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的 让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2020-03-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一、与父决裂,抗清复明 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以后,残余的文臣武将纷纷拥立朱家阜室后裔为王。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参与拥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即隆武帝。郑成功很受隆武帝的赏识,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曾向隆武帝

一、与父决裂,抗清复明

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以后,残余的文臣武将纷纷拥立朱家阜室后裔为王。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参与拥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即隆武帝。郑成功很受隆武帝的赏识,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曾向隆武帝献抗清之策,深得赞许。郑成功对隆武帝的礼遇感激不尽,发誓要效忠皇帝。

1646年,清军进攻福建。掌握兵权的郑芝龙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撤掉了仙霞关(今浙江江山南)守兵,不做战备,清军得以长驱直入,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俘自杀。随后,清军到达泉州,招降郑芝龙,郑成功劝阻父亲不要降清,“当三思而行”,但郑芝龙却视为“稚子妄谈,不知天时地势”,终于率部投降。郑成功在劝阻父亲无效之后,毅然与父决裂,率领所部在福建安平誓师起兵,招募兵勇,扩大队伍,仍奉隆武年号组织抗清(后改奉南明另一皇帝永历年号),自称“招讨大将军”,以福建金门、厦门为抗清基地。

起兵之后,率部转战福建、广东、浙江沿海,在福建同安、泉州等地连败清军,队伍不断壮大。郑芝龙旧部和明朝的降臣都纷纷归附郑成功,同时受到民众的拥护,力量迅速发展。郑成功的军事力量对清政府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和消灭南明政权的计划是严重威胁。清政府在军事进剿屡屡受挫之后,曾对郑成功多次招降,答应赦罪授官,封海澄公,授靖海将军,均遭郑成功拒绝。为表示自己不受招抚和“复明”的决心,他改厦门为思明州,设“六官”理事,分所部为陆师七十二镇、水师二十镇。乘清朝廷劝降之机,加紧整军备战。在金门后埔大练精兵,颁行营盘法,建厦门澳仔演武亭。制定各镇合操法和水师水操法,检阅操练,严格要求,行赏必罚。制定行军禁令,严明军纪,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水陆队伍。最后,清政府招降不成,把郑芝龙由软禁而投进监狱,又派他弟弟带了郑芝龙的信劝他投降。他弟弟说:“你如果再不投降,只怕父亲的性命难保。”郑成功反清复明的决心始终不为所动,写了一封回信,跟郑芝龙决绝。最后,郑芝龙及其在京的家人全部被清政府杀害。

1659年,郑成功率十七万水陆大军北伐,准备与清军一决雌雄。郑军经崇明入长江,破清军滚江龙(横江锁链)、木浮营(置兵设炮的江上木栅),克瓜洲,取镇江,进围南京。另遣部将攻占安徽芜湖等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清政府大为震撼。顺治帝准备御驾亲征。可惜郑成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战略决策失误,最终被清兵偷袭,损兵数万,退出长江,回守厦门。清军出动五万八旗军一路追杀,直奔厦门而来。郑成功沉着迎战,打退了清军的围攻。第二年,又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四万余人,军威复振。

清政府在多次失败之后,认识到郑成功并不是马上可以消灭的,为了限制郑成功的发展,创造最后消灭他的条件,发布“迁界令”,把沿海地区的居民迁入内地;另增派兵力在双方交界处据守,以此断绝郑成功的兵源和财源。郑成功也感觉到经过十几年的抵抗,清军越来越强,反抗的力量越来越弱,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决定驱逐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作为抗清基地。

二、驱除荷夷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624年,荷兰殖民者用谎言和十五匹粗布骗取了台湾大部分土地,到1642年,荷兰人在台湾北部击败西班牙殖民军,霸占了整个台湾。荷兰侵略军侵占台湾后,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强征重税,进行搜刮。殖民者的残暴行径,激起了台湾人民的愤怒和反抗,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反抗和斗争遍及全岛各地,始终没有停止过。收复台湾,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把台湾同胞从侵略者的铁蹄下解放出来,不仅是抗清斗争的需要,也更符合人民的利益。

1661年正月,郑成功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正式决定收复台湾作为根本之地,下令整修船只,调整部署,谋划出征。经过一段紧张的物质准备和军事部署,在摸清了荷兰殖民者的底细后,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亲率战船一百多艘、将领一百多员,水陆大军两万五千人,金门誓师后,挥师东征,开始了彪炳史册的伟大事业。

二十四日清晨,大军抵达澎湖,因荷兰守军兵力薄弱,很快占领。三天后,郑军继续东征,可是,当进至柑桔屿海面时,遭遇暴风雨,被迫又回返澎湖。到三十日,虽然海面上仍是暴风不止。但为了争取有利的战机,郑成功留下三千兵力驻守澎湖,率领舰队冒着暴风雨横渡台湾海峡。于四月一日拂晓抵达鹿耳门港(今台南安平港北)外。由鹿耳门外海进港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南航道,水面开阔,但有敌舰防守,陆上台湾城(今台南市)又有重炮控制航道。另一条是北航道,狭窄水浅,水中沙石淤积,舰船很容易触礁搁浅。再加上荷兰侵略者事先已用破船堵塞,因而只有涨潮时才能通过。郑成功决定由北航道突入,四月一日中午,海潮大涨,郑成功乘机率队进发,大小战舰顺利通过鹿耳门,进入内海,将舰船分布在台江之中。台湾城上的荷军以为中国船队一定会从正面进攻,所以只在南航道岸上准备了大炮。郑成功偏偏从北航道开进,避开了敌人的火力,荷兰军队对郑军这种出乎意料的行动惊慌失措,来不及调整大炮,只好仓促出动夹板船到海面阻击,郑军水师冲过荷军防线,先在赤嵌楼(今台南市西北的镇北坊)以北的禾寮港登陆,接着在鹿耳门方向登陆成功。台湾人民见郑军到达,争先恐后前来接应,郑军很快站稳脚跟。

登陆之后,郑成功集兵一万两千包围赤嵌楼,断绝水源,在城周围布设火攻器具,迫使荷兰守将率众出降。随后又移师威逼台湾城,荷兰守军一千人凭城坚炮利负隅顽抗。为减少伤亡,郑成功决定改迅速攻城为长期围困,切断城内外的任何联系,并分兵收复岛上其他失地。在台湾同胞支持下,先后两次击败荷兰殖民者从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在围困台湾城八个月后,于十二月初六下令炮击台湾城外重要据点乌德勒支堡,迫使荷兰总督摆一于十二月十三(1662年2月1日)在投降书上签字,之后,荷兰侵略者从台湾全部撤出。

至此,沦陷了三十八年的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的伟大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仅在台湾设立行政区划实施有效管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开设学校,发展台湾的文化教育事业,将大陆文化迅速传入台湾。

这次胜利的取得,除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军队纪律严明、作风顽强、战斗勇敢等因素外,郑成功果断而出敌不意的作战指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不仅在战争进行之前就派人详细侦察掌握台湾地形和敌军布防以及气候、航道等情况,在人力、物力上进行了长期充分的登陆作战准备,而且反复商讨作战计划,注意隐蔽作战企图,大胆利用不良的气候条件,达到了出敌不意、迅速制胜的效果。郑成功指挥的这一英勇机智的登陆作战,不仅使他成为受人景仰的伟大民族英雄,更为中国战争史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标签: 郑成功 台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郑成功是个什么样的人 郑成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郑成功是个什么样的人 郑成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1、史载郑成功为人志大才雄,性格坚毅,独断专行,进攻台湾也是其力排众议之举。 2、收复台湾之战,郑成功在陆战和海战均取得了胜利,最终迫使荷兰人全部撤出了台湾,这一年是公元1662年,即使不论其他,郑成功仅此便可以作为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 郑成功是什么朝代的 郑成功是哪个朝代的
    郑成功是什么朝代的 郑成功是哪个朝代的
    1、郑成功是明末清初朝代的。 2、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 3、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收复台湾。二月,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大小船只数百艘,从厦门出发,
  • 郑成功收复台湾战船介绍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船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简介 郑芝龙结局为何被杀?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简介 郑芝龙结局为何被杀?郑芝龙怎么死的?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小名一官(Iquan),天主教名尼古拉,在欧洲文献中,则以“Iquan”(一官)闻名。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
  • 施琅是怎样突破郑成功船队一举将台湾岛拿下的
    康熙帝在解决东北边疆沙俄侵扰和西北噶尔丹叛乱的同时,还有条不紊地把东南沿海和台湾岛收归了版图。郑成功到台湾后不久,就生病去世了。他的儿子郑经率领郑氏部属,在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活动,仍然沿用明朝年号,坚持反清复明。但是,在清朝已经稳固统治了大
  • 郑成功四次向日本借兵内幕
    清朝就这样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但明朝的遗臣首先拥立神宗的孙子福王,试图进行抵抗。可是他们步调不齐,在南京失陷、福王被俘之后,接连地拥立了唐王、鲁王、桂王等,逐渐被追逼到边远地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流亡缅甸的桂王(永明王)政权覆灭之
    12-22 郑成功
  • 揭秘:国姓爷郑成功为何被日本人视为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成功(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2日),福建泉州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字大木。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
  • 郑成功在明代是如何维护中国海权的?
    一代王朝依靠海商打败荷兰强盗所谓“大明王朝”终于被人民唾弃了。内地流民起义,沿海武装走私,人民自己救自己。17世纪中叶,朝廷不要海权,而沿海人民则以武装走私捍卫中国海权。于是,东南沿海一带,兴起了各种各样的海商武装集团。这些海商集团较之以往
  • 郑成功之孙降清后在台朱明皇族最终命运如何
    关于郑成功之死,《清史稿·郑成功传》有明确记载:“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 即郑经) 居守思明( 今厦门)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
    12-19 郑成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