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有时不能公开 历史迷雾中的明宫梃击案

   2020-12-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梃击案与红丸案、移宫案并称明末三大迷案。此案其实并不复杂,然而由于涉及到皇储纷争,其中真实情形显然不能公开,这桩公案遂淹没在历史迷雾之中,真相恐永远无大白于天下之时。1、案件背景明朝的立储严格地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如果皇后有儿子,就立嫡子

梃击案与红丸案、移宫案并称明末三大迷案。此案其实并不复杂,然而由于涉及到皇储纷争,其中真实情形显然不能公开,这桩公案遂淹没在历史迷雾之中,真相恐永远无大白于天下之时。

1、案件背景

明朝的立储严格地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如果皇后有儿子,就立嫡子;若无嫡子就立庶长子。嫡子或长子故去就立长孙。这套规矩除了写在太祖朱元璋的《祖训》中,天下大夫们都在严格监督,后来的皇帝想违反都不行。例如素来独断专行的明成祖朱棣几度想换太子而立汉王,却都被大臣们给阻止了。

到了万历朝,由于万历帝正妻王皇后无子,故朝臣主张立宫女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皇太后李氏及王皇后也支持立朱常洛。但万历帝更宠爱郑贵妃所生的三子福王朱常洵,希望福王为太子,郑贵妃亦不断向神宗进言。

围绕皇储之争,朝堂上分成两派,争执不下。万历二十九年,皇长子朱常洛已经二十岁,万历帝在重重压力下,无法再拖延下去,被迫立常洛为皇太子,常洵为福王。由此,朝臣与郑贵妃的势力激烈博弈,终于引发明朝立国以来最严重宫廷仇杀事件——梃击案。

2、案件经过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有一男子张差,手持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击伤守门太监,太子内侍韩本用闻讯赶到,在前殿逮捕张差。

经过御史刘廷元审讯,认定张差乃癫狂之人。

但刑部官员王之寀认为张差不像疯癫之人,遂亲自审问。在王之寀的审问下,张差供认自己经亲戚马三舅、李外父等人引见给一个不知道姓名的老太监,只要按这个太监的要求去做,完事后就能给他30亩土地。于是他就跟老太监到了京城,另一个太监请他吃饭,带他到慈庆宫,告诉他进宫后见人即打,尤其见到穿黄袍者(是太子朱常洛),更要把他打死。并嘱咐他说:“你先冲进去,撞着一个,打杀一个,杀人也无防,我们自会救你。”后来他就被逮住了。

案件至此,似乎还有隐情,于是刑部员外郎陆梦龙再次提审张差。张差又招认:“太监庞保、刘成两个人逼我拿着棍子打进宫中。如果能打到太子,吃也有了,穿也有了。”随后又画出入宫路径。

张差的供言,供出了他其实是被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所指使。庞保、刘成仅是两名太监,单凭他们不可能有如此胆量。由于他们均是郑贵妃的内侍,联系万历四十一年曾发生郑贵妃的内侍与奸人勾结诅咒皇太子的事件,梃击案牵连到郑贵妃在所难免。一时间朝野哗然,都怀疑郑贵妃想要谋杀太子,以立福王。大臣王志、何士晋、张问达等奏疏请求严查。此时,若将张差及太监庞保、刘成严加审讯,顺藤摸瓜,其背后的真凶将很快落网,真相将大白于天下。

3、隐瞒真相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案件查明,肯定将牵涉到明帝国的最高层私密,从而引发皇族内部的剧烈人事地震。万历皇帝着实不想再追查下去。而此时的郑贵妃惶惶不可终日,唯有向万历帝哭诉。

不过万历帝这位超级懒汉并不愚蠢,他对郑贵妃说:“群情激怒,朕也不便解脱,你自去求太子吧!”

这话传到了太子朱常洛耳中,这个多年来不招待见、事事小心翼翼的皇储显然听出了父亲话中有音,只得说:“这件事只要张差一人承担便可结案。请速令刑部办理,不能再株连其他人。”

万历皇帝听后,顿时眉开眼笑,频频点头:“还是太子说得对。”然后破天荒地来到东宫,演出了一场肉麻的政治秀:又是抱起异常陌生的朱常洛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亲孙子,又是夸太子朱常洛孝顺,都是外臣离间了他们父子的关系。

最后,皇帝和太子都不去深究,仅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以凌迟。张差临死前说:“同谋做事,事败,独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问。”(据《先拨志始》)。此后,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前后五次会审庞保、刘成两人,由于人证消失,庞、刘二犯有恃无恐,矢口否认涉案。不久,明神宗密令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最终不了了之。

那么,梃击案背后主使真的是郑贵妃吗?也未必。历史上也有人怀疑梃击案是太子朱常洛自演自导的一出“苦肉计”,目的是借此陷害郑贵妃。但不管怎样,梃击案真相究竟如何,恐怕无人知晓了。

 
标签: 明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