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破70余城的大将乐毅为何在灭齐之际从燕国出逃

   2020-03-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春秋战国时代,华夏大地分成了好多的国家,国君是数不胜数,这里面有明君也有昏君,当然也出了不少奇葩的君主,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特别会强词夺理的国君,燕惠王。当年因为种种原因吧,齐国把燕国狠狠的欺负了一把,之后继位的燕昭王发誓要报仇雪恨,就开始

春秋战国时代,华夏大地分成了好多的国家,国君是数不胜数,这里面有明君也有昏君,当然也出了不少奇葩的君主,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特别会强词夺理的国君,燕惠王。

当年因为种种原因吧,齐国把燕国狠狠的欺负了一把,之后继位的燕昭王发誓要报仇雪恨,就开始广招天下人才。当时有一个叫乐毅的人来到了燕国,在得知他是天下奇才之后,燕昭王拜他为客卿,而后又让他全权负责燕国的复仇行动。乐毅没有让燕昭王失望,在振兴燕国之后,他又联合了赵魏韩楚四个国家,然后带着五国联军打败了齐国。

那次齐国输的非常惨,全国的七十多多座城池被沦陷了,只剩下了即墨和莒城还在坚持。为了彻底的征服齐国民心,乐毅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那时候燕昭王去世了,他的儿子继位就是燕惠王。

这时候即墨的守将田单实施了反间计,他派人在燕国放出风声,说乐毅之所以不攻打那两座城,是想收买民心,为自己将来做齐王做准备。那燕惠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不太喜欢乐毅,所以他很配合的就派骑劫去取代乐毅。乐毅估摸自己回国之后,不会有好结果,就逃到了赵国,而后田单再次用计大败骑劫,还趁机收复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

这会燕惠王难受了,一方面后悔气走乐毅,把到嘴里的齐国城池吐了出去,另一方面也害怕乐毅会带赵军来报复燕国。思来想去,他就给乐毅写了一封信,让我们来好好欣赏一下。

乐将军,当年我父亲十分的相信您,把整个燕国托付给将军。您做的也不错,替我们燕国打败了齐国,而后名震天下,这件事情我是一直牢记在心。后来先王去世了,我刚刚登基,好多事情都没处理好,就被身边的人给糊弄了。

关于让骑劫代替将军,我想解释一下,其实我那会是觉得您打了那么长时间的仗,实在太辛苦了,就想让您回国好好休息一下,顺便帮助我处理国家大事。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给将军说了闲话,让您误以为我对您有成见,这才抛弃了燕国,去了赵国。

将军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做这件事情,这我十分理解,但是您有没有想过,您这么做,对得起先王对您的知遇之恩吗?请将军三思。

接到这样一封信后,乐毅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就给燕惠王写了一封著名的书信,史称《报燕惠王书》,通过了很委婉的方式,表示自己一直不敢忘记燕昭王的好处,只是你燕惠王做的太过分了,让我害怕了,才我才这么做。只要您以后好好的,咱们还能常来往。

燕惠王看到信之后,明白乐毅是不可能为自己所用了,可也不能得罪,就一直和乐毅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还封乐毅的儿子乐间为昌国君,对乐毅的同族人乐乘也比较重视。

许多年以后,有一次燕惠王想出兵攻打赵国,他就征求乐间的意见。乐间的态度很明确,赵国人向来是骁勇善战,想在他身上占便宜,不太容易。可燕惠王根本没听他的,还是发兵攻打了赵国,结果不出乐间所料,赵国大将廉颇打败了燕军,那乐乘也成了俘虏。这让燕惠王十分恼火,可让他更恼火的是,这个事情之后,乐间觉得他不是个值得伺候的君主,也投奔了赵国。

这会燕惠王又后悔了,他依旧给乐间送去了一封信,为自己的行为做辩解,希望乐间能回来帮自己。咱们还是欣赏一下这封信。

乐兄弟啊,当初商纣在世的时候,有个叫箕子的虽然不受重用,可他经常的直言进谏,希望纣王能听进去自己的话。当时还有个叫商容的人,情况也差不多,他也是一直劝诫纣王。后来纣王失了天下,箕子和商容也就隐退于江湖,所以商纣背上了残暴的包袱,箕子和商容落下了忠诚的美名。

现在我虽然有点笨笨的,可也不像纣王那样残暴吧,燕国虽然有点混乱,可也不至于像商朝人民那么苦难。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家庭内部的事情,都不会让邻居知道的。可你现在居然跑到赵国去了,我觉得这件事情,你做的有点不对,还是回来吧。

乐间接到这封信后,没有像老爹一样写出名扬天下的回信,不过他和乐毅一样,都不再为燕惠王效力了。

就这样,燕惠王分两次气走了乐毅乐间父子,虽然他没有把人家劝回来,可他这两封强词夺理的诡辩信,却深深的出卖了自己的智商,也难怪燕国会在他手里败落了。(原文来自历史大学堂)

 
标签: 战国 乐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1、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
  •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1、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
  •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1、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
  • 战国时期的商於郡在今哪里?
    商於为古代地名,辖区主要为现在的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春秋战国时期,商於之地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商於被秦国占领而成为秦地,该地后来还成为了商鞅的封邑。秦国占领商於之后,在接近秦
    04-23
  •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1、“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2、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
  •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有哪些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
    1、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
  •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1、秦国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2、齐国: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3、楚国: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
  •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
    1、熊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2、熊艾,熊绎之子,西周时期楚国君主。3、熊黵,熊艾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的第三任君王。4、熊胜,熊黵之子,楚国的第四任君王。5、熊杨,楚国的第五任君王,在位期间,主要活动范围,仍限于荆山及古沮、漳河上
  •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
  •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眉的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
    1、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古代汉族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