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秘闻:宋江为什么宁可坐牢也不愿上梁山

   2020-08-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梁山是个好地方,有很多好汉曾经向往着能够到那儿去,就像阮氏兄弟说的那样,哪怕是快活一日也好。更有的人想去,只是担心人家不容纳,这就是王伦当政时期。还有的人是早想上山,只是苦于没有人引荐。但是,事物的多样性给了人们认识上的复杂,也给这个世界以

梁山是个好地方,有很多好汉曾经向往着能够到那儿去,就像阮氏兄弟说的那样,哪怕是快活一日也好。更有的人想去,只是担心人家不容纳,这就是王伦当政时期。还有的人是早想上山,只是苦于没有人引荐。但是,事物的多样性给了人们认识上的复杂,也给这个世界以多彩,好汉们有些也曾经不愿意上梁山,尽管他们上山后立刻就会有一个很好的位置,也就是山寨中所说的交椅。比如说宋江,他知道晁盖已经在山上当上了大头领,可是他逃亡却没有上梁山。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他发配江州服刑时,晁盖派出四路人马,苦苦劝他上山,可是他宁可选择坐牢,也不愿意留在梁山。还有武松,第一次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在押解途中是有机会上二龙山的(和梁山一样的山头),但是他也没去。尤其是那个朱仝,他在私放雷横时,很清楚地知道,他是要坐牢的,但是他宁可选择坐牢,也不上梁山。同时他也清楚地知道,晁盖、宋江都在山上,而梁山泊就在身边。还有那个杨志,人家留他在梁山当个头领,他当时不留下也就罢了,毕竟还有一个官复原职的希望在那儿嘛!但是,当他杀了牛二,他仍然选择到官府自首,也就是说,自首最好的结局也就是一个流放,成为一个“贼配军”,可是他还是要这样干。为什么他不像武松一样,留下一个“杀人者杨志”然后上梁山呢?难道说,对于有钱人,监狱真是一个“好地方”吗?

有钱人坐牢是不是很舒服

坐牢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惹上官司后在当地的县、州所设的监狱内等候宣判,相当于在现在的看守所内羁押;二是判决后在流放地的牢城里服刑,一旦国家有事可以作为士兵上阵,相当于现在的劳动改造。这第一种情况,由于封建社会的问案实行的是“有罪推定”,所以,只要因官司到了堂上,就已经成了罪犯,先问,不招供就打,“屈打成招”也是“有效”证据。比如说柴进,因为叔叔的宅院被殷天锡强占,他去后,又和殷天锡发生了争执,李逵一怒之下打死了殷天锡,由此惹上了官司。李逵走了,柴进被捉拿到州衙,知府高廉只问到第三局话就是:“不打如何肯招?牢子下手,加力与我打这厮!”当柴进报出自己是先朝皇室嫡派子孙,有太祖的逝书铁卷,只是放在家里的时候,高廉反而说:“左右腕头加力,好生痛打!”

问完了官司,不管是招还是不招,都要带着枷锁下到牢里,罪行重的带的枷锁重一些,相反就轻一些。如果当庭招供,还要再打“杀威棒”,数量不一,不招供,等下一次开堂再问再打。在这个阶段的时限是六十日,期满判决,定案后再打杀威棒,然后发往发配地。这六十日牢房里的生活,饭食是要自己供应的,不是说牢房里不给饭吃,而是牢房里的饭根本就不够吃或者是没法吃。就像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以后,马上想到的就是:“洒家须吃官司,又没有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同样的,卢俊义坐牢,家产已经被李固霸占,燕青只好要饭给他送到牢里。

判决后到流放地的服刑,称作是牢城。到了这儿,要先打一百杀威棒,这是太祖赵匡胤定下的规矩。赵匡胤为了防止武将像他一样篡位当皇帝,收了武将的兵权,也给了官员一些优待,一般的犯罪不杀就是这种优待的体现。不过,这一百杀威棒在执行起来差别甚大,不用说打一百下,十下二十下打废一个人,五十下打死都不成为问题。所以,在这儿就出现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问题,使上钱,这番杀威棒就免了。既然杀威棒都可以不打,那土牢当然也不用去坐了。牢城相当于现在的劳改,不同的是他们可以成为士兵上阵打仗,所以,和牢城平行的一个单位就是兵营,长官叫做团练使。没有仗打的和平时期,囚徒也可以做一些杂役,比如朱仝,也因为长得好看,就给知府家看孩子。施恩的父亲是个管营,他就可以经常调拨一些囚徒到快活林里去。当然,能够自己独立管辖一些事情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不过,这要具备一定的机缘和条件,比如说林冲之前的那个老军,有可能是服刑时间太长,已经没有了家的联系。

当然,在这种地方有钱和没有钱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比如说宋江,他在江州牢城里使钱像下雨,那日子当然过得惬意,不仅不用吃牢饭出杂役,还可以观景游玩请客交友。表面看来,有钱人坐牢,远离了矛盾的纷争,放下了事务的烦扰,看似像是出了一趟差,或者是出外旅游一趟,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毕竟,再怎么与众不同也是坐牢,“画地为牢”人都不愿意进去站着,何况是真的牢房!别说是坐牢,就一般人的感受,打官司都不是人情所愿。就《水浒传》里的官司来说,大部分都是和钱联系在一起,大大小小的官司,就是多多少少的钱,判决之前,首先拼的是钱。只不过,有钱人觉得“有钱能使鬼推磨”,做事过于任性罢了。尽管如此,任性归任性,打官司却不是他们所愿。尤其是成为罪犯坐牢,总有些世事人情不看好的问题。

首先是没收财产,尤其是官员,就像宋江,老父亲要先把他出籍,就是和他断绝父子关系。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宋江牵涉官司的时候,家庭财产不受牵扯。

其次是尊严,人一旦成了罪犯,也就没有了常人的尊严。就像历史上那个周勃,有人告发他谋反,皇帝把他下狱,看守他的狱吏就来欺凌侮辱他。他出狱后发出感叹,我可是曾经统领过百万大军的人呐!实际上,《水浒传》里的情况也是如此,林冲、宋江都是这样。林冲一时间拿钱慢了一点,那个差拨马上就把他骂了一个狗头淋血;戴宗对宋江说得好,像他们这种“贼配军”,在监狱管理者面前,“轻咳嗽都是罪过”,这些人想弄死他们,“就好比是拍死一只苍蝇”。有钱人虽然不至于到这种地步,但原有的爵位肯定要被剥夺,随之而来的是等级的大降,见了差拨一类的官员就必须跪拜,这种尊严绝对是钱买不来的。尤其是在押解途中,脸上带着一个金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也可以骂上一句“贼配军”!不是说花了钱可以把枷锁除去吗?这也不假,但这是有条件的,在人烟闹市,枷锁是必须戴的,就像林冲,在柴进庄上和洪教头比武,就是带着枷锁。还有在交接过程中,也必须是戴着枷锁,比如说朱仝。用宋江的话说,这是朝廷的法度,坏不得!脸上带着金印,时不时的要戴着枷锁出现在人面前,见着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就要下跪,有谁会愿意当这样的罪犯?

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那番煎熬不是他人所能感受得到。比如说宋江,在江州牢城日子过得是多么的惬意!直接管理监狱的戴宗好像一个小跟班,又有李逵这样心甘情愿为他去死的“保镖”,外面又结识了一大帮江州哥们儿,可真是风光无限。但是,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仍然是“感恨伤怀”,不由得“潸然泪下”,为什么?就是一旦做了罪犯,不但不能光宗耀祖,还会辱没祖宗,连累子孙,“连家中老父和兄弟”也见不得了。正因为对前途彻底丧失了信心,这才酒后不计后果,写下了反诗。最后,即便仅仅是为了钱,谁又会没事拿着钱向那个地方扔?所以说,有钱人坐牢,绝对不会是像换个地方休憩几天那般轻松。

好汉们开始为什么不愿意上梁山

梁山泊大秤分金银,开口皆兄弟,干的是仁义之事,活一个潇潇洒洒,任谁怎么说,肯定要比监狱舒坦很多。但问题是,有的人为什么宁可当囚犯,也不愿意上梁山泊去快活呢?比如说宋江,他对寨主晁盖有恩,晁盖一心想让他上山,不惜放出四路人马把他截住邀他上山,但他就是不上,还说除非是死,否则就得让他去江州。朱仝曾经对晁盖、宋江都有恩情,吴用和雷横前去请他,刚说上山之事,朱仝就说了恼怒的话,“休在此间惹口面不好”。尤其是那个杨志,王伦曾经邀请过他在山上留下,他那个时候不肯,是还有想法要“官复原职”。可是他杀了牛二以后,能不能活命尚且不知,因为他是“累犯”,可是他仍然选择了投案而不去上梁山。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做出这种选择呢?根本原因,就是坐牢是一个人的行为,是有期限的,是让人有指望重返正常社会的一个去处;而上梁山则不同,它会牵扯到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是既无期限又不敢指望能够回归主流社会的行为。

具体说,坐牢吃苦也好,丧失尊严也罢,毕竟是一个人自作自受,对父母的连累只是财物、名声和情感方面的,并不会涉及到人身。就像宋江,事情一旦不那么紧了,弟弟宋清就可以回家了。宋清回家,官府并没有把他缉拿归案,就是这案子弄清楚只是宋江一人所为,与宋清并无瓜葛。而上梁山则不同,全家人甚至全族人都会受牵连,这就是很多将领想投降又犹豫的地方,他们有家。有一些征剿梁山泊的将领,他们损失了朝廷许多兵马,回去肯定是吃官司,罢官坐牢是最轻的处罚,即便这样,他们也不肯投降,原因正在于此。 对于梁山将领,作者一定要交待他有没有家人,有家人的是怎么处理的,就是说这上梁山和一般的吃官司不一样。有两个人看似例外,一个是林冲娘子,另一个是李逵哥哥。实际上,这种看似例外的情况作者也做了解释,林冲娘子已经被林冲写下休书休了;李逵的哥哥领着人前来捉拿李逵,等于说是“大义灭亲”和李逵划清了界限,又有立功表现,是官府不再追究的范畴。

坐牢是有可能回归正常社会的,最常见的是遇到大赦。宋江就是遇到大赦罪过减了一等,所以不用抵命,只判了一个流放。像朱仝这种自身没有命案的罪行,就更轻一些,用他的话说就是,挣扎个“一年半载”,就可以还乡“复为良民”。有的人如果本事大一些,运气好一些,马上就可以当官,就像杨志。而上梁山则不同,这是一种“遇赦不宥”的罪行,不可能再回到主流社会当中来。不是说还有一个招安吗?实际上,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少发生,即便是在《水浒传》书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宋江招安的过程,比他经历过的任何一次事件和战斗都要惊险复杂,并不是哪一个山头随便就可以想让人招安就能招安的。

当然了,《水浒传》当中有几个人毫不犹豫就上了梁山,如雷横,但那是马上面临着死亡,只能是先保命,然后再想办法的事情,和我们以上所说的自己可以做出选择是不同的。

 
标签: 水浒传 梁山 宋江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
    1、潘金莲是北宋的。水浒传的故事是发生在北宋的。 2、楔子(即故事的印子)“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起于仁宗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即公元1058年。终于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其间有段文字“宋江到任以来,将及半
  •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
    1、《水浒传》原著光顾着交待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最后归宿,忘了写恶人高俅、蔡京、童贯等人的结局了。2、不过,又也许不是忘记了写,是故意不写的。因为高俅死得巧,他是赶在北宋灭亡之前病死了,算是善终。《宋史.李若水传》中有提到,高俅在靖康元年(
  • 水浒中梁山第一条好汉为何被政治边缘化?
    梁山上谁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好汉?勿容置疑,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万夫不挡之勇。因受太尉高俅父子的陷害,结果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第一条好汉。其实,在《水浒传》中的所谓“逼上梁山”,说到底有两种“逼”法:一种叫做“被
  • 水浒传中的铁牛李逵究竟是个怎样的好汉?
    但凡明清古典小说里面,不管其出场角色有多少,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憨直的,负责搞笑的,惹人喜爱的角色,作为小说中的调味剂,为小说加上不少的幽默戏份——甚至,专门负责搞笑。这类角色往往性格单纯憨直,粗心胆大,有点笨笨的,心机也不高,甚至完全没有心
  • 水浒传中呼延灼为何要给高太尉写保证书?
    呼延灼是一代名将,当年老祖呼延赞闹革命的时候凭着一把铁鞭,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人称铁鞭王的便是。到了呼延灼这里,本来功夫不亚于老祖,而且排兵布阵更胜于祖辈,可惜见臣当道,无奈只好在汝州分管军事。却说一日呼延灼正在闲坐,忽然上差来宣,原来朝廷
  • 揭秘:《水浒传》中描写的三个中秋惊魂之夜
    今天和大家说说《水浒传》中的中秋故事,也许你会发现施耐庵老夫子居然大动笔墨描写了中秋之夜不一样的几处风景,让人惊叹不已呀。第一个中秋:史家庄血战前的中秋此时的主角乃是梁山第一个出场的好汉,九纹龙史进,使得一条短棒,深受老师禁军教头王进的真传
  • 水浒传中108条好汉唯一当上皇帝的是谁?
    等宋江一走远,李俊立刻和童氏兄弟与约好的费保等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今泰国)的土皇帝。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在这些善终
    12-28 水浒传
  • 揭秘在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要私自把晁盖放了?
    晁盖等七人劫了生辰纲,由于后续问题安排的不当,白胜被捉。白胜熬不过酷刑,经过州尹一诈,就把晁盖供了出来。于是,何涛何观察拿着公文,带着二十几个眼明手快的公人,直接到了郓城县捉人。这个何观察把一行人都藏在客店里,只带着两个跟随来县衙下公文。州
  • 梁山猛将成暹罗国之主 水浒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经典场面:朝廷军队围剿梁山,被智勇兼备的梁山好汉战败,朝廷主将只好从水路落跑。这时,梁山水泊的芦苇荡里就会摇出一条船儿,上有一位悠然自得的好汉,唱着歌儿或是吟着诗儿,没等对方射箭,那好汉就先翻身跃入水中,然后朝廷的船开
  •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反诗,戴宗上梁山与众好汉商议用假书信骗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