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太祖郭威: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的原型

   2020-11-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野客丛书·禁用黄》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自黄袍正式成为皇权象征起,穿上黄袍的,力求保之;想穿黄袍的,伺机夺之。夺权的方式,除了高呼“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此类野蛮型的,还有

《野客丛书·禁用黄》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自黄袍正式成为皇权象征起,穿上黄袍的,力求保之;想穿黄袍的,伺机夺之。夺权的方式,除了高呼“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此类野蛮型的,还有一种礼貌型的,也就是所谓的“黄袍加身”。提起“黄袍加身”,赵匡胤无疑是最有名的一个;但第一个导演“黄袍加身”的,却是他当年的老上司郭威。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导演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不过是拾了郭威的牙慧而已。

郭威(904—954),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县西)人。郭威出身寒微,从小就“负气用刚,好斗多力”,长大后更是“形神魁壮,趋向奇崛”。因为不喜欢种田,郭威十八岁那年应募潞州节度使李继韬,成为李继韬麾下的一名亲兵。郭威生性好动,经常违犯军纪,有一次,郭威在街上看到一个屠户欺行霸市,便借故买肉找茬,先是“以气凌之”,继而“叱之”。屠户大怒,挺着肚子对郭威说:“尔敢刺我否?”郭威二话没说,抄起刀子“剚其腹”,要了屠户的命。这个故事后来被演绎成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二者不同的是,鲁提辖用拳,郭威用刀;鲁提辖后来当了和尚,郭威后来当了皇帝。

其实,郭威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鲁莽汉子,他从小就“性聪敏,喜笔札”,从军后仍然坚持读书,文武兼备。李继韬被剿灭后,郭威被整编到后唐军队,充当“马铺卒使”。官职虽小,但他“多阅簿书,军志戎政,深穷綮肯,人皆服其敏。”后来,郭威结识了义兄李琼,发现李琼正在研读兵书《阃外春秋》,便拜李琼为师,恳求李琼悉心教导。之后,郭威“袖以自随,遇暇辄读,每问难琼”,视野开阔,学识大增,政治上逐渐成熟老练起来,这为他日后开国称帝打下了基础。因为有勇有谋,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几任上司都对郭威非常倚爱,郭威也一步步得到重用,最终成为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心腹。

开运三年(946)十二月,末帝石重贵被俘,后晋灭亡。迫于中原人民的抵抗,契丹兵不敢在汴梁(今河南开封)久留,在掳掠了后晋末代皇帝在内的大量人、财、物后,不得不退回北方。中原不可一日无主,郭威等人便力劝刘知远占领汴梁称帝,建立了后汉。刘知远感激郭威,破格将他从牙将提升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成为后汉的高级将领。乾祐元年(948),刘知远病逝,临终前任命郭威、苏逢吉二人同为顾命,拥立太子刘承祐为皇帝。刘承祐即位后,拜郭威为枢密使,掌控全国兵权。乾祐三年(950),赵匡胤从戎,投靠在郭威手下做了一名士兵,因此有幸目睹了郭威导演“黄袍加身”的全过程。

郭威篡国走了两步,第一步,他是被逼的;第二步,他是主动的。刘承祐疑心颇重,对郭威、杨邯、史弘肇这样的武将尤其放心不下。乾祐三年(950)十一月,刘承祐除掉杨邯、史弘肇之后,又诏令郭崇诛灭郭威、王峻,同时诏令李弘义诛杀王殷,企图一举铲除郭威势力。郭威闻讯后“神情惘然,又见移祸及己,伸诉无所”,此时已有反心;加上他平日爱兵如子,威信极高,故引起群情激愤,郭威顺势率众讨伐刘承祐。郭威起兵后,刘承祐将郭威留在京城的妻儿家属全部斩杀,养子柴荣的三个儿子也被处死。于是,郭威更加义无反顾,各镇节度使也纷纷倒戈。不久,众叛亲离的刘承祐被杀,郭威占领了京城。

操控军国大权后,郭威没有急于代汉自立,而是让刘知远的遗孀李太后先主持大事,以安人心;又派人迎接刘知远之弟刘崇的儿子刘赟继位,以稳宗室。就在这时,河北急报契丹兵入寇,边境告危,李太后“敕郭威将军击之”,国事、军事委于别人,这明摆着是要架空郭威。应该说,郭威对这份差事是有抵触的,但念及老上司刘知远,仍勉强答应出征。乾祐三年(950)十二月,郭威率军到达滑州时,因心有怨气而致使思想波动较大,所以“驻马数日”,故意放慢了行军速度。其实,不光是郭威心里不痛快,将士们也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于是“我辈陷京师,各各负罪,若刘氏复立,则无种矣”的呼声在军队中间鹊起。

众将思变,郭威岂能无意?尽管野心萌动,但公然与朝廷对抗,郭威需要得到众人的认可和拥护。行至澶州时,军中“将士数千人忽大噪”,郭威假装躲进屋里,有人爬墙而入,请求郭威当皇帝,有人干脆把一杆黄旗扯下来披在郭威身上,“或有裂黄旗以被帝体”,权当象征皇权的黄袍。没有郭威的事先暗示,谁敢贸然动军旗?郭威假装推辞,但将士们以“星散窜匿”相要挟,郭威只好登上城楼,整顿秩序,放弃抗击契丹,率军返回京师。经过几番对攻,李太后被迫下诏,让郭威“监国。中外庶事,并取监国处分”,又下诏废刘赟为湘阴公。广顺元年(951)正月,郭威在一片“劝进”的呼声中称帝,建立后周。

郭威能名正言顺地披上黄袍,可谓煞费心机。郭威没想到,自己导演的“黄袍加身”这一佳作,被赵匡胤尽收眼底。十年后,赵匡胤导演“黄袍加身”,就是当年郭威“黄旗加身”的翻版。据《宋史》记载:“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同样是契丹入寇,同样是军心哗变,同样是被逼就范,唯一不同的是,赵匡胤的“黄衣”是事先准备好的,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郭威一生俭朴,锐意改革,政绩斐然,不失为五代时期的一位明主。显德元年(954)正月,郭威病逝,临终前“只令著瓦棺纸衣葬”。作为一代开国皇帝,郭威能如此简单低调地安排自己的丧葬,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因为是“瓦棺纸衣”,所以郭威的墓千年之后安然无恙。开宝九年(976),赵匡胤去世,葬于永昌陵。据《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北宋被灭后,永昌陵遭到盗墓贼“朱漆脸”的洗劫,“赵太祖山陵,金之末年,河南朱漆脸等发掘,取其宝器,又欲取其玉带”,可见赵匡胤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厚的,所以他的墓穴被折腾的一塌糊涂。对于赵匡胤来说,“黄袍加身”可以活学活用,而有些东西却是学不来的。

 
标签: 水浒传 郭威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
    1、潘金莲是北宋的。水浒传的故事是发生在北宋的。 2、楔子(即故事的印子)“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起于仁宗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即公元1058年。终于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其间有段文字“宋江到任以来,将及半
  •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
    1、《水浒传》原著光顾着交待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最后归宿,忘了写恶人高俅、蔡京、童贯等人的结局了。2、不过,又也许不是忘记了写,是故意不写的。因为高俅死得巧,他是赶在北宋灭亡之前病死了,算是善终。《宋史.李若水传》中有提到,高俅在靖康元年(
  • 水浒中梁山第一条好汉为何被政治边缘化?
    梁山上谁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好汉?勿容置疑,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万夫不挡之勇。因受太尉高俅父子的陷害,结果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第一条好汉。其实,在《水浒传》中的所谓“逼上梁山”,说到底有两种“逼”法:一种叫做“被
  • 水浒传中的铁牛李逵究竟是个怎样的好汉?
    但凡明清古典小说里面,不管其出场角色有多少,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憨直的,负责搞笑的,惹人喜爱的角色,作为小说中的调味剂,为小说加上不少的幽默戏份——甚至,专门负责搞笑。这类角色往往性格单纯憨直,粗心胆大,有点笨笨的,心机也不高,甚至完全没有心
  • 水浒传中呼延灼为何要给高太尉写保证书?
    呼延灼是一代名将,当年老祖呼延赞闹革命的时候凭着一把铁鞭,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人称铁鞭王的便是。到了呼延灼这里,本来功夫不亚于老祖,而且排兵布阵更胜于祖辈,可惜见臣当道,无奈只好在汝州分管军事。却说一日呼延灼正在闲坐,忽然上差来宣,原来朝廷
  • 揭秘:《水浒传》中描写的三个中秋惊魂之夜
    今天和大家说说《水浒传》中的中秋故事,也许你会发现施耐庵老夫子居然大动笔墨描写了中秋之夜不一样的几处风景,让人惊叹不已呀。第一个中秋:史家庄血战前的中秋此时的主角乃是梁山第一个出场的好汉,九纹龙史进,使得一条短棒,深受老师禁军教头王进的真传
  • 水浒传中108条好汉唯一当上皇帝的是谁?
    等宋江一走远,李俊立刻和童氏兄弟与约好的费保等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今泰国)的土皇帝。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在这些善终
    12-28 水浒传
  • 揭秘在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要私自把晁盖放了?
    晁盖等七人劫了生辰纲,由于后续问题安排的不当,白胜被捉。白胜熬不过酷刑,经过州尹一诈,就把晁盖供了出来。于是,何涛何观察拿着公文,带着二十几个眼明手快的公人,直接到了郓城县捉人。这个何观察把一行人都藏在客店里,只带着两个跟随来县衙下公文。州
  • 梁山猛将成暹罗国之主 水浒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经典场面:朝廷军队围剿梁山,被智勇兼备的梁山好汉战败,朝廷主将只好从水路落跑。这时,梁山水泊的芦苇荡里就会摇出一条船儿,上有一位悠然自得的好汉,唱着歌儿或是吟着诗儿,没等对方射箭,那好汉就先翻身跃入水中,然后朝廷的船开
  •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反诗,戴宗上梁山与众好汉商议用假书信骗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