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相谢安:文人风骨在于是不在乎高官厚禄

   2020-04-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清苏六朋《东山报捷图》,描绘的是淝水之战大捷消息传来,谢安正在悠闲下棋的场景。我们时常说,要加强修养,要培养风度,要充实胸怀………总是一路地加上去,好的话,是在给自己的人格风度添加营养,不好的话,便是在自己的人格肩膀上加负担。在魏晋南朝时代

清苏六朋《东山报捷图》,描绘的是淝水之战大捷消息传来,谢安正在悠闲下棋的场景。

我们时常说,要加强修养,要培养风度,要充实胸怀………总是一路地加上去,好的话,是在给自己的人格风度添加营养,不好的话,便是在自己的人格肩膀上加负担。

在魏晋南朝时代,却有那么一群人,不是那么紧张兮兮地加强人格修养,他们讲究的是疏朗美、淡然美、清爽美,这些人格之美,不是密植型的美,而是宽豁的美。

疏朗淡然而宽豁的人格美,是减出来的。

曾有那么一种风度,以书生之身,面对强大的军事力量暴力威胁,还能那么从容,这种从容,是在大义凛然的基础上再加一层风度。这种风度该是什么情状呢?

公元373年,东晋权臣桓温回京。二月二十四日,大小臣僚集中在郊区的新亭迎接。

桓温此行目的,成为众多臣僚揣测的焦点。

就在前一年,简文帝这位长江以南名义上的天子,在桓温面前只能拱手沉默的皇帝,憋着一股窝囊气,撒手去了,因桓温不愿回朝,朝廷连新天子都不敢立,等桓温做决定。

桓温何许人? 就是他,留下名言:“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就是他,将东晋皇帝当玩物,想立谁就立谁。

简文帝临终前学刘备托孤,在遗诏里写道:“尊敬的大司马,国家大事就托付您了,犬子昌明,若是做领导的料,您就辅佐,如果不是做领导的料,那还是麻烦您自己挑起重担吧。” 昌明做让位的过渡人。当时的辅佐人之一王坦之,请求气息奄奄的简文帝,改了这份要让东晋王朝提前歇菜的诏书:“请大司马桓先生效仿诸葛亮,辅佐幼主。”

在地方统领大军的桓温接到这份最高指示,咬牙切齿地说:“老子想当天子,他们却让我当诸葛亮。” 桓温满怀怨气回京,手里有兵权的人很容易将怨气转换成杀气,桓温的杀气明显是对着他篡位的拦路石修改诏书的王坦之,而与王坦之同时辅佐朝政的还有一人谢安。

谈笑间桓温改变主意

所以,在公元273年二月二十四日的新亭,大臣们的猜测都有一个答案:桓温要杀两人,就是谢安和王坦之。

王坦之敢修改诏书,却不敢面对屠夫,他汗水湿衣,连手里上朝用的手版都拿倒了,大概和我们现在系错扣子差不多。只怪桓温太强大,连朝廷中有威望的老臣都白着脸,抖着腿。

脸色没变,大腿没抖,说话没结巴的只有一人:谢安。

谢安说:“朝廷安危,就看咱哥俩这次了。” 桓温来了,谢安明知道墙壁后面埋伏着刀斧手,还是安然而坐,安然而言:“您作为地方军事长官,应该防守邻国,怎么尽拿些刀枪藏在这里吓唬人呢?”桓温大笑,撤了兵马,居然和谢安坐下谈笑半日。一场政治危机顷刻灰飞烟灭。

我读史书至此,总会废卷而思:谢安这种风度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度?不怕死的人不算太少,有的怒气冲冲,有的大义凛然,有的慷慨激昂,这些都可歌可泣,但自己死了,却于事无补。有一种不怕死的人,拿出的却是闲坐钓鱼下棋的风度,它不仅是自己英勇而已,还要稳定一个集团的情绪,保全一个良好的局面。这种风度,就是谢安的风度,宰相的风度。

魏晋士人的修养途径:减一分负担 多一分人格

当时能征服桓温这个一代枭雄的,绝对不是靠血气,你有血气,桓温这位文韬武略,掌有重兵的枭雄,更有血气。

也不能是简单正义凛然的呵斥。正义凛然也是一种怒,以怒抵制怒,只能导致敌人更大的怒和杀。

对桓温这种一流人物,征服他,只能靠风度。谢安赢了桓温的,就是风度。宰相的风度,是什么?是淡定。你不淡定,江山社稷何以淡定?想要淡定,就得心中少杂念,不要被一些东西挂着碍着,就是古人说的“挂碍”。

当今的读书人修养是加法的,各种人格修养,递加起来,堆成高峰,从学前班,兴趣班,奥数班一路堆上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堆成高峰,有时可能还形成“挂碍”。谢安的修养却是减法的,尤其东晋南朝时代人的修养是减法的。

视官职爵位如恶臭

王恭说自己身无长物,把竹席借出去,自己只能坐草席,减去一床竹席,换来廉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家种豆赏菊,减去一份为五斗米的奴颜婢膝,换来隐士的超然;张翰被秋风一吹,便辞官回乡,减去一顶乌纱帽,便换来家乡鲈鱼的鲜美。

谢安的修养也是一层层减出来的。谢家是当时响当当的名家大族,从中央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官,谢家弟子都有份。唯独谢安,躲在东山快活,谢夫人催促说:“老公呀,看看你的兄弟们,都是当朝显贵,你还不出来也给我争口气呀?”谢安听到要做官,好像嗅到恶臭一般,捏着鼻子笑道:“老婆呀,到时候恐怕躲都躲不了。”

视官职爵位如恶臭,将荣华富贵从修养中减出去。

公元272年的一天,谢安和王坦之到桓温的心腹郗超府上去拜访,傲慢的郗超一直不出来见客,从朝等到暮,王坦之熬不住了,要先走人,谢安说:“哥们,难道你不能为了性命熬上一会吗?”

不因外人傲慢而生气,将个人面子从胸怀中减出去。

新亭危机之后的十余年,谢安指挥江东子弟大败九十万前秦军,他却悠然下棋,捷报来了,轻描淡写道:“小朋友们大破贼辈。”谢安如此描述,将胜败的挂碍从风度中减出去。

不仅减自己的,而且还减老百姓的。在谢安主持下,东晋免除了农民一系列苛捐杂税,每逢灾害,就减免租税。

自己减一分,人格美一分;帮别人减一分,民心也多一分。

 
标签: 谢安 晋朝 东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王羲之和谢安之争 豪门之间的争斗谁更胜一筹?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魏晋名士主要的生活内容是清谈玄理
  • 名臣谢安轶事:善于识人曾经一手提拔了王献之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一次,王羲之的儿子献之、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访谢安。徽之、操之说了很多俗事,而献之只略作寒暄就离去了。有人问谢安三人谁最优秀,谢安说:“小者最胜。”并解释道:“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续晋阳秋》也称献
  • 谢安轶事:谢安夫人拒丈夫纳妾 巧拒旁人的劝说
    晋朝的大将军桓温曾和名士殷浩进行过长期的政治斗争,并最终将殷浩击败,逼他下野。桓温与殷浩之间曾有过一段著名的对话。桓温问殷浩:“卿何如我?”殷浩回答:“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殷浩虽然是个无能的将领、颟顸的官员,但他的这句回答却是如此伟大,
  • 淝水之战轶事 谢安取胜后忍住狂喜仍旧淡定下棋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里,有一段情节:方步亭的妻子小云得知方孟敖在一次战斗中击落三架敌机后,给方步亭讲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东晋宰相谢安,接到淝水之战的捷报后,内心狂喜,表面却不露声色,镇静自如继续下棋。当时的谢安身在建康,也就是今天
    11-07 谢安
  • 谢安 东山再起的历史人物不想为官的千古名相
    一个人发达难,但也有;然后一夜之间一无所有也不少,但东山再起的很少。那么东山再起的历史人物是说的是谁呢?但凡有点文化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就像谁都没有见过龙,却谁都知道龙一样。诚如斯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仙”不是
    10-22 谢安
  • 东晋的门阀政治 谢安因姻亲和各大权贵建立联系
    任何两个不相干的人,都可经由六个人连结出某种关系。在这样复杂的世界里,任何人事都是环环相扣的,世界如此之小,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南美洲一只蝴蝶扇扇翅膀也会引起太平洋的海啸。通过裙带关系,一个人拍脑袋,引起全国震动也是合情合理的。谢安的人脉,
  • 名士谢安是个好家长 “打赌”改掉谢玄不良习性
    在力挽狂澜、成为一代“风流宰相”之前,谢安在东山做了近20年“风流名士”。其“东山逍遥”的闻名程度,比起淝水之战毫不逊色,连元曲里都随口就唱:“你东山里做谢安”……1700多年来,人们一向对于谢安的“东山逍遥”羡慕得不得了。但是,谢安在东山
    10-15 谢玄谢安
  • 谢安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他人到中年时才做官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朝臣,他一生能力出众,为东晋的苟延残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年的时候谢安和一群隐士们相交甚欢,一起过着隐居的生活,后来出山做官的时候,他又能很好的展现自己的才能,帮助东晋王室渡过了很多的难关,是一个风姿卓绝、才能超凡的名相
    08-19 谢安
  • 谢安的弟弟“大将”谢万 东晋不靠谱的名门之后
    魏晋时期,陈郡谢氏能人辈出,谢尚、谢奕、谢安都是名满天下的名士,但在这些“龙兄”的背后,还有位志大才疏的“鼠弟”——谢万。尽管谢万才气、器度都不如几位哥哥,但他擅长自我吹嘘,加上有“龙兄”谢安罩着,仕途走得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对于
  • 东晋著名隐士谢安究竟是什么身份
    谢安是谁谢安是东晋生人,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政治家、军事家,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四十岁才出仕为官,之后二十余年一直为朝廷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谢安首要被推崇的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他被人称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