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被软禁是都干啥了?为何自由后没回大陆

   2020-10-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就开始了被软禁的生活。张学良先被囚禁在贵州省修文县阳明洞,1941年5月张学良转囚贵阳市麒麟洞,又在1942年2月把张学良移往贵州省开阳县刘育乡囚禁,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郎坝,1946年张学良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就开始了被软禁的生活。张学良先被囚禁在贵州省修文县阳明洞,1941年5月张学良转囚贵阳市麒麟洞,又在1942年2月把张学良移往贵州省开阳县刘育乡囚禁,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郎坝,1946年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戴公馆,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 1957年10月移至高雄市西子湾,1961年秋移居台北市北投居所,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软禁生活中他都干点啥?昔日风光的阔少,当摘掉一切光环后,他变得再普通不过。“自己在室内听收音机”。冬天室外冷,只能待在屋里。这台收音机当时在台湾算是“奢侈品”了,也是井上温泉张学良唯一可使用干电池的“家用电器”。宋美龄送收音机时,专门交代要配上几节电池。有了收音机,在大山中的张学良得以了解世界的变化。

为啥不回大陆呢?

晚年,张自感对不起祖国人民,打算去大陆老家看看,去东北给父老乡亲认个错,那么,张学良在人生的最后10年里,究竟为什么始终没回大陆呢?1991年,张学良确曾计划回大陆一趟。该年年初,张将老部下之子王冀叫到台湾,希望由他穿针引线,瞒着台湾当局,先秘密与大陆方面接触,“拿到邓小平或者杨尚昆的邀请信”。

王冀回到美国后,“和北京政治局的朋友直接取得了联系”,同年3月,王冀前往北京商议具体事务,临走时强调“此事一定要保密,信(邀请函)写好务必要直接交给我,我会亲自来北京取。”

当然,王冀不是张学良所依赖的唯一途径——同年3-6月份,张自台湾赴美,住在“纽约女朋友”蒋士云家中,曾透过旧部宁承恩,向阎宝航之女阎明光、之子阎明复(曾任统战部部长)传递信息,欲谈“统一问题”。大陆方面,4月份也通过其他渠道得到消息——“张学良表示一定要回大陆,但现在不是时候,一个月以后再定”,开始有大的动作,决定向张派出“中央特使”;辽宁省委指示要求恢复大帅府原貌,迁走其中的住户和外围的棚户区居民。5月底,吕正操作为大陆特使赴美与张会面,但让吕失望的是,张表示:“我这个人清清楚楚地很想回去,但现在不是时候。”

至于最初的牵线人王冀,则始终没有拿到大陆方面准备的邀请信。1991年秋,他再赴台北拜访张学良,问及回大陆一事的进展。张说:自己并没有改变主意,还是很想回大陆,“不过这次的事情很不妙,总之,我们以后不要谈它了。”同年圣诞节,王冀回大陆,“碰见一个前政治局委员,也是当时中国决策层的核心人物。他和我是世交,他的父亲是我父亲20世纪30年代的旧部。我问到邀请张学良这件事,他告诉我说:‘邀请张将军这个事情是我们弄砸了。邀请信倒是写了,可是信没有交给你,没有送给张学良手上,而是到了不该给的人手里,弄巧成拙了。如果当时把信给你,估计就成行了,坏就坏在信交错人。到底是怎么交错,谁交的,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也不太好说。’”

据王冀披露:“后来,我慢慢了解到整个事情的原委。邀请信没交到张学良手上,而是让台湾当局方面的人得到了,台北提前得到了张学良想回大陆的确切情报,这样一来,张学良回国就没希望了。蒋经国死后,张学良将军一直受到李登辉的厚待,并且得到自由。然而,张学良秘密联系回大陆的事情是台北方面不能容忍的。这件事台北当局提前知情,使张学良在李登辉面前十分难堪,威信扫地。如果神不知鬼不觉回去倒也罢了,怕就怕台北先得到消息,这样不但无法成行,张学良也有失体面,两头为难。像张学良这样好面子重尊严的人,出了这样的纰漏,颜面尽失,自然非常不高兴。于是只好作罢,彻底断了回大陆的念想。这也是为什么他对我说以后不要再谈了的原因。”

至于李登辉和张学良之间,因为此事发生了怎样的冲突,尚不得而知。可知的是,张1991年想要回大陆,并非“故乡行”这般单纯,而是试图在“两岸统一”这个问题上充任某种重要角色,故与吕正操会见时重点谈及了这个话题,二人还就李登辉是不是“台独”发生了意见冲突。张坚持认为李“是相当爱国的人”,“不是‘台独’,他是个学者、基督徒”。张还对吕说:自己回台后,要向李登辉转述大陆的对台政策,“我不能替李作主,也做不了主。但可以原原本本地把你们的意见告诉李”。张自信“也许将来两方面有用得着我的时候。”张心思如此,其与李登辉的冲突,也应与此有关。此番冲突,大约也让张明白了自己在现实政治中已没有扮演大角色的机会。如王冀所言,此后,张再也没有兴起返乡之念。

张学良侄女说其为何不回大陆

1994年,张学良夫妇离开台湾,在夏威夷定居,从此开始了真正自由的生活。侄女张闾蘅说,大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应该是到了夏威夷的时候,我们请他出去吃饭、陪他聊天。以前在台湾,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每天出来一直都有人看着,一般是两辆车,一人开车的,另外一人坐在后排一言不发,后面还有一辆车紧跟着。直到大伯到了夏威夷,这双眼睛就没有了,可以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气氛不一样了,一切都过去了。

“大伯弥留之际,依旧念念不忘大陆,却因诸般因素,未能于有生之年回大陆一趟。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张学良说,要在适当的时候回到东北老家去看看,主要是看看亲友,说这事与政治无关,因为他本人早已退出政治,早已脱离政治。他希望人们不要把他回去探亲扫墓的事同政治连在一起。

1980年10月10日,张学良曾登上金门岛,首次远眺大陆。随后,他在信函中引用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表达思想之情。他说﹕“我还是想我自己的大陆故土,还是怀念东北,自九一八后,我就没有回东北老家。”

对于“张学良为什么至死没有回大陆”,张闾蘅说,其实没有别的原因,大伯很多事情都没踩在点上,当他想回大陆时,政治环境不允许,等环境允许了,又因为大妈的病情回不去。他们一直相依为命,不可能撇下大妈一个人回大陆。赵一荻年轻时曾患肺癌,割除了一片肺叶,而张学良在40多岁时患了严重的眼疾,因居在深山中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视力差到看人只是影子,打麻将全靠手感,一耳全聋,一耳微有听力。多年来,赵一荻就是张学良的眼和耳,但她一大声说话,就喘不过气来,非常痛苦,两人以轮椅代步相依度日。

 
标签: 张学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当李宗仁下令释放张学良时陈诚为什么不执行
    1949年1月23日,东北有两个团体,联合向李宗仁发出快邮代电,要求释放张学良。同一天,中国自由民主行动委员会和人权保障委员会等四个团体也向李宗仁致电,要求释放张学良。这些呼吁,对李宗仁颇有触动。前不久,电视剧《少帅》热播,让人们重温了张学
  • 东北易帜原因 张学良东北易帜真是出于爱国吗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返沈阳,受到张作相等宿将拥护,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军事和社会集团主帅,主掌东北兵权。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革命军宣告停战,表明不会干涉“重新统一”的任务
    12-29 张学良
  • 张学良身边有11位美女 娶赵四全因宋美龄?
    张学良晚年曾写过一首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年轻时代的张学良。确实是个多情种,他曾自诩:“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张学良的女朋友很多,其实。他并没有怎么追过女人。大多是女人追他,在这方面。张
  • 趣闻:张学良枪毙土匪张学良 溥仪撞见皇太极
    少帅张学良毙了土匪张学良1934年,溥仪当了日本的儿皇帝。在东北地区,大家忙着抗日,爱国的将领层出不穷。而祖国的另一边,本为东北人的张学良却担任了“剿匪”副司令,中国共产党一边抗日、一边却要应付蒋介石的围剿,处境极为艰难。这一年10月,中国
  • 晚年张学良感叹 有个人不死日本就不敢发动918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事变直接导致东北三省沦陷,无数百姓惨遭日寇铁蹄践踏。1981年,在“九一八”50周年之际,当初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回忆往事时,曾经对历史做了一个惊人的假设,他说,如果当时有一位将领在,
    12-28 张学良
  • 张作霖未留遗嘱 东北军所选继承人非张学良?
    对于继位者,张作霖生前未留任何遗嘱。围绕这个宝座的归属,东北军政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小诸葛”杨宇霆主持会议,公布了所谓的“遗嘱”,但“东北军总司令”却不是张学良。名单上的人选究竟是谁,张学良又是如何最终上位的?东北的平静绝非偶然,它缘自
  • 美男子张学良和墨索里尼竟然有一段情?
    1931年,时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在一次例行的外交会议上认识了20岁的艾达·墨索里尼。艾达是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长女,丈夫则是当时意大利驻华大使齐亚诺。新婚燕尔的艾达为了能守护在丈夫身边来到中国,可让她绝望的是,刚到不久,
    12-27 张学良
  • 张学良是怎样经历自己一生的?张学良生平简介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
    12-26 张学良
  • 张学良晚年不回大陆的几大原因 张学良在台湾
    张学良为何至死都不回大陆?1991年春天,被蒋介石幽禁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先生,得以赴美国探亲访友。1993年起他又再次前往美国,并且获得了永久居住的权利,多年以来就梦想回祖国大陆探望亲友与重返故土的张学良,终于获得了人身自由。可是,张学良为
  • 斯大林如何从张学良手中强占了黑瞎子岛
    1929年7月,张学良决心夺回“中东路”,不惜与苏联开展,斯大林派“远东军魂”布留赫尔出战,大败张学良,撤退时顺手占据了黑瞎子岛,这一占就是79年。斯大林派“远东军魂”击败张学良,撤退时留下军队,驻扎黑瞎子岛在斯大林和蒋经国的谈判中,除了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