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郑国为何要修建郑国渠?2000年前的潜伏

   2020-07-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郑国是韩国(都城在今新郑市)人,有意思的是,他的名字和被他的祖国灭掉的国家郑国同名,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卷入了战国末期影响最大的一起间谍案,并在这部战国版的《潜伏》中扮演了绝对的“男一号”。战国后期,秦国的强势崛起

郑国是韩国(都城在今新郑市)人,有意思的是,他的名字和被他的祖国灭掉的国家郑国同名,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卷入了战国末期影响最大的一起间谍案,并在这部战国版的《潜伏》中扮演了绝对的“男一号”。

战国后期,秦国的强势崛起令东方诸国极为恐慌,首当其冲的韩国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怎么办?坐以待毙终归不甘心,即便垂死也要挣扎,因为这毕竟能带来一丝生的希望。于是,一项绝密的派遣“间谍”计划在韩国最高层酝酿出笼——巧妙利用特殊人才的特殊作用,从内部削弱秦国实力,从而达到阻其东扩的终极目的。经过严格筛选,这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落到了郑国肩上。

这时,郑国的公开身份是水利专家,不是普通的,而是“工程院院士”级别的,这种身份在国际上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绝对的紧俏人才。郑“高工”还有一不为人知的非公开身份——韩国“中央情报局首席间谍”。此次韩王给他下达的具体潜伏行动指令是:以建造水利工程为名,尽其所能耗费秦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郑国肩负使命潜入咸阳,伺机面见秦王,历数兴修水利的益处。秦王动了心,强国离不了粮食,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再者,人才难得,重用外来客是秦国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于是,一纸命令下达,开工兴建水渠,郑国任“工程办主任兼总工程师”。郑国正式在秦国潜伏下来,按照预定程序实施破坏计划。

一切进展顺利,情况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这令雄心勃勃的郑国和他的上司们窃喜不已。不料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韩国的“间谍”计划和郑国的“间谍”身份同时被秦国“安全部门”侦知,秦王恼羞成怒,欲砍郑国以惩其罪。为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同时对所有外来客卿下达“逐客令”,以彻底铲除滋生“间谍”的土壤。

郑国爽快,他清楚这时候的任何辩解都是徒劳无益白费口舌,因此对自己的“间谍行为”供认不讳,但还是坦言相告:“大王,我建议修渠虽有其他目的,但这条渠对秦国确实大有益处啊!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一想,这话倒是有理。也就在这时,在秦国“中央国家机关”打工的河南老乡李斯给秦王上了那道著名的《谏逐客书》,说服秦王收回“逐客令”,客观上帮了郑国一把,于是,秦王决定刀下留人,但交换条件是郑国必须按时完成水渠的修建。

郑国留下了,继续从事他未完成的事业,这时的他,似乎已经忘掉了“间谍”身份和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水利事业,这才是他真正的用武之地。终于,历经10年,一个“超级间谍”创造了人间奇迹,一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在他手上诞生——“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纪念郑国的这一历史性贡献,秦国人将这条水渠命名为郑国渠。

让韩王始料不及的是,郑国渠的修建并没有出现他所希冀的局面,尽管秦国为此耗费了很大的国力,但实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以增强,正是得益于这条适得其反的郑国渠。具讽刺意味的是,在郑国渠建成7年后,第一个遭秦国灭亡的国家正是韩国。多少年来,人们似乎早已忘掉了潜伏“间谍”郑国,而只记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古代著名水利家。

 
标签: 战国 间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1、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
  •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1、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
  •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1、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
  • 战国时期的商於郡在今哪里?
    商於为古代地名,辖区主要为现在的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春秋战国时期,商於之地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商於被秦国占领而成为秦地,该地后来还成为了商鞅的封邑。秦国占领商於之后,在接近秦
    04-23
  •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1、“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2、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
  •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有哪些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
    1、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
  •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1、秦国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2、齐国: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3、楚国: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
  •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
    1、熊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2、熊艾,熊绎之子,西周时期楚国君主。3、熊黵,熊艾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的第三任君王。4、熊胜,熊黵之子,楚国的第四任君王。5、熊杨,楚国的第五任君王,在位期间,主要活动范围,仍限于荆山及古沮、漳河上
  •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
  •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眉的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
    1、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古代汉族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