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努尔哈赤更勇猛的皇太极的真实名字是什么

   2020-11-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他长得比努尔哈赤更高大、更魁梧,能披重甲、开硬弓,臂力过人,武勇出众,行军打仗,纵马驰射,从不疲倦。据清代雍正年间进士阮葵生所著《茶余客话》卷一《清帝甲弓》所记,沈阳实胜寺收藏有一副努尔哈赤生前所穿用的甲胄,几个人都举不起来。该处也同样收藏

他长得比努尔哈赤更高大、更魁梧,能披重甲、开硬弓,臂力过人,武勇出众,行军打仗,纵马驰射,从不疲倦。据清代雍正年间进士阮葵生所著《茶余客话》卷一《清帝甲弓》所记,沈阳实胜寺收藏有一副努尔哈赤生前所穿用的甲胄,几个人都举不起来。该处也同样收藏着一张皇太极用过的弓,矢长四尺余,大块头壮汉尚难以开弓,而皇太极当年却运用自如。凭着这张弓,皇太极曾在一次围猎中,连续发矢,多有矢箭洞贯两只黄羊,足见臂力惊人。

当然,武勇只是一方面,其性格沉猜,除了继承了努尔哈赤爱打仗、善打仗的基因外,还懂政治,做事讲究策略,注重于收拢人心。据说,他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很懂事了,接触过的事物,“一听不忘,一见即识”。到了七岁,努尔哈赤便“委以家政,不烦指示,即能赞理”(《清太宗实录》卷一),显示出强大的独立处事能力,努尔哈赤也因此对他“爱如心肝”。(《满文老档》,太祖卷三)

随着年纪长大,跟着父汗屡战沙场,开疆扩土,见识更高,视野更广,眼量更远。他对于努尔哈赤那“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的奴隶制政策很是看不惯,轮到他上台了,便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针,强调满洲、蒙古、汉人之间的关系“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他的做法是: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善待逃人,放宽惩治,让大量汉族奴隶得到“民户”地位,成为后金政权下的个体农民。

为了使百姓能“专勤南亩,以重本务”,他宣布,凡有妨农务的工程,一律不复兴筑,一切都要以保护人民生产为出发。后金改大清,也始自于他。从严格意义来说,皇太极应该是大清王朝的开国君主。

皇太极——这个名字显得大气、恢宏,有帝王气象。而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称号。关于皇太极本人的名字,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叫阿巴海(又作阿渤海),一说是叫黑还勃烈。“阿巴海”(Abakhai)之说,源于俄罗斯汉学家G.V.戈尔斯基,其可能是将皇太极的年号Abkai sure误解为名字了,不怎么靠谱。黑还勃烈一名则比较接近历史原貌, 因为“黑还”就是“黄”字汉语音的切读, 而“勃烈”则是蒙语中“苍狼”的意思。

根据女真学、满学、蒙古学专家金启琮先生笺示,努尔哈赤的满文原义为“野猪皮”,舒尔哈齐为“小野猪皮”,雅尔哈齐为“豹皮”,而多尔衮为“獾”,所以皇太极为“苍狼”最为合理。“皇太极”中的“太极”,原为蒙语中的“台吉”,即“王子”的意思,所以在清初汉语典籍中, 皇太极的名字也被记载为“黄台吉”。即“黑还”(汉语读音 “黄”)小王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