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司马懿的亲兄弟竟然不支持司马氏篡魏?

   2020-06-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266年1月,司马炎胁迫魏主曹奂禅位于己,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王朝。禅位大典结束后,魏主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居金墉城。临行前有一位司马氏的宗族前往拜辞,此人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哽咽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大魏纯臣。”

266年1月,司马炎胁迫魏主曹奂禅位于己,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王朝。禅位大典结束后,魏主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居金墉城。临行前有一位司马氏的宗族前往拜辞,此人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哽咽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大魏纯臣。”

按理说以晋代魏,获益最大的莫过于司马氏家族了,他们从普通臣子晋升为天潢贵胄、皇室宗亲,那为何还会有人说自己到死也是大魏的臣子呢?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位不参与、不支持司马氏篡位的人竟然是司马懿的亲兄弟,也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祖,此人名叫司马孚。

司马孚,字叔达,180年出生。司马孚的父亲名叫司马防,此人共有八子,依次为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兄弟八人颇为知名,因表字中均有达字,时称“司马八达”。

作为老三的司马孚性格温厚廉让,以贞白自立。司马孚出仕较晚,最初担任曹植属下的文学掾,后来升迁为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220年,曹操病死,群臣相聚号哭,无复行列,司马孚在朝堂上厉声吼道:“今大行晏驾,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海内,而但哭邪!”在司马孚的组织安排下,曹丕得以顺利继位。

曹丕在位期间,司马孚因反对东征并未得到重用,直到226年,曹叡继位。曹魏想启用司马孚,便问身边的人:“司马孚可有他兄长的风范?”身边的人回答:“和他的兄长很相似。”曹叡说:“我有司马懿兄弟二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于是任命司马孚为度支尚书,负责管理国家财政。

239年,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后来曹爽专权,司马孚并未向他兄长那样,处心积累的谋划,只是端正自己的行为避免被人陷害而已。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夺取政权,司马孚依然守身正己。

司马孚虽然一直是文官,但也颇具军事才能。早些年诸葛亮多次入侵关中地区,由于边境的士兵不能抵挡,每次都需要调集朝廷的军队奔赴战场,仓猝间总是来不及准备。为此司马孚献策,他提出选步骑二万部队驻守关中地区,分为两部,以作交战之用。此外他还建议,关中地区连年交战,粮食物资储备不足,从冀州调集农夫五千人屯于上邽,秋冬训练,春夏屯田。此后关中物资充实,对待蜀国的进攻也有应对。

253年,东吴权臣诸葛恪亲率二十万人伐魏,围攻要塞新城,司马孚率诸军二十万防御。大军到达寿春时,诸将想迅速出击,司马孚却说:“进攻的一方,是要消耗大量人力才能成功的,暂且使用诈巧,不要与敌人力争。”故意滞留了一个多月才进军,此时吴军士卒疲劳,加之瘟疫流行,于是望风而退。司马孚率军乘胜追击,因而大获全胜。

司马孚性格谨慎,在二哥司马懿执政之际,他有意避免过多地参与政事,而后司马氏几次废立皇帝,他也未参与谋划。司马师、司马昭因司马孚是长辈,也不敢逼迫这位三叔。

260年,魏主曹髦因不满司马昭专政,率宫人准备讨伐司马昭,结果于宫门处被杀。百官均不敢奔丧,唯有司马孚前往。须发皆白的司马孚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失声痛哭道:“杀陛下者臣之罪!”还上奏要求缉拿凶手。司马孚明知幕后真凶就是他的二侄子司马昭,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司马昭只好让直接行凶者成济、成倅兄弟做了替死鬼。

266年,司马炎称帝建晋,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之后司马炎封司马孚为安平王,食邑四万户,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每次宴会时,司马炎都让司马孚乘车上殿,自己则降阶相迎。就座后,司马炎亲自献酒祝寿,以家人之礼对待。司马孚可谓尊宠至极,但却不以为荣,常有忧色。

272年,经历汉末、三国、西晋的司马孚病死,终年93岁,可谓高寿。临终前遗令,“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

关于司马孚,历史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忠厚长者,明人方孝孺评价道“孚当废弑之际不失臣礼,使曹氏之臣皆能如孚,师、昭虽暴终不敢夺魏而自立也。”但也有人说,司马孚一直在作秀,是一位好的政治演员。

我倒觉得司马孚其实并不高尚,但也不至于是奸诈无比,作为传统的读书人,是终于自己的国家,还是终于自己的家族,他陷入一个忠孝难两全的矛盾中,难以自拔。他无法改变司马氏篡位的结局,只能通过不支持的“中立”态度来维系自己最后的信仰罢了。

 
标签: 司马懿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司马懿是哪个朝代的 有关司马懿所属朝代
    司马懿是哪个朝代的 有关司马懿所属朝代
    1、司马懿朝代:汉末三国。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2、曹操封
  • 三国人物司马懿字什么 三国人物司马懿字到底是啥
    三国人物司马懿字什么 三国人物司马懿字到底是
    1、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2、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
  • 揭秘司马懿的成功之道:不如对手强就熬死他们!
    很奇怪,《三国演义》中这位最后的胜利者,这最终统一了天下的西晋王朝的奠基人,留给我的竟然是这样一种感觉。尽管史书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他的外表:鹰视狼顾,非人臣之相也,但在我心中,他的面目却如此模糊。我怎么也没法相信这个表面上浑浑噩噩的老者,能
  • 从最初的忍让到爆发 历史上司马懿为何夺权?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曹芳时代,司马懿在和曹魏宗室曹爽的明争暗斗中,演绎了老子所谓“居善地,心
  • 司马懿:能忍能装 即便身陷绝境也能成大事
    “老子”说人往低处走,弱者生存,因此就要装疯卖傻,装聋作哑,讨好卖乖,反正是要“装孙子”,这就是“老子”的生存之道。谁会装,谁就活下去,谁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那么,历史上最会装的人是谁呢?我认为是司马懿。只不过司马氏篡了曹氏的政权,所以,
    12-30 司马懿
  • 揭秘诸葛亮死因之谜 被司马懿气死的吗
    诸葛亮之死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请看下面由讲历史小编为您对诸葛亮的死因进行详细解说吧!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营之中,终年54岁。那么诸葛亮因何而死?是否真如民间所说诸葛亮是被司马懿气死的?诸葛亮之死?其实,诸葛亮
  • 揭秘三国曹魏权臣司马懿为何三番两次装病
    司马懿,三国时期闪闪发光的一位政治家。司马懿的家可谓是代代光宗耀祖,从他爷爷到他孙子,可以说是官宦世家。司马懿很聪明,从小就被很多人夸奖,类似什么父母兄弟的好友,也许还有街坊邻居,反正都说这孩子聪明。他有个聪明之处,装病。主要呢,有三次比较
  • 司马懿到底靠什么本事 能与诸葛亮双雄并立
    有句老话“既生瑜何生亮”,指的是周瑜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对诸葛亮羡慕嫉妒恨的表达。实则上历史上周瑜并未说过这话,纯属虚构。然其实伴随诸葛亮一生的欢喜冤家并非周瑜,而是被曹操称为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甚至我们可以说“既生诸葛何生司马”。诸葛亮作为
  • 司马懿警告诸葛亮的肺腑之言究竟说了什么?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祁山对阵时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这番话,其实乃肺腑之言,于蜀国大有益者。可惜诸葛亮已经听不进去了。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
  • 《军事联盟》司马懿屈节侍奉曹魏 因郭嘉临终遗
    吴秀波、于和伟、李晨主演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正在热播,它以洗白司马懿的方式讲述了三国的权谋纷争。第五集中,征辟司马懿为司空主簿的委任状到了司马府,不愿屈节侍奉曹魏政权的司马懿,狠下心来驱动载满货物的马车压断了双腿,以这种方式免除了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