉悟的成全。宣和七个年头,发生的诡异事还有许多,文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解析。我只想说明一点,诡异不代表不靠谱,一切皆有可能,一切“总之有事”。正如文艺评论家殷谦所说的那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人知道它具体在哪里,但也没有人说它并不存在。人类的进化摆脱不了心灵,但进化论又无法解释心灵这个诡异的东西。”心灵诡异,你能说自己的心灵不靠谱吗?

 
标签: 宋朝 北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上拿的东西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上
    1、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笏(hù),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使用的工具。在古代,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都要双手执笏以记录君王的命令或者旨意,而且还可以把自己要上奏的事情记在笏板上,以免忘记了。2、《礼记》中记载:“笏长二尺
  • 秦桧是怎么死 大宋朝秦桧怎么死的
    秦桧是怎么死 大宋朝秦桧怎么死的
    1、秦桧最终是病死的,一共活了六十五岁,在古代六十五岁高龄已经算是长寿了。2、相比于岳飞被满门抄斩的凄惨结局,秦桧如此善终让后世人对其充满了恨意。在秦桧死后,岳飞案被洗刷冤屈,作为罪魁祸首的秦桧,被人们塑成了雕像,跪在岳飞墓前,此后千古皆在
  • 为什么周朝分东周和西周,而宋朝分南宋和北宋?
    东西周、南北宋的分法,是后来的史学家为了研究而划分的,主要根据两个阶段都城的相对位置划分的。西周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东周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北宋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10-14
  • 宋朝距今多少年
    自宋朝开国至今(2022年),已经有1062年了。自宋朝亡国至今(2022年),已经有743年了。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自960年建国到1279年亡国,共历十八帝,享国319年。宋朝又称为“赵宋”,开国皇帝为赵匡胤。
    10-14
  • 我国早在宋朝就有爆米花了猜猜古人曾经用它来做什么 古人用爆米花做什么
    我国早在宋朝就有爆米花了猜猜古人曾经用它来做
    1、古人用来占卜。龙头节与爆米花传说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也相继效法伏羲。2、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二月初二这
  • 根据什么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宋朝为什么分为北宋和南宋
    根据什么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宋朝为什么分
    1、根据时间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南宋(1127-1279年),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
  • 儒家思想影响宋朝 宋朝的儒家思想影响有哪些
    儒家思想影响宋朝 宋朝的儒家思想影响有哪些
    1、宋代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时期儒家思想治国的最后阶段,是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巩固政权的高潮时期,宋代的儒家思想融合了佛教、道教,结合了法家的变法思想,并适用于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时期。2、宋代儒家思想提倡高尚道德品质的建立,为国家的巩固与统一输
  • 宋朝之后是哪个朝代 宋朝之后朝代介绍
    宋朝之后是哪个朝代 宋朝之后朝代介绍
    1、宋代之后是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一年后,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2、至元十六年(1279年),金朝降将张弘范指挥元军在崖山消灭了南
  •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的成就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著名作品简介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的成就 唐朝宋朝元朝
    1、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
  • 宋朝后面是哪个朝代 宋朝后面朝代是啥
    宋朝后面是哪个朝代 宋朝后面朝代是啥
    1、宋朝灭亡之后是元朝。2、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全面占领汉族地区,一统中国并结束南宋与金朝南北政权对峙之局面。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