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春秋雄主楚庄王为何要三年“不鸣不飞” ?

   2020-04-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小时候都听过一鸣惊人的故事: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

小时候都听过一鸣惊人的故事: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从此,楚庄王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后来使楚国成为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而楚庄王本人也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那么楚庄王既然如此精明强干,为何要三年才去“一鸣惊人”?

其一,楚庄王不是个昏君,他之所以不鸣不飞,主要是想看看国内外的局势,做昏君容易,也能够分清谁是忠臣,谁是奸佞。此时大家一看楚庄王是个吃喝玩乐的主,谁不想和国君乐呵乐呵,分享一下好处。自然楚庄王也能拿到手下大臣行贿受贿的证据,所谓玩友就是如此。

其二,韬光隐晦。当时楚庄王手下有个大臣,叫斗越椒。官居令尹,这令尹就是国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楚庄王年龄小,令尹拿他当小孩,因此玩于股掌之上。楚庄王装傻充愣了许久,自然知道自己身旁哪些是令尹的朋党,哪些是忠于自己的义士。如此,自然知道该采取什么法子来对付敌人。

其三,逼斗越椒造反。令尹斗越椒刚开始以为楚庄王不过是个小孩子,没有什么心思,后来才知道国君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于是便想着造反,可惜此时楚庄王早已羽翼丰满,于是立即采取措施,当然斗越椒顷刻瓦解,做了炮灰,更加历练了楚庄王。

古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确如此。楚庄王如果是个昏君,无论臣子如何劝谏,也很难凑效,历史上臣子劝谏国君遇害的比比皆是,纣王的叔父比干不就是被剜心而死,如此看来楚庄王之所以要三年“不鸣不飞”,实在是想除去身边的奸佞小人。另外大凡继位的君主,自然有很多功高震主的人,这些人功高势大,不采取点手段,自然难以驾驭。

 
标签: 春秋 楚庄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