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伦为当皇帝 为什么要尊侄孙司马衷为太上皇?

   2020-09-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史记·高祖本纪》有“于是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的文字。太上皇是皇帝父亲的尊号,后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后来唐高祖、唐睿宗、唐玄宗、宋高宗与清高宗等传位于太子后,都称为太上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史记·高祖本纪》有“于是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的文字。太上皇是皇帝父亲的尊号,后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后来唐高祖、唐睿宗、唐玄宗、宋高宗与清高宗等传位于太子后,都称为太上皇;明英宗被俘虏后,其弟明景帝即位,次年英宗被放回,也称太上皇,此为特例。

无论怎么说,从来没有长辈何况是叔祖父称自己的侄孙为太上皇的,大概历史上唯有西晋惠帝时这一例了。这只能说明司马伦为了做皇帝,连最基本的人伦常识都不顾及了。史书评价为“庸愚”“顽鄙无识”,即平庸愚蠢见识浅陋,这也包括了他的儿子们。当然西晋53年,帝王也好,皇族也好,少有俊彦,他们仅有的一点才识都用在了如何争权夺利兄弟相残上,八王之乱就发生在晋惠帝之时,而且长达16年,而晋惠帝在位就16年。

西晋四帝,依次是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与晋愍帝司马邺。司马炎在位26年,也曾励精图治过,但是却未能和其他的开国之君一样,制订长远的国策,或者说不能坚持,尤其是分封制的危害,让晋从开始就注定走向了没落。 到了晋惠帝时,矛盾激烈且祸乱频仍。

先是杨骏(杨后的父亲)当政,大量封爵来“求媚于众”,他竟然代替皇帝下诏,“中外群臣皆增位一等”,凡是参与武帝丧事的“增二等”,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都封为关中侯。由于他怯懦不果断,最后被斩杀于马厩。司马亮上台后,为了取悦众人,又封赏都将1081人为侯。然后贾后诛杀司马亮,废黜并派人用药杵椎杀太子司马遹。

然后司马伦在孙秀的谋划下,诛杀贾谧、贾后等人之后,“文武官封侯者数千人”。司马伦在301年正月让晋惠帝禅位于己,大赦天下并改元建始,并尊晋惠帝——司马伦的侄孙为太上皇(司马伦是晋武帝的叔父,晋武帝是晋惠帝的父皇;晋惠帝就是司马伦的侄孙。),然后又大封天下,“超阶越次,不可胜纪;下至奴卒,亦加爵位。

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但不久三王起兵,司马伦“大惧”,在大兵压境之时,司马伦与孙秀只是日夜祈祷,又让巫师挑选作战的好日子,甚至派人到嵩山穿着羽毛衣,假称仙人王乔,“作书述(司马)伦祚长久,欲以惑众”。结果,皇帝做了百日左右就被诛杀。而这场内讧六十余日,“战斗死者近十万人”。

齐王司马冏掌权,“骄奢擅权,大起府第,坏公私庐舍以百数,制与西宫同”,于是“中外失望”。后长沙王司马乂与司马冏大战三日,群臣死者“相枕”,最终司马冏被杀。……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开启乱世模式,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痛苦从未离开。(来自婉如清扬的头条号)

 
标签: 太上皇 司马衷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哪个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什么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哪个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什么
    1、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2、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
  • 最悲剧的太上皇 刘老汉被儿子刘邦气哭
    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弟刘交,刘邦排行老三,另外还有个姐姐。家里就数他难管教,整天价不拿锄头不摸锨,游手好闲,吃酒打架。醉卧酒肆,偷睡寡妇,不嫌丢人显眼地冷不丁往家抱回个孩子,说是他的。刘老太公拿这个泼皮无赖的儿子一点办法没有
  • 唐僖宗李儇为何会流亡?又为何被迫当“太上皇”
    唐僖宗躲进四川之后,黄巢的军队就开进了长安,并且建立了新的政权,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在农民军沉醉在胜利中时,唐僖宗才得以组织力量进行反扑。巴蜀之地向来富庶,再加上义武镇节度使王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等积极组织,各地藩镇为了借机向朝廷表明忠心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何许人也?
    三岁封储,十二岁登基,十四岁生子,十八岁禅位,二十三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笔者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
    12-28 太上皇
  • 北周21岁太上皇宇文赟竟册封5位皇后的荒唐史
    从557年到581年,黄土高原上兴起了一个鲜卑人建立的短命王朝——周。为了跟那些形形色色的“周”区分开,史家称之为“北周”。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
    12-27 宇文赟
  • 历代“太上皇”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
    12-27 太上皇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年少的太上皇死于暗杀?
    只要说到太上皇,人们会很自然地与“老”字连在一起。这也难怪,毕竟这个称呼是指的皇帝的老爸嘛,没有几十岁的年纪哪能退休做太上皇呢?哈,此言差矣!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魏国就有这么一位18岁担任太上皇职务的人。而且在当了五年之后,竟然死了。怎么死的
    12-27 太上皇
  •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
    亲王嬴政打败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扬自己的功业,将其传给子孙后代,他将帝号定为皇帝。他认为,上古有号而没有谥,到了中古才根据帝王生前的品行事迹给予谥号。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有违君父臣子的尊卑关系,因此废除了
    12-20 太上皇
  • 历史上最悲剧的太上皇 刘老汉被儿子刘邦气哭
    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弟刘交,刘邦排行老三,另外还有个姐姐。家里就数他难管教,整天价不拿锄头不摸锨,游手好闲,吃酒打架。醉卧酒肆,偷睡寡妇,不嫌丢人显眼地冷不丁往家抱回个孩子,说是他的。刘老太公拿这个泼皮无赖的儿子一点办法没有
  • 最郁闷的皇帝 在位27年就伺候了太上皇25年
    一般来说,当皇帝的人,是没有几个愿意自动让位的,因为没有了皇位,就意味着离开了最高权力。因此,历史上的太上皇,大多数是被迫放弃皇位的,比如说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等等。而那些主动退位的,也大都在当了太上皇之后,仍然把持最高权力不放手,比如
    12-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