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经过:林则徐采用海水净化法销毁鸦片

   2020-11-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林则徐是清朝爱过名相王鼎(陕西蒲城人)的得意门生,政绩突出,官运颇佳,但是真正使其扬名天下的是大涨国人志气的“虎门销烟”,林则徐因此也荣升为“民族英雄”的行列。今天“丰镐君”不谈林则徐的丰功伟绩,说一说为什么现在电视上销毁毒品都是采取焚烧的

林则徐是清朝爱过名相王鼎(陕西蒲城人)的得意门生,政绩突出,官运颇佳,但是真正使其扬名天下的是大涨国人志气的“虎门销烟”,林则徐因此也荣升为“民族英雄”的行列。今天“丰镐君”不谈林则徐的丰功伟绩,说一说为什么现在电视上销毁毒品都是采取焚烧的形式,隆隆烟火,毒品化为云烟。而林则徐为何采用生石灰来销毁鸦片,这个主意是谁出的,是否有科学道理?

一说起毒品,中国人脑中马上蹦出三个字“大烟土”,直到现在管吸毒也叫“吃大烟”。大烟官名鸦片,贯穿晚晴民国,甚至在民国年间鸦片荣升到与黄金同等地位,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中国人说起大烟土来无不咬牙切齿,因为这东西不但让国人家破人亡,还使国人跑步进入“东亚病夫”的行列。话说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也就是公元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等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查收鸦片,到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1600人,收缴烟膏461526两。

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英国商人鸦片19187箱又2119袋。林则徐身为钦差大臣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但御史邓瀛认为,国政腐败,无官不贪,且路途遥远,为了预防鸦片被偷偷换掉,还是就地销毁更好,经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林则徐开始使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隆隆大火冲天而起,害人鸦片并未化为烟云而是钻入地下。

火烧鸦片时,烟膏油常常渗入泥土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烟膏十之二三。形成了官府白天烧烟,百姓夜间挖土的千古奇事。为此呢林则徐大为烦恼,当时林则徐想起了自己的铁杆粉丝梁星源。这梁星源、陕西宝鸡岐山县人,也是一贤能之人,当时任新安县县令,积极协助林则徐,搜鸦片,抓烟贩,可谓是深受林则徐倚重。林则徐将心中烦恼告诉梁星源。梁星源马上想到了自己的老乡,人称鸦片克星的西安临潼人田溥。

田溥当时任广东香山县县令,堪称清朝禁毒第一人,道光皇帝几乎年年颁发禁烟令。坚决执行禁烟令的只有田溥一人,田溥认为:大烟不禁止,中国必亡。还说:“别人不禁,我禁,非禁住不可!”曾一举缉获7000公斤鸦片,震惊中外。当时人们赞扬此举为“禁烟之嚆矢”,也就是禁烟利箭的意思。不久,田溥因病辞官,在安徽舒城养病。

林则徐专门拜访了禁烟的老前辈的田溥, 林则徐向田溥通报了此番奉旨南下禁烟的缘起,严厉批驳了朝中“弛禁派”的言论,指出所谓“吸食无罪”实是放纵。并悉心讨教如何处理烟毒的方法。田溥根据以往经验,讲出鸦片焚烧产生的烟雾会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且膏油渗入地下,余毒未清。最好的方法是“海水净化法”,用石灰销毁鸦片。先用海水浸泡鸦片降低烟土的稳定性,加入生石灰产生热量,使之沸腾蒸煮溶于废水,最后排到海中彻底销毁。

林则徐深深受教,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虎门搭起了一座礼台,前面挂着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广东各高级官员全部出席。由于销烟是公开参观的,加上是端午节前后,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浅滩。另外,不贩鸦片的外商、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都专程由澳门或其他地方前来参观。林则徐命人在海边挑挖两池,纵横各15丈,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前设涵洞,后透水沟。

将海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撒盐成卤。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掉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工作人员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遇潮时,打开涵洞,随潮出海。历时23天,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这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虎门销烟”。

 
标签: 林则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林则徐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林则徐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什么
    林则徐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林则徐思想对
    1、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另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2、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我国所面临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反对这些敌人的斗争,面临着许多过去没有的新
  • 林则徐名言欣赏 林则徐有哪些主要事迹
    林则徐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从贫困中开始,在清贫中度过,一生为国为民做了很多大事,同时又甘愿坚守贫困,可谓才德兼具。他进行的虎门销烟,让国人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也让他成为了真正的民族英雄。在林则徐的一生中有很多名言都能彰显他的志
    12-31 林则徐
  • 左宗棠拜见偶像林则徐,一时激动竟失足落水
    林则徐和左宗棠都是晚清名臣,二人相差27岁。当林则徐功成名就、官至封疆大吏的时候,左宗棠还是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多次科举考试均止步京城的会试。左宗棠科举失意后,回湖南老家隐居,精心研究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经世致用之学,经常评议时政,说一
  • 如林则徐来指挥鸦片战争大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
    公元前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不得已与英国等在南京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一场战役西方列强用船坚利炮打破了清廷的国门,为此身在北京的道光皇帝甚至去太庙哭了一场,就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否意识到了鸦片战争的结束远远还不
  • 林则徐故居出土宋代陶水管 与汉代形状相似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宅与祠之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最近进行考古勘探,弄清了故居建筑原状,并发掘出宋代陶水管和明清铭文砖等遗物,为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提供坚实的勘测基础。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鼓西街道文北路的林则徐故居。在故居“七十二峰楼”
  • 林则徐有着怎样的生经历?林则徐生平事迹简介
    贫苦童年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原名林天翰,字孟养,号旸谷,嘉庆侯官岁贡生,是当地的教书先生,于邻居罗氏的地方开设书塾。而林则徐的母亲陈帙,为闽县岁贡生陈圣灵之第五女。林宾日陈帙夫妇一共生育十一名子女:长子林鸣鹤(早夭)、次子林则徐、三子林霈霖及
    12-20 林则徐
  • 他是林则徐的亲外甥 娶了他的亲女儿从此官运亨
    林则徐是清末“开眼观世界”的开明士大夫,其任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的过程中,对于西方的文化、技术和科技抱有开放开明的态度,曾经翻译了英国人所写的《世界地理大全》,编写了《四洲志》,介绍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林则徐的家族中,他有一个妹妹林蕙芳嫁给
    12-18 林则徐
  •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 其对世界的认识还很片面
    道光张口闭口称英国为“夷”,从道光对英国人的称呼,大概就可以知道道光的准备程度了,也就是说号称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日不落帝国,在天朝人眼里也就是“蛮夷”。既然是蛮夷,就有对付之法。天朝对付蛮夷的法宝和对付农民起义的手法几乎一模一样,大概就是一
    12-14 林则徐
  • 道光皇帝为什么说林则徐“误国误朕”?
    林则徐并非“误国误朕”而是民族英雄,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他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包括英国很多学者都称赞林则徐,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
  • 林则徐和光绪帝竟同出师门为一个老师
    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他在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皇帝“策试天下贡生”时,获得“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道光年间,社会动荡,藏书家的传世珍藏多有散出,翁心存乘机出价收之藏之。翁心存有三子,即翁同书(1810—1865)、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