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治国仅凭二个字 康熙乾隆绝对做不到

   2020-04-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康熙帝一生政绩显著,一代明君开创了大清的盛世。晚年的康熙主要精力都用在调和皇子争储上,而“太平盛世”之下,却滋生了政宽事省的思想,由此在朝野内外的官僚队伍中,虚诈、迎合、粉饰、浮夸等腐败之风严重泛滥。这种官场风气严重威胁着“盛世”的存亡,于

康熙帝一生政绩显著,一代明君开创了大清的盛世。晚年的康熙主要精力都用在调和皇子争储上,而“太平盛世”之下,却滋生了政宽事省的思想,由此在朝野内外的官僚队伍中,虚诈、迎合、粉饰、浮夸等腐败之风严重泛滥。

这种官场风气严重威胁着“盛世”的存亡,于是,惩治腐败、整顿官场吏治的重担就落到了雍正帝的肩上。

在清朝的额官场上,流行这样一种陋习,各省文武官员刚刚到任时,几乎都是极力地表明当地的吏治如何糟糕,等过了几个月,就一定奏报说,通过雷厉风行的整顿,情况已经好转,以此显示自己的才干和政绩。

对于此类奏报,雍正毫不客气地指出:“只可信一半”。对大臣奏折中的浮夸成分,雍正都会进行尖锐的批评。浮夸粉饰,在有关雨雪水旱农业收成的奏章中问题尤其突出。对此类失真奏报,雍正每每透过夸夸其谈的文字游戏挤出其中的水份。

雍正二年,河南巡抚石文焯奏报说,全身各州县的蝗虫灾害已经扑灭十之八九。雍正通过查问河南的其他官员,察觉到石文焯的奏报不是实情,于是尖锐的批评石文焯说:如果不是你在欺骗皇上,就是你本人被下属欺骗了。

为了断绝官场上的上下欺瞒互骗,雍正帝反复提醒内外大员,凡事要躬亲办理,不可轻信属员。

在康熙晚年,朝中大员的官僚习气已经相当严重,对皇帝指令商议的事件,文武大臣们往往一味附和,很难看到直言详议、据理力争的场面。雍正即位不久就颁发谕旨,严厉整顿此风。

为彻底改变这种习气,雍正帝将议事大臣分为三班,凡遇应议之事,分头酌议,每人都拿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如果所议意见一致,就照这一意见定稿启奏;若是意见不一致,则由诸位大臣另行商议。

雍正帝试图建立一种分班议事制度,让议者必有所言,不得不言,从而使投机者失去附和的机会。善于搞迎合把戏的朝臣,在雍正帝那里往往自讨没趣。

对于朝臣奏折中肉麻的称颂和不着边际的套话,雍正帝十分反感,每有这类奏折送到面前,必遭严厉痛斥。

借用好年景来称赞皇上的圣德,是乖巧臣工的又一迎合花样,雍正帝再三告诫内外百官不要做迎合虚文。在中国古代社会,大臣自称“庸陋”、“愚昧”往往被看做是谦恭的美德,雍正却认为这是官员虚伪不实,推卸责任的搪塞之词。

看到雍正帝严惩贪污受贿的官员,有人为了迎合皇上,故作廉洁姿态,竟连正常的俸禄工资也不要了,想以此换取美名再升高官。对此,雍正很不以为然。他指出:凡事有个度,哪有饿着肚子办差的道理,只要不欺不隐,不在分外谋财贪利,就是好官,沽名钓誉,乃居官之大患。

实心任事,是雍正帝对内外百官的根本要求。雍正三年,在给江苏巡抚张楷的一条谕旨中,雍正谈到:为官者要有所作为,唯以实心行实政,重公忘私,将国事如身事办理。对安徽按察使祖秉圭的一件谢恩折,雍正更是直言训导,要他做实在好官。

除此之外,雍正还未文武百官树立起了“公忠诚勤,实心任事”的楷模。他所赏识的几位重臣,如田文镜、鄂尔泰、李卫等,都是以直言不讳、据实办事而得到特殊的信任和格外擢用的。

田文镜受宠而不迎合,凡事直言,很被雍正看重。深得雍正信任的浙江总督李卫,以严猛著称,他不苟同于官场积习,勇于任事,不徇私情,不避权贵,得罪了不少大官。这些被得罪的人联名向雍正告状,雍正却说李卫是刚正之人,他操守廉洁,实心任事。

从雍正帝在很多奏折的批语上,我们可以发现,“实心”在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极高,可以说,雍正的的确确是一个实在人,从被他赏识的重臣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雍正着手提倡务实的良苦用心。也可以这么说,雍正治国别无他法,惟有“务实”这一不二法门。

 
标签: 康熙 乾隆 雍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康熙几岁登基 清朝康熙皇帝几岁登基
    康熙几岁登基 清朝康熙皇帝几岁登基
    1、康熙八岁当上皇帝,但是由于年纪太小,当时的康熙只能算是一个小孩子,尽管天资聪颖,也确实没有能力来治理国家,所以,此时只有八岁的康熙,只能算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更多的决策和治理国家的决定,主要还是由王爷和当时的权贵大臣们来制定,或者是他们
  • 康熙怎么当上皇帝的 康熙如何当上皇帝的
    康熙怎么当上皇帝的 康熙如何当上皇帝的
    1、是因为孝庄听了一个外国人的缘故。 2、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患了当时的时疫天花,卧床不起,后事的安排已刻不容缓,最重要的是选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大统。当时,顺治帝想立二皇子福全,而顺治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则听取了钦天监监正、德国传教
  • 康熙有几个儿子 康熙有几个孩子
    康熙有几个儿子 康熙有几个孩子
    1、康熙共有35个儿子。2、分别是承瑞、承祜、承庆、赛音察浑、胤褆、长华、胤礽、长生、万黼、胤祉 、胤禛、胤祺、胤祚、胤佑、胤禩、胤禟、胤禌、胤祹、胤祥、胤禵、胤禨、胤禑、胤禄、胤礼、胤衸、胤禝、胤祎、胤禧、胤祜、胤祁、胤秘、胤禐。
  •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
    1、8岁登基,14岁亲政,69岁去世,在位时间61年,是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2、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
  •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有哪些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
    1、康熙与孝庄并不能在活着的时候知道谥号。 2、容妃、蓝齐儿、宝日龙梅、魏承谟、魏东亭是虚构。 3、容妃:容妃为乾隆妃,史上第一个回族妃子,乾隆十分喜爱她,每次有进贡哈密瓜,容妃得一等花皮回子瓜,而其他妃子只得二等青皮瓜。她可能是香妃的真身
  •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对吗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
    1、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2、蒲松龄生于1640年6月5日,去世于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
  • 康熙接下去的皇帝是谁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哪一位
    康熙接下去的皇帝是谁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哪一位
    1、康熙帝的下一任皇帝是雍正帝。2、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谁 谁是康熙后面的皇帝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谁 谁是康熙后面的皇帝
    1、康熙的后面的皇帝是雍正,姓名为爱新觉罗·胤禛。2、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
  • 康熙年间铜钱值多少钱?
    现在康熙年间的一枚铜钱大概三四百左右。铜钱的价格不会太贵,具体价值也要看产地和品相。背“福”,“南”,“广”,“台”,“漳”比较值钱。
    03-16
  •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康熙帝是如何智擒鳌拜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权臣,是皇权时代的特有品种。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权臣这种人物,因为个人的政治权力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有限的,随时可以被收回,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持续膨胀地长期掌握政治权力。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常常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