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紫禁城中皇宫警卫到底有多少?

   2020-02-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重兵把守,宫禁机构不容置疑说到宫禁机构不能不说到八旗,八旗是清代特有的军事兼民政的组织形式,有满、蒙、汉之分。清入关以后为了稳定北京以治全国,又把八旗兵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驻防八旗分驻全国各地,禁旅八旗(又叫京营八旗)驻扎京师。禁旅八旗

重兵把守,宫禁机构不容置疑

说到宫禁机构不能不说到八旗,八旗是清代特有的军事兼民政的组织形式,有满、蒙、汉之分。清入关以后为了稳定北京以治全国,又把八旗兵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驻防八旗分驻全国各地,禁旅八旗(又叫京营八旗)驻扎京师。禁旅八旗又分为郎卫和兵卫。

"郎卫",即皇帝的近身警卫,包括侍卫处和亲军营等,其组成主要是满、蒙八旗中选拔的精锐人员。充当领侍卫内大臣或御前大臣的都是皇帝从勋戚大臣中选拔出来的。侍卫中的御前侍卫是皇帝的贴身警卫,由御前大臣负责,人员是从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中挑选出的才武出众者,共有官兵约600人。另外还有蓝翎侍卫、宗室侍卫数百人,以及从满、蒙上三旗中挑选出来的侍卫亲军1400余人。

"兵卫"是皇帝的卫戍部队,包括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步军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等,负责皇帝的宿卫、清跸以及宫禁的传筹和禁门的启闭等事。兵卫由满、蒙、汉八旗官兵组成,各营设统领、都统或总统大臣、管理大臣,其中的护军营是紫禁城的主要守卫部队,由统领掌管,职责是防守紫禁城各门、掌管门钥、夜间巡逻传筹、皇帝朝会筵宴的警护等,护军都是从满、蒙八旗中挑选年轻力壮、技艺娴熟的兵丁,共约15000多人。在景运门还设值班大臣等3人总领宫廷门禁事务。

另外,在宫廷的禁卫组织中世代为皇家奴仆、隶属于内务府的包衣群体,是一支深受皇帝信赖的特殊力量。其中包括三旗包衣护军、骁骑、前锋三营,共有官兵7000余人,由内务府大臣管辖,主要职责是守卫宫门和稽查出入,宫内由其守卫的宫门共有12处。其他担负宫廷禁卫任务的还有官兵人数达1800余人的前锋营;负责守卫京师和皇帝出巡扈从,掌管枪炮等火器共有官兵7800多人的火器营;相当于现在的特种部队、官兵人数多达10000余名的神机营;还有掌管着京城九门钥匙,负责紫禁城外整个京城的门禁守卫、治安缉捕,并有权"颁其禁令以肃清辇毂(京城)"的步军营(步军统领衙门),统率着八旗步兵和京城绿营的马、步兵共53000万余人。

高薪养廉,警卫人员尽忠职守

紫禁城的警卫不但人数惊人、装备精良,待遇也很优厚,就拿警卫军官的级别来讲就令"十年寒窗、九载熬油"的书生们瞠目。领侍卫内大臣武职正一品,职级与文职的内阁大学士相同,系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最高品级;八旗都统、步军统领从一品,同于文职各部院尚书、大臣、御史衔;前锋统领、八旗护军统领等正二品,与文职的内务府总管和地方的总督同级;散秩大臣、副将都是从二品,跟文职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和地方的巡抚平级;一个宫廷三等侍卫也是正五品,相当于文职的中央各部院司长品级;就连城门吏也是正七品,一个金榜题名的外任进士也不过如此。而且,所有禁卫机构都对皇帝一人负责,不隶属于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

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在皇帝侍卫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例如光绪六年(1880)十月初四日有这样一道上谕:"奉旨:殿试(武科)一甲第一名(武状元)黄培松着授为头等侍卫;一甲第二名周增祥、第三名景元均着授为二等侍卫……余拟三等侍卫十五名,蓝翎侍卫三十名。"但这种科班出身的侍卫毕竟人数很少,且是在后来才出现的。

清代紫禁城不仅警卫阵容庞大,宫禁制度也非常之多,要求也非常严格,这些制度无疑对加强宫庭禁卫和皇帝的人身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紫禁城的警卫值班制度当时叫"宿卫制度",是禁城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它规定宫廷内外该值班的地方应由哪些人值班,各多少人,如何分值,由谁负责等等。乾清门是前殿后宫的分界点,与皇帝临朝的乾清宫和起居的养心殿近在咫尺,在其左边的景运门,设有专司警卫任务的值班大臣、司钥长、主事、护军校等值班人员共40人;与景运门遥相呼应、紧靠军机处(中央最高权力机关)的隆宗门,有护军官兵34人在此值守。此外,在禁城内各宫、各门、各库、各隅都安排有数量不等的护军官兵值守。城门内的蹬道、城门口的栅栏等处也有护军把守,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都是重点值守的地方。禁城内上三旗侍卫被分为六班,每班又分两翼,日夜轮守;紫禁城外围由下五旗护军负责,每旗两天,日夜守护。所有这些禁卫人员均由景运门值班统领负责管理和稽查。

门禁制度,预警、防范的第一关

相对于城墙及宫内的守卫而言,城门的守卫是一个薄弱环节,因为宫内衣食日用、常朝事务、引见进贡、工程修缮等等都得通过门口这一关,这时门禁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王公大臣等在朝当班的官员按品级出入规定的宫门,并按其等第严格限制入宫时随从仆役的人数,应走到宫里的什么地方停止。午门右掖门只有王公才能通行,午门左掖门准许在朝各衙门官吏通行。但不论是官员还是办事人员凡从禁门通行者,均将本人姓名及所属旗分、佐领及内管领的名字等造册登记,送到景运门备案,还要在经由之门存放名册备份,待有关人员通行时质查。宫内太监及工匠、杂役等凭腰牌出入。如有企图混入以及私自领入者要交刑部议处,凡是名册上没有姓名或不带腰牌者不准放行。在禁城四门设有红杖两棒,由护军两人手持红杖坐于城门之下,亲王以下官员从此经过均不用起立。若不报姓名擅自闯入,无论官民用棒挞之,再交刑部议处。

禁城之门白日查验就非常严格,晚上更是仔细。宫门每天晚上都必须按时关门上锁,宫中设有值宿的司钥长,应锁的宫门到时由该门的护军参领负责上锁,然后派护军校将钥匙统一交到景运门司钥长那儿,再由司钥长率领护军依次验看扃(音jiōng jué,门上的锁具),然后司钥长还要将钥匙复查一番,检查完后统一装进匣子里再加锁藏好,第二天天亮的时候由各门护军校来司钥长那儿领取钥匙开启大门。城垣的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的扃分别由隆宗门、苍震门、启祥门、吉祥门的护军参领验查,查验完毕后同样委派护军校将门钥送到司钥长那儿收存,这就是禁城的门钥制度。

如果在夜间城门关闭后有急要事务需要出宫门怎么办呢合符制度有明确规定:必须持有合符方可开门放行。合符,清书中载为铜质(现存实物也见有木质的),外涂金色,分阴阳两扇,里侧分别铸有严丝合缝的阴阳文"圣旨"两字,平时阳文一扇藏于大内并要装匣上锁,阴文一扇存放在景运、隆宗、东华、西华、神武门等处。如果夜间奉旨差遣或遇有紧急军务急需出门者,必须从大内取出阳文一半到经由之门,由该门护军统领、参领取出阴文一半两者合对,验证无误才可以放行并须在次日奏报皇帝。

欲了解宫廷禁卫,传筹制度不可不知。"传筹"就是夜间值班护军之间相互传递筹棒,以督察各汛(哨卡)值班情况,又相互传递平安信息的一种禁卫措施,形式类似于今日竞技体育中的接力赛。紫禁城传筹有内、外之分。紫禁城内,五筹递传,每天晚上自景运门发筹,西行过乾清门,出隆宗门,往北过启祥门,往西过凝华门,再往北过中正殿后门,又往北至西北隅,往东过顺贞门、吉祥门至东北隅,往南过苍震门至东南隅,往西仍至景运门,传筹一周总共经由十二汛。紫禁城外围每夜传递八筹,自阙左门起绕城一周再回阙左门止。这样的严密、繁琐的工序,是任凭小鸟也难飞进来的。

就是这样一座居住了皇亲国戚的宏大的紫禁城,在守城士兵的严密看守下,纵然是在他统治渐趋腐坏的末期,也从没有真正的被攻陷过。

 
标签: 紫禁城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紫禁城是由什么皇帝朱棣开始建造的 紫禁城的简介
    紫禁城是由什么皇帝朱棣开始建造的 紫禁城的简
    1、紫禁城由明朝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所以称为“紫禁”。2、故宫又
  • 探六百年谜团 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材料就准备了11年1402年,一直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费尽心机,终于夺取了自己侄儿建文帝的天下,当上了大明王朝第三个皇帝。据说,当朱棣的军队攻破都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时,建文帝在火海中下落不明。朱棣从此留下了一块心病,总是担心建文帝会从
    12-26 紫禁城
  • 古代紫禁城内守活寡宫女们的地狱人生
    据统计,从顺治到光绪九朝,清宫选秀女八十多次,按后来入葬陵寝的后妃统计,共214人。除极个别得到了皇帝的宠爱之外,大多是被奴役的宫女,并未得到皇帝的临幸。待选宫女。话说三个女人就一台戏,在号称佳丽三千的深宫六院,实在无法估算有多少台戏。下面
  • 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今年10月10日,是故宫(微博)博物院建立85周年的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故宫建成590周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
    12-18 紫禁城
  • 冬天的紫禁城皇上妃子们靠什么取暖?
    过去的北京,比现在要寒冷很多。那时候,一年中有将近150天都是寒冷的冬天。清朝的皇帝通常会在西郊的园林度过夏天,在紫禁城里度过冬天。那么紫禁城里究竟有着怎样的御寒措施呢?第一道防线——宫墙故宫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每个院落都会有单独的
  • 紫禁城房间9999间半 为何竟然没有一个厕所?
    紫禁城中有许多奇特的事,如房间是9999间半,为何如此?外看房子,里面是石头墩子的空心房,作何之用?在故宫御花园内的石路上,有图案九百余幅,都是什么?在紫禁城内为何没有路灯呢?规模宏大的紫禁城,居住千余人,可竟然没有一个厕所,那么宫中的帝后
    12-17 紫禁城
  • 清朝嘉庆年间天理教徒是怎样攻袭紫禁城的
    九月十五日晨,天理教徒分作东西两路,东路在首领陈爽、陈文魁带领下进攻东华门,西路在刘第五、祝现等带领下进攻西华门。日方晡时(下午3点至5点之间),来到东华门的天理教徒由于和往宫中送煤的人发生了争执,一名天理教徒脱衣露刃,送煤人急声呼喊,被守
  • 紫禁城秘事 孝庄死后太后们为何惧住慈宁宫
    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最初了明朝皇贵妃的所居。1563年,即明嘉靖十五年,在仁寿宫原址上兴建慈宁宫。清朝顺治帝入关后,沿用了明制,1653年慈宁宫修葺后,迎来了它的第一位主人:孝庄文皇后。此后作为太后所居正宫和太妃的随居住所。在清朝
  • 紫禁城没有厕所?慈禧太后是怎么上厕所的?
    紫禁城为什么会没有厕所?明清时期,皇宫里是没有厕所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为了避免“臭气熏天”,惹煞皇宫的“风景”,二是为了方便主子们。那妃子们都是怎么解决内急的呢?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很多人可能都去过。我们现在去参观,半天赶下来那是走马
  • 揭秘古代紫禁城后宫生活 竟全是靠吃药?
    数百年来,素有六宫粉黛;后宫佳丽的宫廷妃嫔们,生活状况究竟有何神秘?在被高高的宫墙所隔离的神秘世界内,她们的衣食起居、言谈举止,是否如一些宫廷剧所述那样?今天,我们将深藏宫中的妃嫔们的哀怨闲愁经历告诉网友,以揭示笼罩在她们身上的神秘面纱。久
    12-11 紫禁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