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改行成为画家的奇人 齐白石因雕花学画

   2020-08-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不少著名画家并不是一开始就画画的,有的职业甚至和艺术创作完全不沾边儿,可是,他们半路出家,勤学苦练,终成一流大师……那一年,他在太行山当强盗,遇上了平素极为倾慕的画者李唐,果断拜师,勤学苦练,后来进入南宋宫廷画院,成为魁首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不少著名画家并不是一开始就画画的,有的职业甚至和艺术创作完全不沾边儿,可是,他们半路出家,勤学苦练,终成一流大师……

那一年,他在太行山当强盗,遇上了平素极为倾慕的画者李唐,果断拜师,勤学苦练,后来进入南宋宫廷画院,成为魁首,他是萧照。

北宋末年,北方边境狼烟四起、战马嘶鸣,宋朝的“艺术皇帝”赵佶被金人俘获并囚于井中“坐井观天”,慌忙中继位的高宗赵构决定迁都临安(现杭州),宫廷画师李唐也收拾行装狼狈向南逃窜。

这一天,李唐数人行至太行山区一个僻静处,忽然跃出一支人马,为首一员彪形大汉正是太行山草寇头目萧照,手提车轮大斧高呼“此山是我开!”。李唐滚鞍落马,慌忙将所带辎重如数奉上,萧照一一细查,除了画具以及数幅画作,并无金银珠宝,失望之余,信手打开一幅画,正是李唐的名作《万壑松风图》。但见万松千壑、高岭飞泉,远山空灵俊丽,清泉奔涌。萧照看罢,伏地便拜,自幼蕴含在体内的艺术细胞迅速分裂,执意随李唐拜师学艺。李唐无奈,收下徒弟,萧照放火烧毁了栖身的洞窟,遣散了众喽罗,牵马挑担随师傅南下临安。

到达临安,萧照悬梁刺股、潜心学艺,艺术造诣突飞猛进,大有“青出于蓝”之势,后来被补入南宋画院为待诏,又补迪功郎,赐金带。宋高宗曾给他的画《山水小景》题:“白云断处斜阳转,几曲青山照画屏”的诗名。

萧照的传世名作《山腰楼观图》,整个画面伟峰半壁峭立,山间藏一古刹,树木葱茏,江水曲环,孤舟泊岸,远处山树苍茫离迷,澄江似练,既溶入北方云山的雄厚,又写出了南国水乡的清雅,寄托主人身在异秀的故乡大好河山的无限眷念,以淡墨浓笔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尽情地倾注于画中,反映了画家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意境,真乃艺术极品,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仰视巨作,谁又能想到艺术巨匠是曾经的剪径强人?

那些年,他奔波仕途却仅为小吏,又受累入狱数载,50岁以后才正式拜师学画,70岁算是学会画画儿了,80岁时画出了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在绘画史上独树一帜,被尊为“元四家”之首,他是黄公望。

黄公望青年时代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有着热切的参政欲望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在政治上一展身手,干一番大事业。但在元朝初期,原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地位最低,几乎毫无政治权力可言。出身南人的黄公望虽自幼享有才名,却一直没能步入官场,直到二十三四岁才谋到一个小书吏的差使,没干多久又不干了,此后直到中年才被举荐在元大都当书吏,后因上司张闾贪污案被牵连诬陷下狱。

黄公望出狱时已经年近五十岁,他放弃做官的念头,隐居江湖,寄情于山水,后加入全真教,取字号“大痴道人”以自愚,隐居在常熟小山头,常往来杭州、松江、虞山(常熟)等地,以讲道算命谋生糊口。黄公望正式作画大概从五十岁起,因他自幼“习神童科……旁晓诸艺”,后又长期担任书吏,有很厚的书法功底,加之得到画坛领袖赵孟的指点,所以画艺猛进,到62岁画名大振,可算是大器晚成。现今传世的黄公望山水画作品,多是他在70岁以后所作,但追求神采、气韵,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不重形似,笔法简练精到,笔意深远苍茫,峰峦浑厚,气势雄秀。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七十九岁高龄时开始创作的。这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的长卷,是他生活在富阳,又以富春江为题材推出的力作。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千丘万壑,越出越奇,重峦迭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谢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后倾注了大约七年的心血,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展开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

那一天,他在市集上见一熔金者,所熔金器都是他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内心怅然若失,改学书画,最后成为“浙派”领袖、明代“画手第一”,他是戴进。

戴进的父亲戴景祥是一位职业画家,或许是少年叛逆,戴进却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选择做一名锻造金银首饰的工匠。他的手艺精巧绝伦,锻制的金银首饰和其他工艺品如人物、花鸟、钗花等,均精巧绝伦,技艺精湛,销售价值超过一般锻工制品的一倍,别的工匠都甘拜下风,戴进也很自豪,希望自己能凭此技艺开创一番事业。

后来发生一件事却令他彻底放弃了这门行当:有一天,他去市集上买东西,无意间走进一个熔金铺,发现所熔的金器都是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顿时心中无比失落,回来他对人说:“我为制作这些东西耗尽了心血,哪里仅仅为了换饭吃呢?心想借首饰使我的名字不朽啊。如今他们销毁我制造的首饰一点不爱惜,这种手艺不值得再做下去了。今后我将干什么工作才行呢?”人们对他说:“你那巧妙的技术放在金银首饰上,首饰只供世人把玩及小孩妇女装饰而已。他们只沉溺于首饰的辉煌光亮,哪里了解制作人的辛苦?你若能把手艺移以素绢上作画,这样一定能流传下去的。”戴进听了很高兴,就改学画画。

由于天资聪颖、刻苦练习,加上一定的家学渊源,改作画画后,戴进很快就能以卖画为生,年纪轻轻就很有影响。宣德间(1426—1435)以画供奉内廷,官直仁殿待诏。后因遭谗言被放归,浪迹江湖。戴进的作品在明代中期被大众认为是经典艺术,在明中叶宫廷内外特别是江浙地区影响极大,成为明代前期画坛主流,其画风风靡于当时,形成独具特色的流派,画史称作“浙派”,戴进作为“浙派”创始人,很受人们的重视和赞誉。大家耳熟能详的清代散文名篇毛先舒的《戴进传》,开篇就是“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而他留下的许多国画精品与他的名字一起,永远在中国美术上史熠熠生辉。

那时候,他家里一贫如洗,为了学门手艺,拜师学粗木作,但由于力气小、地位低,后改学小器作,然后,由于小器作的雕花工艺需要美术,于是他一边做雕花工艺一边学美术,最后,他成了画坛巨匠,他是齐白石。

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的贫困家家,少年时体弱多病,只读了半年书就不得不辍学帮家里干农活,上山砍柴、放牛。他父亲见齐白石体弱力小,难学田里农活,决定让他学一门手艺。他15岁时拜粗木作齐仙佑为师,齐仙佑嫌他力气小扛不动大檩条,三个月后把他退回家。他接着再拜另一个粗木作齐长龄为师。有一次他随师傅做工归来,遇三个专门作雕花木器的细木作,师傅恭敬让路并问好,还对他说:“做大器作的人,不敢和做小器作者平起平坐。不是聪明人,是一辈子也学不成细木作的。”齐白石心中不服,暗下决心改学小器作。经齐长龄推荐,他16岁时转拜雕花木匠周之美为师,学小器作。身怀绝技的周之美对这位徒弟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把全部雕花技艺都教给了他,齐白石从此开始了雕花木匠的生涯。

由于他干活勤快、刀法娴熟、善于创新,他的手艺渐渐超过了师傅周之美,成为当地有名的“芝木匠”。有一次他在一个姓蔡的书香人家做雕花木活时,借到一部乾隆年间刻印的彩色《芥子园画谱》,就用了半年时间,在油灯下用薄竹纸勾影,染上色,钉成十六本。从此,他做雕花木活,便以画谱为据,为雕花做各种各样的新样式,他的雕花技艺飞跃到了一个新的境地。

27岁的齐白石开始绘画生涯,先后从萧乡、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人学画。从陈作埚读书,从王湘绮攻读诗文,拜湘潭纸札匠出身的画家萧传为师,学画像。后又经萧介绍认识另一画像师文少可,并得其指教。翌年,拜湘潭名士胡自倬、陈作埙为师,跟胡自倬学画工笔花鸟草虫,跟陈作埙学诗文。他从此以画像、画中堂以及女眷用的帐檐、袖套、鞋样等维持生活,不再做木匠而成为专门画匠。

自宋以来,历代不知有多少人画花鸟草虫,但是一直到齐白石,才让花鸟草虫生机蓬勃地活起来,仿佛不只主宰自已的生命,也成为人类生命现象的代言人。从这点来说,就可知他“一代宗匠”的美誉绝非虚诳。齐白石结合文人画的笔墨功底与民间美术的情趣,开创了文人画转向大众化的新局面,造就了乡土气息非常浓郁、充满无限生机的艺术风格。

 
标签: 齐白石 画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齐白石传奇的婚姻 被戏说为“最励志北漂故事”
    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他的婚姻无比传奇。早在12岁通过拜堂娶得“童养媳”身份的陈春君,直到齐白石19岁两人才同房,与她先后育有子女5人。1903年至1909年,先后五出五归,去了陕西、江西、广东、广西等地,曾经受邀去
  • 齐白石大师的卖画的规矩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
    卖画例不是润格,不是笔单,而是卖画的条例,实则卖画的规矩也。齐白石自定了这么个规矩,一条一条写出来,清清楚楚,张贴示众,这就是卖画例。卖画例不是润格,不是笔单,而是卖画的条例,实则卖画的规矩也。齐白石自定了这么个规矩,一条一条写出来,清清楚
    09-15 齐白石
  • 李香兰的第一任丈夫野口勇 曾随齐白石学水墨画
    日裔美国人野口勇(Isamu Noguchi,1904-1988年)是20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也是最早尝试将雕塑和景观设计结合的人。野口勇曾说;“我喜欢想像把园林当作空间的雕塑。”他一生都致力于用雕塑的方法塑造室外的土地!野口勇1904
    07-30 齐白石
  • 齐白石面对日军侵略以死相搏 作画写诗讨伐抗争
    55岁的齐白石曾想“以画养家”,但其画作很少有人赏识,愿望一直难以实现。幸运的是,他碰到了贵人陈师曾,陈师曾将其画作带到日本,受到日本人高度赞扬和追捧,展出的作品均以高价被抢购一空,故齐白石对日本同仁十分友好。日军侵华后,齐白石决心不做汉奸
    07-28 齐白石
  • 大画家齐白石轶事 大量收购冒充自己的假画
    齐白石成名后,仿制他的假画,到处出现。这事要是搁在一般人身上,肯定大发雷霆,齐白石却温文尔雅,竭尽全能收购自己的假画。梅兰芳有个朋友花二百两银子买到一幅署名“齐白石”的《春耕图》,高兴得不得了,认为人和牛都栩栩如生,肯定是一幅真品。某日,梅
  • 大画家张大千齐白石为何也会请人“代笔”
    中国传统字画造假之风由来已久,曾经历数次作伪高潮,时至今日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历代书画名家高手有意无意地参与其中,对艺术品市场发展也产生了十分的消极影响。引得不少鉴藏家和爱好者愤然抱怨:“如今的收藏界是玩一行,糟蹋一行。”前些年我曾于报端撰文
  • 石涛齐白石书画成就如何 怎样评价
    石涛和齐白石并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之所以相提并论是因为他们两个人在书画上的成就都非常高。那么石涛齐白石书画成就各自到什么程度呢?齐白石书画石涛的出生日期是1641年,卒于1707年,是广西桂林人。石涛是明藩靖江王的后裔,是明清时期最有创始性
    06-24 齐白石
  • 齐白石是怎样逆袭成大师的 齐白石也很迷信?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在湖南湘石铺杏子坞。他是家里的长子,派名纯芝,号渭清,又号兰亭。1889年,他又取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世人最为熟知的是齐白石这个名字。除此之外,齐白石还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
  • 大画家张大千齐白石为何也会请人“代笔”?
    中国传统字画造假之风由来已久,曾经历数次作伪高潮,时至今日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历代书画名家高手有意无意地参与其中,对艺术品市场发展也产生了十分的消极影响。引得不少鉴藏家和爱好者愤然抱怨:“如今的收藏界是玩一行,糟蹋一行。”前些年我曾于报端撰文
  • 史上最牛北漂齐白石 57岁抛家舍业独闯京城
    现在,很多青年人关注齐白石,并把他作为一个成功的典型。从木匠到巨匠,可以说是一个飞跃。齐白石从当时社会地位极低的民间手艺人成长为一代艺术大师,这个飞跃的确让人羡慕。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很有压力,当初齐白石57岁到北京来打拼,人生地不熟,抛家
    05-13 齐白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