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八大胡同厮混名妓的蔡锷是民国国葬第一人?

   2020-09-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今邵阳市)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蔡锷在

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今邵阳市)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蔡锷在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蔡锷生在湖南省一个贫寒的裁缝家庭里,幼年在私塾读书,成绩优异,12岁光景就考中了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学习期间受到梁启超的赏识和影响。

梁启超的革命情怀为蔡锷以后革命道路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由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全国上下掀起了反袁的声势。蔡锷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但由于自己受到监视,不能做出出格的活动。于是蔡锷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样子。

蔡锷还常去北京八大胡同,并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世凯。暗中多次潜赴天津,与老师梁启超商量讨袁计划,并初步拟定了赴云南发动武装起义的战略设想。

蔡锷和小凤仙并没有存在什么‘恋情’,小凤仙也并不是什么“侠妓”。

1915年的袁世凯,权力虽已登峰造极,但还是有危机感。他深知,在共和体制下,政党政治是大势所趋,自己这个军权人物势必只是一个过渡。所以,袁氏集团决定做一次危险的尝试,在推翻帝制仅四年后再恢复帝制,企图用世袭制永保自己稳坐江山。

既然在战略上属险棋,在战术上就须周密盘算,见机行事。袁世凯在留意各方的态度,其中当然也包括蔡锷。此时蔡锷有三种选择:一、反对;二、保留意见;三、赞成。

第一种几乎可以不论,已有大计的蔡锷当然不可能在北京就把反袁挂在嘴上。第二种理论上成立,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对方要看的不只是态度,更是动机,保留意见就等于是反对,所以只能虚与委蛇。就在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的筹安会成立不久,蔡锷在将军府领衔签名拥护帝制。

但袁世凯之识人,绝对高明、精到、通透,他不会轻信蔡锷的做秀,而蔡锷也深知这一点。袁世凯在小心地捕捉和判识蔡锷释出的信息。紧接着,蔡锷又现身八大胡同。老到的袁世凯当然还是不会相信一向克己严肃的蔡锷会就此纵情酒色,但他也看得出蔡锷的意思,那就是:帝制你要办便办,我不干预。

既然签名拥护帝制以及出入八大胡同都是做秀,是双方一种心照不宣的特殊对话,那就不必太当真。

很多人都相信蔡锷和小凤仙如胶似漆打得火热,并以此成功蒙蔽了袁世凯。这种英雄美人的演绎虽然美妙,但却严重低估了袁世凯,也不符合事实。

事实是,蔡锷虽涉足花台,但并不常去。据蔡锷长子蔡端先生回忆,其生母潘夫人给他讲过,有一次蔡锷陪家眷去看戏,开场前指着包厢里一年轻女子对潘夫人说:她就是小凤仙。

从这个细节里至少可以得出两个信息:一、蔡锷看戏是和家人在一起而不是和小凤仙出双入对,说明他俩的关系并不怎么亲密;二、蔡锷和小凤仙的交往并不背着家人。

小凤仙识英雄、重英雄。后来得于小凤仙帮助,蔡锷顺利逃离了北京。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蔡锷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唐继尧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组成护国军三个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强大的军事起势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之后,全国讨伐袁世凯的力量越来越大,袁世凯在孤立无援中死去。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北京政府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治喉癌。

1916年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1917年,蔡锷魂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锷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标签: 民国 名妓 妓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