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财富偶像胡雪岩:变革时代缝隙中生存

   2020-05-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862年春天,左宗棠在浙西衢州府郊外设在关帝庙的行辕里见到胡雪岩的第一面对后者肯定没有什么信任可言,眼前那个“瘦高个”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精明的“推销员”。他到浙江以来听到战事外最多的就是关于这位大名鼎鼎的“浙江候补道胡光墉”的议论,而且

1862年春天,左宗棠在浙西衢州府郊外设在关帝庙的行辕里见到胡雪岩的第一面对后者肯定没有什么信任可言,眼前那个“瘦高个”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精明的“推销员”。他到浙江以来听到战事外最多的就是关于这位大名鼎鼎的“浙江候补道胡光墉”的议论,而且多数没什么好话,一些禀帖指出这个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商人“富埒封君,为近数十年所罕见,而荒淫奢侈,迹迥寻常所有”。

但只是这一次会面似乎就让左宗棠对胡雪岩的印象一举改观:“(左)欲加之罪,一见大加赏识,军需之事,一以任之。”胡雪岩早已为左准备好的20万石米起了作用。在清军和太平军历时14年战争的最后阶段,这一大份战略物资的贡献实在举足轻重。

那天夜间行辕里发生在左和胡之间的对话,并没有明确史料记载。小说家高阳在历史小说《红顶商人》一书中用了很大篇幅,为它想象了一连串充满中国式智慧的机警对话,来刻画胡雪岩左右逢源的商人性格,以及两个雄心勃勃的中国人如何在这次见面后一拍即合。1862年,胡雪岩39岁,生意刚有起色;比他大11岁的左宗棠也刚刚从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府里走出来独挑大梁,他心怀大志,给朋友写信都署名“署亮白”以自比“诸葛”。二人在晚清历史舞台上的表演都才刚刚展开。

渲染这场会面的重要并不过分,它在某些方面的确深刻影响了晚清社会的走向。它不仅将成就晚清一名重要官员政治生涯的高峰,这位“同治中兴”的名臣在未来的仕途上因此有了“西征”这张辉煌而强大的政治底牌。它也成就一位红顶商人的财富生涯——左宗棠的能量和胡雪岩此前的政治后台王有龄不能同日而语,结识王有龄尽管使胡迈向了从事官办买卖的第一步,但39岁以前的胡雪岩充其量还只是个地方政府的小帮办,39岁以后,他得到了成为“国家生意”经纪人的机会,并一度成为垄断者,他的个人资产在高峰期超过清政府国库储备金,达到白银3000万两。

清代的“官商同盟”在有了“左胡”先例之后,接着很快就有李鸿章和盛宣怀这另一对搭档。

由胡雪岩经办的“西征借款”是清朝第一笔以“国债”面目出现的外债,它开创了地方临时收入的新渠道,这笔收入完全脱离中央集权财政系统的控制,给地方洋务运动和军务提供了应急资金来源,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清政府建立在传统财政体制上的经济基础。财富重新分配,国家财产的式微和少数个人财富的崛起,是由此引发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主题之一。

1823年出生在安徽绩溪县十都湖里村的胡光墉是家中长子,父亲胡鹿泉(号芝田)是一个读过些书的乡村名士。他家里的几亩田地只够供给他和三个弟弟月乔、秋槎、鹤年的基本衣食,他没有上过私塾,幼年所有教育来自他父亲所学知识的传承。对他寄予厚望、希其“兴吾家”、于上流社会赢得一席之地的父亲,在他12岁时候就离开人世。童年不幸的胡雪岩之后经由亲戚推荐从“浙皖古道”南下至杭州“信和钱庄”当学徒,开始了奇迹般的经商生涯。从钱庄的跑堂伙计,到那个时代里富可敌国的商人,他的兴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个人神话和社会转折所组成,这个传奇里所体现的商业哲学和谋略技巧,在几百年后那些白手起家渴望奇迹的创业者们看来,仍是最好的励志故事。

胡雪岩所生活的1823~1885年历经晚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中国社会处于动荡和崩溃的边缘,挫败感和谋求中兴的希望交织,新旧因素并存,往后100年内活跃于中国历史的各种力量都在此时陆续登台亮相。

对付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几乎耗尽清政府国库,危及国运存续的各方危机并没有消退,长期以来“塞防论”和“海防论”之争不仅是政治观点和派系之争,它的焦点更是那些中兴官员们如何使用有限资金去解决更多的麻烦。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和回民叛乱中崛起的地方大员李鸿章、左宗棠,各自为政又互有合作,他们试图振兴国运,但短暂的“同治中兴”始终是以昂贵的工业和军事“实验”为基础。在国力不济的前提下,他们不得不借助各种国内国外的商业势力辅佐政治抱负,同时巩固自己政治影响力的版图。

另一方面,上海的外滩开始排满新式银行。鸦片战争虽然开放了通商口岸,但它所带来的商业效果却使英国人和其他外国商人大失所望,他们发现资本对中国内地的渗透并不如想象那样迅速而顺利,强制性的条约特权本身不能把外国制成品直接送到中国人手里,他们必须经由社会活动能力卓越的买办人物之手,通过传统商品流通渠道,才能深入中国市场,他们开始加大投资力度,想方设法接洽上掌权者们,签下利润更为丰厚的国家订单。

一些长袖善舞的中国商人应运而生,穿梭于变革时代里交错横生的种种动机和需求之间,猎取需求缝隙中的暴利机遇,胡雪岩是他们中间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标签: 胡雪岩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银库到底在哪?你想不到!
    曾经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生前精明过人,他的银库设计告诉人们,成为大清首富的那天,胡雪岩就想到了自己终有倒霉的时日。何出此言?银库为证。首先,胡雪岩身为二品顶戴,服黄马褂,自然是显赫一时。但他故居的大门,却没有权贵巨富之家的那种宽阔和气派。据说,
    12-21 胡雪岩
  • 揭秘饥寒中死去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悲剧人生
    中国古代的商人,无论多么长袖善舞,家产过亿,在专制皇权面前,只不过是一片浮云,远如明初的沈万三家族,虽然富可敌国,但却因朱元璋对其财富的猜忌,落得家破人亡。近则是我如今要讲的晚清胡雪岩了。胡雪岩,由于台湾的高阳先生写的同名小说在1990年代
    12-18 胡雪岩
  • 从成功巅峰跌落谷底 清朝首富胡雪岩做错了什么
    “红顶商人”,通常是指拥有官方背景的生意人。他们利用官府给予的支持和赋予的特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跻身富豪俱乐部,成为商海浮沉的弄潮儿。胡雪岩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员。他有哪些成功的秘诀?他的成功能否复制?他为什么又迅速地从成功的
  • 红顶商人胡雪岩简介 清朝首富胡雪岩为何破产?
    很多人多知道胡雪岩是红顶商人,清朝首富,可是很少人知道他最后破产了,这其中又发生了些什么呢?胡雪岩破产于1883年12月初,据当时的《申报》报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雪记钱庄面临资金链断裂险情之时,胡雪岩将自己所囤积的15000包生丝
  • 胡雪岩发迹依靠左宗棠 胡雪岩败亡因得罪李鸿章
    “红顶商人”胡雪岩,这晚清昏暗的天际划过的一颗耀眼流星,他独特的经商才能和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经过著名小说家和文史学者的演绎和渲染,在推波助澜之下终于演化成一个传奇。但在传奇耀眼的光环之下,胡雪岩的神奇发迹究竟依靠什么?而他那扑朔迷离的迅速破
  • 胡雪岩和乔致庸结局是怎样?两人有什么区别
    胡雪岩和乔致庸都是大清国慈禧当权时期的商人,两个人名气都很大。胡雪岩和乔致庸结局是怎样?两人有什么区别?两个人的结局明显不一样,胡雪岩不得善终,乔致庸得了善终。胡雪岩和乔致庸都是大清国慈禧当权时期的商人,两个人名气都很大。当然胡雪岩的名气更
  • 晚清商人胡雪岩有多少钱
    晚清商人胡雪岩有多少钱胡雪岩——作为中国晚清时期富可敌国的著名徽商,他可以说是坐拥万千家财(具体数字大约为三千万两白银)。胡雪岩亦官亦商,不仅在商场上大肆兴办钱庄、药庄,还在政治上帮助左宗棠,创办船政局、赈抚局。另外,还大量的购买军火等军事
  • 红顶商人胡雪岩从成功到失败留下了什么启示
    提起红顶商人,基本上所有人都会想到胡雪岩,为什么?因为胡雪岩不仅是商人,还是官员,他的成功是来自于此,同时,也造成了他晚年的失败!对于后世人来说,我们在学习他成功的基础上,也要有所思考。首先,坚持不懈。胡雪岩是白手起家,甚至没有上过学读过书
    10-28 胡雪岩
  • 盛宣怀设毒计打垮胡雪岩?盛宣怀与胡雪岩之死
    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盛宣怀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创办者,中国近代的轮船、矿山、电报、铁路、纺织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无一不是在他的直接控制或参与下完成的。这也导致了他与当时另一位中国工商巨头、
  • 揭秘大清首富胡雪岩 胡雪岩如何掘到第一桶金?
    从钱庄的跑堂伙计到富可敌国的商人,胡雪岩的兴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个人神话和社会转折所组成。安徽人把胡雪岩作为徽商的代表,浙江人也把胡雪岩作为浙商的佼佼者。安徽绩溪胡里村,山清水秀,一条登源河由东向西绕村而过,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名人辈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