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曾祖父临终前说了什么 竟改变整个家族

   2020-04-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孔氏家族在民国时期作为四大家族之一,可谓风光一时。是孔祥熙把自己的家族推向了顶峰,其实孔氏家族的兴起早在孔祥熙曾祖父手里就已经开始。孔祥熙出生在山西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孔祥熙作为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长达13年,改革了中国的货币体制,

孔氏家族在民国时期作为四大家族之一,可谓风光一时。是孔祥熙把自己的家族推向了顶峰,其实孔氏家族的兴起早在孔祥熙曾祖父手里就已经开始。

孔祥熙出生在山西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孔祥熙作为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长达13年,改革了中国的货币体制,为国民政府也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不得不说,他在商业上是有着很大的天赋的。这主要得益于他的成长环境。孔祥熙的祖上经营着票号生意,从他的曾祖父起,在短短几代的时间里已经成为当时山西晋商中实力较雄厚的一支力量。

而这一切,都与他的曾祖父临终前的一句话有关,正是因为这句话,孔家走上了经商的道路,为孔祥熙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那么孔祥熙的曾祖父临终前说了一句什么话呢?

孔祥熙的曾祖父叫做孔宪昌,据说从小聪慧过人,饱读诗书,16岁就得了童子试第一名。年龄稍长以后,志向更加远大,誓要夺取拔贡,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而不巧的是,这拔贡名额只有一个,与他竞争的还有同乡的秀才孟洋,这孟洋也是满腹经纶之士,对这个名额也是志在必得。

两人暗中一直较劲,越到考试临近的时候,两人也愈加的勤奋。考试前,孔宪昌自觉自己的学问大进,对考试十分有把握,自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得这第一名,于是在进场前放下豪言壮语:“取此拔贡,如探囊取物耳!”说罢便进场答卷。

话说这孔宪昌三场考完,感觉十分轻松,还把自己的试卷默写出来,请高人鉴赏,看过的人都说此等文章分明是东坡在世,世人难及啊,莫说拔贡,就是状元也不在话下啊!这些人说的都是客套话,毕竟人家刚考完,说几句好话也没错啊!孔宪昌自己也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客套话,逢场作戏而已。但他自己觉得自己有把握得中。便在家等着好消息。

到了发榜的那一天,家里来了不少好友,等着他发榜得中的好消息,也好沾点喜气,都等着祝贺。等到皇榜来了的时候,得中的却是孟秀才,自己名落孙山。都说金榜题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那么落榜则是一名考生人生中最大的痛苦,家里来了这么多好友,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消息,孔宪昌心里有苦说不出,只见一口鲜血从口中喷涌而出,他便倒地不起。

从此孔宪昌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撒手人寰。孔宪昌临终时拉着自己儿子(孔祥熙祖父)的手立下遗嘱:“读书所以致用,凡我子孙,但求读书明理,莫再求取功名重蹈我的覆辙!说罢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正是因为孔宪昌的这一句话,改变了孔氏家族的命运,孔家后人读书不再求取功名,而是秉着经世致用的理念,投入到商场当中,经营票号生意,成为晋商中的一支劲旅。如果没有这句话,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孔祥熙。可以看出,有时候一个关键的决定,可以影响整个家族的命运。

其实,在当时的晋中社会,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当时的山西人,排名顺序并不是士、农、工、商,而是把商放在第一位的。观念的转变是当时晋商能够快速扩张的原因之一。

从这个故事可以就看出,人有时不如活得心宽一点,一次的不如意挺一挺也就过去了,何必执着不放呢?是,人活一口气,人活着要有尊严,但不是一点屈辱都不能容忍。就像孔宪昌一样,如果他当时能够坚强一点,知耻而后勇,再努力一点,下次得中的可能就是他了。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所以让我们认真的对待每一天吧!(原文来自楚南大学士的头条号)

 
标签: 民国 孔祥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