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李逵的娘死了 宋江听到消息后为何大笑

   2020-11-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大家都很熟悉的《水浒传》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就是李逵下山去接自己的老娘,结果出了意外,他的老娘被老虎吃了,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回到梁山后,宋江和众位兄弟的态度是对李逵的老娘的死视而不见,反而对他在山下的一些其他事情表示极大的兴趣,“众人大

大家都很熟悉的《水浒传》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就是李逵下山去接自己的老娘,结果出了意外,他的老娘被老虎吃了,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回到梁山后,宋江和众位兄弟的态度是对李逵的老娘的死视而不见,反而对他在山下的一些其他事情表示极大的兴趣,“众人大笑”。

书中具体的情结摘录下来,大家可以在回忆一下。“李逵拜了宋江,给还了两把板斧,取娘至沂岭,被虎了,因此杀了四虎说罢,流下泪来。又诉说假李逵剪径被杀一事,众人大笑。晁、宋大笑道:‘被你杀了四猛虎,今日山寨里添得两个活虎,正直作庆。’众多好汉大喜……”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掉这一问题上,李逵作为一个孝子表现的中规中矩,“流下泪来”,然而梁山以宋江为首的一干好汉对此没有反应,当李逵诉说和人打斗胜利时,“众人大笑”。这里我们是否考虑一下,对待一个好兄弟丧母这一问题,众人为何表现得如此冷漠?特别是宋江,李逵是他的铁杆兄弟,他为什么也是如此表现?难道真的像一些评论家所说那样,这是表明宋江是一个伪君子的例证?

在详细论证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表明我的观点,对于很多人说宋江是一个伪君子,我不否认,但是很多人用这里作为例子来证明,我持反对的观点。

要想细的解说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了解宋江和李逵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先来说一下时代背景。《水浒传》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处于一个巅峰状态的北宋时期。

封建社会之中,我们都知道两个基本队里的阶级是地主和农民,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土地很少,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所以农民需要租借地主的土地来耕种,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封建社会的生产模式,这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在北宋时期,地主与农民的矛盾相对其他的封建王朝来说应该是还算缓和的,这是由于北宋时期朝廷政治上比较开明,当时的商业也比较发达,农民的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还算过得去。这一点其实《水浒传》里也有隐晦的表示,我们看一下所谓逼上梁山的好汉中,很少是因为经济原因而落草的,大部分的梁山好汉都是由于其他的一些原因被迫造反的(当然这其他的原因也是封建社会黑暗一面的表现)。

封建社会还有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大家都知道儒家的思想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在南宋的朱熹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虽然朱熹的思想在北宋还没有出现,但是北宋依然是一个儒家思想统治下的社会,这一点是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重要表现,三纲五常是大家都熟悉的。对于一个北宋时期的人来说,忠和孝是最重要的两种品质,忠就是对皇上和朝廷忠心,孝就是对父母和长辈的孝义。《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一听到宋太公的死讯就不顾一切的要赶回家去?这就是孝的表现;宋江为什么作为一个反贼对朝廷招安那么热心?这就是忠的表现。

李逵和宋江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他们的骨子里都深深的刻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具有这个时代的特征,即使他们作为反贼,都是反抗朝廷的存在。

我们先来说一下宋江。宋江出身于一个封建小地主的家庭,又是一个县城衙门的押司,在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体制中,是一个比较低等的存在,但是毕竟是统治阶级的一份子。封建社会传统的思想在他心里是根深蒂固,对朝廷要忠心,对父母要孝顺,这对宋江来说是一个基本的个人品质,最重要的证明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

但是宋江还有其他的个人特征。那就是封建社会中的另外一个流行的思想,那就是侠义。封建社会中侠义思想虽然不是主导地位的思想,但是作为社会的一个思想的补充,还是很有市场的,特别是在中下层人民之中,侠义思想特别受到欢迎。作为被统治阶级,一旦在社会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通过正当的渠道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人们往往希望出现一个侠客,来为他们行侠仗义,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宋江就是这种思想的拥趸和坚定的执行者。“及时雨宋江”,这是当时人们对他的称呼,充分的体现了宋江的侠义精神。朋友有难,不问是非对错,先来帮一个忙再说。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当晁盖抢劫生辰纲事件暴露时,宋江不顾一切的通风报信,不惜违反他作为一名政府官员的职业道德。他与李逵的第一次见面,听说李逵喜欢喝酒,第一反应就是给李逵银子,从而让李逵成为了他忠实的拥趸,在以后的历次事件中,李逵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了宋江的一边。

宋江身体力行的执行他的人生信条,不容自己有任何行为违反自己的思想,这是封建社会中做人的一种基本的品质。也就是说,宋江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会考虑一下,这是不是忠,是不是孝,是不是侠义。比如前面所说的,回家奔丧的时候,任何人都拦不住,因为这是孝义的做法。不惜违反法律给晁盖通风报信,因为这是侠义的行为。

至于李逵,他的出身在梁山好汉里边应该是属于少数派的。梁上众多好汉之中,地主家庭、官宦家庭、有过功名或做过官员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只有少数人是农民、猎户、渔民、卖艺者或小生产者出身的。

李逵既然出身地下,那么他就必然的带有他的阶级思想。知恩图报是封建社会中一个人面对提携他的恩人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心理。李逵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这样的一个人,对儿子的教育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但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道理是必然会将给李逵听的,我们从李逵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一点。

李逵对宋江忠心之前,他还是一个孝子。在梁山过上了好日子,他想到的是他的老娘还在家里,不知道近况如何,他能够不顾危险的回家去看望老娘,他对母亲的孝心,在这里表现的充分无疑。因此她回去的时候,别人是不能够劝阻他的。

那么,当我们说宋江是一个伪君子的时候,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自己铁杆兄弟的母亲死了,他还怎么样表现呢?作为一个标准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成员,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呢?

我们从前边所知道的宋江的一些情况来看,他应该做的是对此表示同情、哀悼、安慰等等,这样才能表达出他对兄弟的一番情谊,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向众人表达出他是一个仁义的大哥,是一个视兄弟如自己一样的人。

按照目前通行的观点来看,宋江在这里的表现说明他只是重视李逵带来的几条好汉,而对于李逵母亲的死是默然视之,这又充分说明宋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对于实际利益是十分看重的,而对于无关利益的事情就放到一边。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从李逵的立场考虑一下,如果宋江果真对李逵母亲的死默然视之,李逵这个大孝子还会把宋江视为自己的大哥吗?

李逵的出身在当时的时代来说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人,从个人利益上来说,有宋江和戴宗这样的人来提携他,对他的前途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只是考虑这一点,那么无论宋江如何做,李逵都不会同宋江翻脸,因为宋江会给他带来社会地位、经济利益等一系列的好处。但是李逵不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个粗人,是一个直肠子,他认准了宋江是他的大哥,是因为宋江的为人处事符合他心目中大哥的标准,这样的一位大哥当然不会做出有违他身份的事情,对于李逵这样的直肠子性格来说是容不得这样的事情的。

那么宋江在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掉之后,做出那样的举动是何用意呢?在书中我们没有看到李逵有其他的反应,但是我们知道李逵在以后并没有和宋江疏远,在以后的历次政治斗争中他都坚定的站在宋江的身边,仍然是宋江的忠实拥趸。可见宋江的举动符合李逵心目中的道德规范,并没有超出他的道德所允许范围,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在这里宋江的举动是得到李逵认可的。

那么我在这里做出一个设想,那就是宋江对于李逵的丧母,实际上也是惋惜的,估计在背后也做出了哀悼、安慰李逵的行动,他之所以公开场合里邀请大家聚众喝酒,一来是要对新来的几条好汉表示欢迎,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他的另外一个用意就是让李逵在这个场面中和大家打成一片,从而忘却或者减轻丧母的悲痛,而梁山上的一些好汉们也看出了宋江的用意,所以大声地叫好赞同。

其实如果当时的梁山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切都正在步入正轨,宋江对于李逵母亲被老虎吃掉这样的事情,即使对李逵有所表示,估计也不会是大张旗鼓,李逵作为他的铁杆兄弟,尽管是一个粗人,也是知道轻重缓急的,所以宋江这样的反应并不会让李逵失去对宋江敬意,因为他也知道,做一名强盗是要付出一些牺牲的,否则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由此看来,宋江这时候的表现不但不是描述了他的反面形象,反而是在说明,宋江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的人,他把一个兄弟的家庭悲剧的问题,放在了所有兄弟前途利益问题之后,是符合他作为一个领袖身份的。因为一名领导人他考虑的不能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的局部利益,而应该是整个集体的团体利益。

也只有这样,宋江才是一名合格的领导人,他才能得到包括李逵在内的所有兄弟们的认同。从道德标准来看,这样做也是符合大多说人心目中的领导人形象的。

 
标签: 水浒传 宋江 李逵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
    1、潘金莲是北宋的。水浒传的故事是发生在北宋的。 2、楔子(即故事的印子)“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起于仁宗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即公元1058年。终于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其间有段文字“宋江到任以来,将及半
  •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
    1、《水浒传》原著光顾着交待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最后归宿,忘了写恶人高俅、蔡京、童贯等人的结局了。2、不过,又也许不是忘记了写,是故意不写的。因为高俅死得巧,他是赶在北宋灭亡之前病死了,算是善终。《宋史.李若水传》中有提到,高俅在靖康元年(
  • 水浒中梁山第一条好汉为何被政治边缘化?
    梁山上谁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好汉?勿容置疑,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万夫不挡之勇。因受太尉高俅父子的陷害,结果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第一条好汉。其实,在《水浒传》中的所谓“逼上梁山”,说到底有两种“逼”法:一种叫做“被
  • 水浒传中的铁牛李逵究竟是个怎样的好汉?
    但凡明清古典小说里面,不管其出场角色有多少,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憨直的,负责搞笑的,惹人喜爱的角色,作为小说中的调味剂,为小说加上不少的幽默戏份——甚至,专门负责搞笑。这类角色往往性格单纯憨直,粗心胆大,有点笨笨的,心机也不高,甚至完全没有心
  • 水浒传中呼延灼为何要给高太尉写保证书?
    呼延灼是一代名将,当年老祖呼延赞闹革命的时候凭着一把铁鞭,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人称铁鞭王的便是。到了呼延灼这里,本来功夫不亚于老祖,而且排兵布阵更胜于祖辈,可惜见臣当道,无奈只好在汝州分管军事。却说一日呼延灼正在闲坐,忽然上差来宣,原来朝廷
  • 揭秘:《水浒传》中描写的三个中秋惊魂之夜
    今天和大家说说《水浒传》中的中秋故事,也许你会发现施耐庵老夫子居然大动笔墨描写了中秋之夜不一样的几处风景,让人惊叹不已呀。第一个中秋:史家庄血战前的中秋此时的主角乃是梁山第一个出场的好汉,九纹龙史进,使得一条短棒,深受老师禁军教头王进的真传
  • 水浒传中108条好汉唯一当上皇帝的是谁?
    等宋江一走远,李俊立刻和童氏兄弟与约好的费保等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今泰国)的土皇帝。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在这些善终
    12-28 水浒传
  • 揭秘在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要私自把晁盖放了?
    晁盖等七人劫了生辰纲,由于后续问题安排的不当,白胜被捉。白胜熬不过酷刑,经过州尹一诈,就把晁盖供了出来。于是,何涛何观察拿着公文,带着二十几个眼明手快的公人,直接到了郓城县捉人。这个何观察把一行人都藏在客店里,只带着两个跟随来县衙下公文。州
  • 梁山猛将成暹罗国之主 水浒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经典场面:朝廷军队围剿梁山,被智勇兼备的梁山好汉战败,朝廷主将只好从水路落跑。这时,梁山水泊的芦苇荡里就会摇出一条船儿,上有一位悠然自得的好汉,唱着歌儿或是吟着诗儿,没等对方射箭,那好汉就先翻身跃入水中,然后朝廷的船开
  •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反诗,戴宗上梁山与众好汉商议用假书信骗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