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评盛宣怀 其办洋务只懂拿洋人吓唬朝廷

   2020-05-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辜鸿铭就汉阳兵工厂对张之洞说:我国不办兵工则已,要办的话,就要找个这样的专家,绝不能含糊。盛宫保(宣怀)办洋务,只是利用洋人做招牌,不管阿猫阿狗,拿来做晃子,吓唬朝廷,夸示新政的!晚清怪人辜鸿铭的另一面辜鸿铭给人的印象是个怪人:怪在终身穿长

辜鸿铭就汉阳兵工厂对张之洞说:我国不办兵工则已,要办的话,就要找个这样的专家,绝不能含糊。盛宫保(宣怀)办洋务,只是利用洋人做招牌,不管阿猫阿狗,拿来做晃子,吓唬朝廷,夸示新政的!

晚清怪人辜鸿铭的另一面

辜鸿铭给人的印象是个怪人:怪在终身穿长袍马褂、怪在留长辫子,还怪在娶妾、逛妓院,一手握女人小脚、一手下笔千言……但国务总理王宠惠曾赞佩他道:“鸿铭先生,学博中西,足迹遍天下,早岁游学欧美,精研各种文化科目,均能撷英掇华,发其秘奥,著为宏论。曾荣获博士头衔,达十三个之多,其为国增光,驰誉国际,旷古未有,洵足多也。迨归国后,专心讲学。春风化雨,桃李盈门,数十年如一日。更以余闲,从事著述,独具只眼,尤以用西文迻译之我国古籍多种,皆能尽信达雅能事,于中西文化交流之贡献,厥功甚伟。”

辜鸿铭在晚清曾被视为邃于西学西政的奇才,1885年,方游学归返中国之时,因偶然的机遇而入张之洞的湖广总督幕府,担任“洋文案”(即外文秘书)。张之洞是晚清最后一位著名儒臣,他的实施新政、编练新军、重视高等教育种种措施,其背后都有着辜鸿铭鼎力谋划的身影,此后两人相随共事20余年,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1910年,也就是张之洞死后的第二年,辜鸿铭写了《张文襄幕府纪闻》一书,在序言就写道:“余为张文襄属吏,粤、鄂相随二十余年,虽未敢云以国士相待,然始终礼遇不少衰。去年文襄作古,不无今昔之慨。”

汉阳兵工厂是张之洞在湖北时所筹划创设的,当初曾有“中国的克虏伯”之誉,规模宏大,设备齐全,出品精良,管理严密,在东方可算首屈一指,而这一切缜密的布置,都是辜鸿铭的策划。在筹创之初,盛宣怀介绍一位华德伍尔兹给张之洞,说是英国的兵工专家。张之洞很是高兴,把他安顿在宾馆里,厚予招待。过了二日,张之洞传见,却被告知此洋人已被辜鸿铭打发回上海去了。张之洞大为诧异,便请辜鸿铭来问,辜见面便说:“伍尔兹和我叙起来,算是同校后辈,比我低了五六年级,他是学商科的,现在上海开设洋行,地道是个商人,根本不懂兵工,因此我打发他回去了。”说完,顺手从袖管拿出一个洋信封,掏出一封信,说:“这里有个威廉福克斯,是我同学,这人才是研究兵工学的,现任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监督。我国不办兵工则已,要办的话,就要找个这样的专家,绝不能含糊。盛宫保(宣怀)办洋务,只是利用洋人做招牌,不管阿猫阿狗,拿来做晃子,吓唬朝廷,夸示新政的!”张之洞一向倚重辜鸿铭,于是便函邀威廉福克斯来华协助建立兵工厂。

对于外国人,辜鸿铭是极力宣扬“孔子之教”,滔滔之论有如长江大河。有一次,他的外国朋友在家里宴客,客人中只有他一个中国人,大家推他坐首席,坐定,大家谈论中西文化。洋主人问他:“孔子的教育究竟好在哪里?”辜鸿铭回答:“刚才诸君你推我让,不肯居上座,即是行孔子之教。若照争竞原理,以优胜劣败为主,势必等到胜败决定,然后定坐、然后举箸,只恐怕这一餐大家都不能到口了。”

有感于中国文明五千年,开国亦较欧美为早,但由于礼教废弃,风气败坏,竟被欧美人视为“未开化国”,辜鸿铭大声疾呼:“今人有以除辫服为当今救国急务者,余谓中国之存亡,在德不在辫。”他的意思是当时能亡我中华者,不是西方人的坚船利炮,而是我们自己“教之不讲,德之不修”也。他认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之所以能成为东亚唯一的强国,除了因为采用欧洲的文明利器,更是因为在根本上保留了中国传统的礼教文明。他说:“洎甲申马江一败,天下大局一变,而文襄之宗旨亦一变。其意以为非效西法图富强无以保中国,无以保中国即无以保名教。虽然,文襄之效西法,非慕欧化也;文襄之图富强,志不在图富强也。盖欲借富强以保中国,保中国即所以保名教。”

对于风雨飘摇的晚清,辜鸿铭有着清醒的看法,他说:“窃谓中国自咸同以来,经‘粤匪’扰乱,内虚外惑,纷至迭乘,如一丛病之躯,几难着手,当时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按:曾国藩),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效。至甲午,病大变,有儒医南皮张姓者(按:张之洞),另拟方名曰‘新政’补元汤,性燥烈,服之恐中变,因就原方略删减,名曰‘宪政’和平调胃汤。自服此剂后,非特未见转机,而病乃益将加剧焉。”在那些年头里,国家早已弊病丛生,面临无可救药的地步,所谓预备立宪的狗皮膏药,根本医不了千疮百孔的病体。辜鸿铭的这席话,真是一针见血地点出病入膏肓的根由,却也是他的痛心之论。他在《张文襄幕府纪闻》一书说:“惟历观近十年来,时事沧桑,人道牛马,其变迁又不知伊于何极,是不能不摧怆于怀。”其忧患愈深,伤痛愈深也。

辜鸿铭对当世人士的评骘,除夸赞曾国藩、文祥为大臣,郭嵩焘为上流人之外,其余甚少见许;即如张之洞,亦时有微词。对端方、袁世凯、盛宣怀等人,更是骂到入木三分,挖苦得淋漓尽致。除当面幽默盛宣怀“贱货贵德”;谓端方“质美而未闻君子之道,虽属有情,亦如水性杨花之妇女,最易违良心事”。说袁世凯则最为不堪,有“袁在甲午以前,本乡曲一穷措无赖也,未几暴富贵,身至北洋大臣,于是营造洋楼,广置姬妾;及解职乡居,又复构甲第、置园囿,穷奢极欲,擅人生之乐事,……人称袁世凯为豪杰,吾所知者袁世凯实贱种耳”。骂得非常苛刻毒辣,但仔细思量,并非无的放矢。

辜鸿铭凭着出众的智慧,在时人的不解和鄙视中处处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在长衫长辫、滑稽突梯的外表下,隐藏着他为礼教之寝废而忧患,为民本思想之沦丧而忧患,为求学问之不诚而忧患……他不该简单地被看成是孔乙己式的人物,他有着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

 
标签: 辜鸿铭 盛宣怀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末怪杰辜鸿铭癖好 爱闻裹脚布偷妓女手帕
    辜鸿铭,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清末民初时著名的翻译家,号称“清末怪杰”。辜鸿铭爱闻裹脚布的味道然而,他虽然留过洋,但最痛恨西服。学生犯错时,却喜欢用英语骂人。喜欢满清服装,
  • 主张娶小老婆的辜鸿铭 曾经迎娶日本女人为妾
    辜鸿铭把自己的一生概括为“四洋”,即: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精通英、德、法等近10国文字,尤擅长英文写作,被孙中山和林语堂誉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回国后,他在北洋系统任职,充当张之洞幕僚20多年,后
  • 辜鸿铭辫子为何被称为晚清最后一根辫子
    对于辜鸿铭的简介,最具有总结性的一句话就是,是外国人眼中的明星,是中国人中的天才,更是当时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虽然他的姓为辜,但是他的一生却一直都在为祖国正名,从未辜负祖国。他名为鸿铭,字为汤生,是清末年间的人物。其实,辜先生的一生是极其具有
  • 辜鸿铭 生在南洋 学在西洋 仕在北洋却成晚清遗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历经一百五十余年而至今未有明确的结果出来。晚清怪杰辜鸿铭以其特立独行的思想和行为,诠释了处于这种中西纠葛中的文化人于茫然之中抓住文明之根予以反戈一击的决心。他是最了解西方的晚清遗老,也是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保皇派,同时又
  • 民国怪人辜鸿铭靠女人脚臭味激发写作灵感
    “五四”时期,风云激荡,新旧杂陈,尤其是在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校园里面常常是一边有人宣扬新文化,另一边却有人极力呼吁维护旧传统,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其中就有这么一位身材高挑,体型干瘪,脸庞消瘦,鼻梁高耸,眼睛
  • 辜鸿铭与日本首相的那场辩论最终结果是什么?
    近代日本西化后,尽管通过甲午战争,已在军事上与中国分出胜负,但在文化上,中国有些“国学大师”还是看不起日本。用当时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话说,就是—— “我国则轻视中国为顽固愚昧的老大之邦,中国则讥讽我国为轻浮躁进妄自模拟欧洲文明皮毛的一个
    11-25 辜鸿铭
  • 清末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个人著述辜鸿铭的仕途生涯不足一谈,他一生事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在于沟通中西文化并诉诸于翻译事业。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孔孟哲学,精神道义,他勤于写作。辜氏一生著述颇丰,且多用流利的英文写成,其目的即在于使西方人了解,并通过了解进而尊重中国文化
  • 清末怪杰辜鸿铭 一生获得13个博士学位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出生于1857年的辜鸿铭一生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他曾这样概述自己的一生:“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在民国时期,辜鸿铭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学贯中西的
  • 吉田贞子 让民国大腕辜鸿铭念念不忘的日本娇妻
    辜鸿铭的妾吉田贞子是日本鹿儿岛的士族,出生于大阪,长在心斋桥附近。吉田贞子的父母是在华经商的日本商人,他们一直在汉口经营一间干货铺,但因战争的影响,难以维持生计了,便离开了汉口,在中国四处谋生。贞子长大后只身一人来中国寻找自己父母,在汉口没
  • 清末旷世怪杰辜鸿铭有着怎么样的奇闻趣事
    以一袭破旧的马褂、一顶瓜皮小帽压着的长辫,以及关于缠足、纳妾等奇谈怪论闻名的旷世怪杰辜鸿铭,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东西南北人”。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11种语言,曾同时为操六种语言的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