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莫敢相争的神话!用兵如神的常胜将军韩信

   2020-10-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元前206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率领大军翻越秦岭,袭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大幕。此后,韩信平定三秦,北上破赵国、灭代国、收服燕国,东下齐国,直到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大战、歼灭楚军,兵锋指处,所

公元前206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率领大军翻越秦岭,袭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大幕。此后,韩信平定三秦,北上破赵国、灭代国、收服燕国,东下齐国,直到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大战、歼灭楚军,兵锋指处,所向披靡,无一败绩。

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刘邦建立西汉后。与韩信有过一场关于军事才能的著名谈话。刘邦问:“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指挥十万兵马。”刘邦再问:“那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这看似夸口,事实的确如此。从历史记载看,他是一个很有组织才能、善于带兵的将领,是古代杰出的军事家。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也仗剑从军,投身项梁的队伍。项梁战死后,又追随项羽,但始终没有受到重用,只是充当一名小军官。他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都没有被采用。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刘邦。开始时也没有被刘邦赏识,只做了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萧何与韩信多次长谈后,十分器重他的才干,向刘邦推荐,但没有得到刘邦的回应。这种局面让韩信很失望,一天晚上,不辞而别,箫何听说后,来不及向刘邦打招呼,就趁着月夜亲自追赶韩信,演绎了一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佳话。

萧何认为韩信有大将之才,他建议刘邦要想夺得天下,非重用韩信不可。在萧何的一再坚持下,刘邦择定吉日,在广场设置高坛,正式拜韩信为将。然后,刘邦问韩信有何定国安邦的良策,韩信在客现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后,提出了“先定关中,后图项羽”的战略方针。一席话说得刘邦大喜过望,相见恨晚,言听计从。

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大张旗鼓地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以迷惑驻守关中的雍王章邯。自己却率军悄悄沿南郑(今陕西汉中东)故道翻越秦岭,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不仅取得了对项羽的初战胜利,还使刘邦有了稳定的后方恨据地。

公元前205年,原来投降刘邦的魏王豹背叛刘邦投奔项羽,使刘邦的腹背受到威胁。刘邦劝降不成后,决定武力征服。八月,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征讨魏国。魏王采取坚守政策,在黄河东岸聚集大量兵力把守,又封锁了渡河的关口临晋关(在黄河西岸)。韩信将计就计,集中大批战般在此佯渡,主力却埋伏在临晋上游的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趁魏兵注意力集中在临晋的机会,用木瓮偷偷渡河,迂回到魏军后方,袭取了魏的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北),活捉了魏王豹,灭亡了魏国。这次灭魏之战,不仅解除了刘邦的侧背威胁,而且为汉军东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204年九月,刘邦、韩信率领部队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关(今河北井陉西北),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韩信一方面派遣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红旗,从小道出发,乘夜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并吩咐他们趁赵军出营追击汉军的机会,进入赵背,将赵军的旗帜完全拔掉,换上汉军的红旗。另一方面派遣一万人出井陉关,背靠河水摆好阵势。赵军望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退,都讥笑韩信不懂兵法。战斗一开始,汉军佯败,把军旗战鼓等行军物资扔的满地都是。赵军守营士兵禁不住战利品的诱惑,都出营追击,争抢物资,得意忘形。这时预先埋伏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汉军退到河边,无路可退,英勇无比,人人拼死作战。赵军一时不能获胜,打算收兵回营。却见营中遍是汉军红旗,大惊失色,认为汉军已经把赵王及其将领全部俘虏了,于是阵势大乱,四散奔走逃亡。韩信趁势反击,全歼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次背水一战,韩信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式,激励将士以一当十,再加上运用拔旗易帜的计策,以少胜多,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又用重兵急袭的办法攻破了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楚将龙且急领二十万人马来救援,与败退的齐军会师于高密(今山东高密)。然后与汉军隔潍水对峙。韩信秘密派人用一万多个沙袋,乘暗夜在上游把潍水堵住。天明后派部分军队渡过潍水,在侧后方攻击楚军,然后假装打败,把部队撤了回来。龙且果然中计,商兴的说:”我就知道韩信胆子很小。”于是率主力渡过潍水迫击。待楚军渡至中流时,韩信命令士兵撤去上游堵水的沙袋,河水汹涌直下,楚军大半被水淹死。汉军趁机攻击,龙且被杀。没来得及渡水的齐楚联军四处逃跑。韩信趁势挥军追歼逃敌,俘虏齐王田广,全部平定了齐地。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四十万各路大军。韩信采用十面埋伏的战略战术,把十万楚军层层围在中间。入夜,韩信又让汉军将士在楚军曹地的四周唱起楚地民歌,终于使楚军将士丧失斗志,除项羽等少数人逃脱外,其余被汉军一举聚歼。项羽突围后,见大势已去,在乌托边自刎身亡。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曾有人评论说:“汉朝之所以能够得天下。主要是韩信的功劳。”刘邦对韩信这种“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才能也是敬佩不己,自叹不如。

二、忍胯下之辱,成容人美名

韩信从小丧父,家境贫寒,在苦难中长大。但他人穷志不短,经常佩戴一把宝剑,刻苦练功,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所作为。后来他母亲也不幸去世,家中无以为生,就离开家乡,四处飘泊。由于他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既不能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的才能,也就只好是常常依靠别人周济来糊口度日了。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实在饿的不行,就到一条河边钓鱼充饥。一个在河边漂洗丝絮的老妇人,见韩信衣衫槛楼,形容憔悴,很可怜他,就主动把自己带的食物分给韩信吃,一连几十天,直到漂洗完毕。天天如此,韩信很受感动,对老妇人说:“将来我一定会重重的报答您。”老妇人却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你自己不觉得难受么?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吃的,难道希图你的报答?”韩信听了羞愧难当,发誓一定要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来。后来,韩信做了楚王,重回楚地,特地找到这位漂母,送给她千两黄金作为赠饭的回报(另有一个说法是,漂母已经去世,只好把千两黄金投到了当初蹭饭的河里。但不管是哪种结果,都体现了韩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心态)。

韩信当时不仅贫困潦倒,还要受当地恶少的欺辱。一次,一群恶少在淮阴城中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人叉开双腿挡在面前挑衅地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我知道你胆子小得很。如果你真有本事的话,就用你的剑杀了我;如果不敢,你就从我的裤档下钻过去吧。”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深知只要稍一冲动,动起手来,就会立刻有人把自己抓起来,甚至惹上杀身之祸,自己的满腹韬略和远大抱负也将付之东流。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恶少的裤档下钻了过去,若无其事的起身,拍了拍手,走开。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小鬼。后来,人们就把能忍“胯下之辱”作为具有韬略、忍辱负重、成就大业的比喻。韩信封王回到楚地后,也把这个曾经侮辱自己的人找了出来,封他做中尉,并且对自己手下的将士说:“他当初敢侮辱我让我杀他,也算是位壮士了,难道我当年真的不能杀了他吗?我只是想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虽有自夸之嫌,但气度却也是常人所达不到的。

虽然韩信在政治上缺乏眼光,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后发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的千古之叹,被吕后设计杀害。但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韩信深通兵略计谋,运用自如,多次以弱胜强,建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战绩,在中华大地上受到了后人广泛的敬重。

 
标签: 韩信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后为何没有杀羞辱他的无赖?
    很多人读过史记,都知道胯下之辱的故事,据说:韩信少年的时候,经常挎着宝剑在界面上溜达。有个恶少借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
    12-30 汉朝韩信
  • 一代名将韩信 为什么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
    12-30 韩信
  • 建国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雉为何要除掉大将韩信
    说起韩信这个人,很多人都为其感到惋惜,更深深觉得刘邦是一个卑鄙小人。其实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韩信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但也是一个政治上的低能儿,这一点后来的岳飞与其很相似。汉朝建立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后就先后对韩信下了手,而且一个比一个狠。
  • 蒯通为何总是劝说韩信及早背叛刘邦另投明主?
    韩信虽然聪明一世,但何方敢说他没有犯过错误呢。身外大将军的韩信,手下肯定会有很多谋士团,替他出谋划策。在《史记》中,就提到了蒯通,这个人虽然只出场了两次,但是两次对韩信的一生都很重要。第一次出场,是在燕国降服之后,刘邦命令韩信去攻打齐国的时
    12-30 刘邦韩信
  • 有趣的猜想 韩信穿越到三国会是什么样子?
    他追随谁最好?或者可否自立为王?以他的能力和性格能做到什么位置?最后的下场会怎样?下面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对韩信人物全属性剖析。1.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生与死都因为萧何,如成语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前者救了他,后者
    12-29 三国韩信
  • 寇骞是谁 寇骞被韩信杀了吗 寇骞是怎么死的?
    电视剧《楚汉传奇》第50集中,韩信被刘邦封为了大将军,便开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显示自己的威力。毕竟,大家都对韩信做大将军很不服气,纵然韩信的话让大家心服口服,但是大家还会不爽的。而这是,刚好寇骞犯了罪,韩信要杀了寇骞,那么,寇骞真的被韩信杀
    12-29 韩信
  • 揭秘刘邦夫人吕后为何一定要杀掉功臣韩信?
    汉朝大将韩信墓前的祠堂有一副对联,文仅十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韩信戎马一生,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为汉室打下江山,功勋显著。然而韩信能与汉室结缘,皆源于一知己
  • “汉初三杰”为何仅韩信惨死?是韩信居功自傲吗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
    12-27 韩信
  •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
    12-26 萧何韩信
  • 为何刘邦当上皇帝 第一个收拾的是韩信
    刘邦称帝功劳最大应该有三个人: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其他两个人都善终,而韩信却惨死,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韩信成为刘邦要收拾的第一个对象在早前就已经埋下祸端,刘邦准备跟项羽平分天下,着手准备西归的时候,张
    12-25 刘邦韩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