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退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出走后的谜团

   2020-06-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经过三年的靖难之战,燕王朱棣攻占了南京,在位仅仅四年的建文帝朱允炆,被他的四叔用武力赶下台,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不明,从而成了我国历史上的千古疑案,后世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众说纷纭。经过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自焚说。这种说法是最早

经过三年的靖难之战,燕王朱棣攻占了南京,在位仅仅四年的建文帝朱允炆,被他的四叔用武力赶下台,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不明,从而成了我国历史上的千古疑案,后世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众说纷纭。经过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自焚说。

这种说法是最早被记入正史中的,根据永乐年间《太宗实录》和《明史稿》中的记载,建文帝继位以后,采用了朝中重臣的建议,定策削藩。燕王朱棣听闻以后,打看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短短三年时间里,燕王朱棣便攻破南京城,兵临金川门,建文帝试图求和但遭到燕王朱棣的拒绝,只好死守。但是这时候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大军进城,文武百官纷纷投降。建文帝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焚烧宫殿,并带看马皇后跳入火中自焚,其他妃殡和侍从们也大都跳入火中而死。朱棣入宫以后,四处查找建文帝的下落。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们都纷纷表示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并且从火堆中找出一具烧焦的尸体来证明。朱棣见尸体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分不清楚男女,并且惨不忍睹。朱棣继位以后,只得按照天子的礼仪安葬了建文帝。《明史.成祖本纪》和(明史.方孝孺传》等古籍中都纷纷支持这一说法。

但是,后世也有人对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建文帝并未葬身火海。主要依据就是《明史》中的相关记载。根据《明史.恭阂帝本纪》中的记载,建文帝的死亡记载如下:“都城陷,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王申葬之。“对于这段记载,后世人们不禁疑窦丛生。既然是“不知所终“,又是如何认定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就是建文帝呢?而且既然已经发现了建文帝的尸首,为何又要说“不知所终”呢?如此自相矛盾的说法岂不让人怀疑吗?根据康熙年间补纂的《明史本纪》中的记载,明确说出了当时根本就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

第二种说法,削发为僧说。

朱棣攻破南京当日,建文帝无可奈何,便想一死了之,被身边的人救下,然后由亲信程济等22人带领从地道中逃跑了。那么,逃走之后的建文帝又去向什么地方了呢?后世流传着他被宫中的主录僧溥洽削发,然后假扮成和尚,藏匿在某个寺院中,也有人说他南逃到海外等各种传闻。建文帝出家为僧是众多说法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根据古籍记载,建文帝在南京失陷以后出家当了和尚,并且在晚年的时候还回到过京城,去世以后被埋葬在北京西山。《明史.程济传》中就有此种说法的记载。根据《明朝小史》中的记述:朱元璋临终前,留给建文帝一个只有危难关头才可以打开的箱子。如今都城失陷,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有三张度煤,就是做僧人的证明,于是立马削发为僧,换上僧衣,从御沟中逃出。从此,建文帝以僧人的身份四处流浪,直到朱棣死后才回归京城,死后葬在北京西山,没有加任何封号,只是号称“天下大师。记述这段故事的王鏊生于1450年,同“老僧”所出现的时间非常相近,之后又做了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所以他的说法基本可信。

朱棣对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建文帝尚在人世的消息颇为担优,毕竟朱棣是冒看“夺嫡”和“篡位”的罪名登基为帝的,建文帝尚在人世或者出逃在外对他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为了安定人心,他不得不一边煞有介事地发布建文帝已死的诏书,另一边又根据传闻四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后世关于朱棣寻找建文帝的故事非常多。

根据《明史.姚广孝传》中的记载,84岁高龄的姚广孝临终之时,朱棣曾经亲自到广寿寺看望他。姚广孝说:“和尚溥洽关押太久,希望能够放掉他。“溥洽是何许人?就是皇宫里的主录僧,也就是传闻中帮建文帝剃头换装,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这样一个和尚被关押了整整十六年,可见朱棣对建文帝的下落有多担优。

后世还有人推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根据《明史.郑和传》中的记载,朱棣怀疑建文帝逃到海外,想要找寻建文帝的下落,并且为了显示中国富强,去他国炫耀国力强盛。如此看来,“不知所终”才是建文帝结局的最真实的结论.不管怎样,建文帝下落之谜至今仍未揭开,虽然就目前来说,已经有了自焚说和削发为僧说两种说法,但是仍然不能确定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建文帝下落之谜,仍然是后世学者们争相探究考证的一个疑团。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