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建文帝恩师周斌:为避永乐帝朱棣征召假死

   2020-09-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元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为巩固中央集权,建文帝着手削藩。朱元璋的第四子,时燕王朱棣不甘被削藩,遂举兵反叛,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变”。朱棣攻下明朝都城南京后,宫中建文帝却离奇失踪,下落不明。建文帝究竟下落何

公元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为巩固中央集权,建文帝着手削藩。朱元璋的第四子,时燕王朱棣不甘被削藩,遂举兵反叛,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变”。朱棣攻下明朝都城南京后,宫中建文帝却离奇失踪,下落不明。

建文帝究竟下落何处?民间普遍认为他最终逃离了危险的漩涡,消匿民间,这引发了一代又一代历史爱好者和史学专家的好奇和探索。台湾前“行政院”院长、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刘兆玄(笔名上官鼎)依据明朝“靖难之役”和“明建文帝出亡福建宁德说”的历史背景创作了长篇武侠小说《王道剑》。由九洲文化传播中心、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和台湾吉富文创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该小说同名电视剧将于今年10月开拍。

经有关专家的实地调查与田野考古,宁德是“明建文帝出亡地”一说取得了25组环环相扣、密切关联的证据链。现让我们跟着这些证据链,揭开600多年来的历史谜团:

福建宁德之西,有乡名为洋中。峰峦如黛环抱村落,中有碧溪穿流而过,潺潺流水声如环佩玎珰,风光清幽别致,无处不可入画。古时洋中坐落于官道枢纽,文人墨客往来常经此地,宋代朱熹就曾至洋中,并赋诗曰:“景宴春红浅,雨余寒翠潜。风生回巧笑,桃李任漫山。”对洋中美景赞不绝口。洋中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出了不少名门名士。其中最以文风昌盛为人称道的,当数洋中周氏。自先祖宋代丞相周导入闽定居后,周家光是历朝历代为官者就有98人,其中包括18位进士和7位举人。一直到明代,周姓都是洋中望族。

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洋中周氏又出了一个举人,名为周斌。对于诗礼传家的周家来说,出举人并不是件新鲜事,可谁也没想到,正是周斌此人,险些给周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周斌是谁呢?他是一个好老师。从小起,周斌就潜心学问,熟记经史百家,精通程朱理学,敬先贤、遵祖训。史书上说周斌“端重闲雅,襟度爽旷,声色货利不以动心”,是一名真正清正端方的贤士。除此之外,他为人“孝于亲,友于兄弟,交游称其信,乡闾感其惠,童仆怀其慈”,称得上有口皆碑。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比起仕途飞黄腾达,周斌更希望通过教书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人才。作为一名教育者,他爱惜学生,信奉“有教无类”,从不以门第出身论人,只要学生勤勉好学、品行出众,他便倾囊相授。他的学生里有一个叫杨荣的,家境微寒,周斌却非常看重其才华,不仅亲自授业、倍加爱护,还对他说“你的才华和器量皆非常人。可惜我老了,来不及看到你将来何等功成名就,唯有希望你不断自勉。” 后来杨荣果然官居文渊阁大学士,成了明代辅政数十年的“四朝元老”。

明初年间,战争未休,社会还不太安宁,教育大环境跟不上,周斌就建立严格的教规,终日不知疲倦地督诲门生立志求学。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元月,朱元璋攘定云南,天下太平。外患既除,该抓国民文化教育了,朱元璋昭告天下祭祀孔子,设科取士、广纳贤才。周斌对此举非常欣慰,特地撰写了《贺表》呈递京都。朱元璋读了之后也很满意,以金币赐之,同时对周斌留下了深刻印象。等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周斌晋京,朱元璋特地召见了他,向他咨询治国大计和相关政务,见周斌谈吐非凡,针砭时政往往切中肯綮,侃侃直言无所避忌,心下又多了几分好感,就派他担任国子监司业,相当于贵族学校的老师,皇亲国戚的家教,包括后来的明成祖朱棣,都曾是他的门下弟子。当然他主要负责教授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朱标英年早逝后,周斌便一门心思,教皇太孙朱允炆怎么当个好皇帝。朱允炆是个好学生,在周斌的教育下,他学会了治国安民,可惜这名品德高尚的好老师没能教他权谋诡计。偏偏周斌的另一个学生朱棣,私下把这些伎俩钻研得滚瓜烂熟,成功谋朝篡位了。

失去了江山的朱允炆,空抱着老师教的一身本领,却只能私四下逃避朱棣的追杀。逃到福建时,这个落难的皇帝在最困苦无依的时刻,得不到父兄照拂、思及疼爱自己的祖父也已离开人世,脑海中不免回想起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光,想到严厉却对自己寄予厚望的恩师,遂一度来到恩师故里探访,可惜此时告老还乡多年的周斌已不在人世。宁德民间至今还有一出传统戏剧,叫“孝文帝哭师”。内容大概是建文帝来到宁德后,思及恩师的谆谆善诱,常常告诫自己要当心朱棣。然彼时年少无知,视老师的忠谏为耳旁风。悲从中来的建文帝,满心痛悔地跪在周斌陵前嚎啕痛哭,令周家后人和在场的从臣无不动容。从“一哭先师学问深,字字珠玑句句真。少时不负先生望,皇子皇孙起五更”到“十哭哭师师不还,泪湿貂裘断肝肠。支提有佛山水秀,困龙何日出泥潭”,朱允炆一共哭了十场。唱词自然是民间艺术加工过的,为了衬托周斌的英明,有意塑造了建文帝幼时不解周斌苦口婆心的顽劣形象。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建文帝曾追赠周斌“国子先生”的匾额,足见十分敬重其人。不过从今年愈加深入的调查中,人们发现,很可能此时周斌并未离世。

地方志写周斌死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但是,人们却在宁德当地的多部《周氏宗谱》中发现了周斌在洪武二十八年写的序,一个已死一年的人怎么可能执笔题序呢?一年时间差,尚可能是人们弄错了。但同为建文朝旧臣,周斌的至交余六府却绝不可能搞错好友的生卒年。余六府是建文帝的亲信武将,在钟洋村余氏宗祠中,现存周斌为刚搬迁至此地的余氏族人题写的宗祠对联。对联题于永乐初年,此时距离“周斌之死”业已过去十年,难道给余六府题写宗祠对联的人是鬼魂不成?

当地的老者说,周斌并非死于洪武二十七年。原来在靖难之役后,朱棣连下六道奏折招告老还乡的周斌回朝为官。很显然,沦为乱臣贼子的党羽,与周斌一生秉持的道义相悖。于是他只得谎称自己死了。不仅如此,因为周斌的后人念及旧情,曾一度暗中藏匿保护建文帝的生母吕太后,后也疑似被人告发,故而纷纷改名换姓、举家离开洋中避难。在《周氏家谱》中,周斌的长子周绍、次子周纯、三子周缮均下落不明。周斌抗旨诈死已犯下欺君大罪,周家又涉嫌窝藏朝廷要人,两罪并罚,恐难全身而退。在这场江山易主的劫难中,原本安居乐业的洋中周氏只得离乡背井,避免落得个株连灭门的下场。

为了纪念国子先生周斌,今人在洋中建立了国师公园。在茂树修竹的掩映下,手持书卷的周斌塑雕像立于正中,面对巍巍青山,看环溪千古流淌,清气满乾坤。国师公园的照壁上刻有周斌的弟子杨荣当年撰写的赞词,然而比起华美的辞藻,满园的翠竹,似乎才是对周斌高风亮节的一生最好的写照。

 
标签: 明朝 朱棣 建文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