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丞相公孙弘 养猪出身的公孙弘如何成为丞相

   2020-04-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在朝廷任过职,虽然只是跑跑腿、打打杂,可出了衙门大院,也算是个人物。可是,公孙弘在官衙没混多久,就被打发回家了。从那以后,公孙弘的人生彻底跌人谷底,只能靠放猪养活自己。公孙弘的家乡在齐地淄川国的薛邑,一个临海的地方。每天,他

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在朝廷任过职,虽然只是跑跑腿、打打杂,可出了衙门大院,也算是个人物。可是,公孙弘在官衙没混多久,就被打发回家了。从那以后,公孙弘的人生彻底跌人谷底,只能靠放猪养活自己。公孙弘的家乡在齐地淄川国的薛邑,一个临海的地方。每天,他把一群猪赶到海边,然后面朝大海,目瞪口呆。

公孙弘当猪倌一直到40岁。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公孙弘忽然困惑起来了。难道,真要放一辈子猪吗?不,绝不,他决心改变自己的人生。他投奔了齐地著名的儒学大师,然后就认真地读起书来。当公孙弘从书中抬起头,砭眨眼看看周边的世界,那已经是20年以后的事。60岁的公孙弘研读“春秋学”,终于有眉目了。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诏要求各地方诸侯国和郡县选拔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才输送到朝廷。淄川国的领导们选来选去,最后公孙弘胜出。

到了长安,公孙弘通过了一系列测试,顺利成为经学博士。朝廷不仅需要公孙弘的学识,还盼望他能够在更广阔的行政领域发挥才干,于是派给他一项特殊使命,让他出使匈奴。从匈奴归来的公孙弘送上调查报告,居然与汉武帝的想法格格不入。阅读报告之后,汉武帝龙颜大怒。公孙弘感觉苗头不对,立刻向朝廷报告,说自己年老多病,希望告老还乡。这一主动姿态让他没有遭受更大的难堪。而他的政治生命再次画上了句号。

到元光元年(公元前154年),汉武帝朝廷正式在全国推行察举制度,要求各个郡国各举“孝廉”一人。淄川国领导又想到了公孙弘。这一年,公孙弘恰好70岁。他家里一贫如洗,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公孙弘告诉长官,上次失败而归,朝廷应该有记忆,实在应该推荐别人。可是长官不许,非他不可。一位老乡送给公孙弘一套衣装,于是公孙弘又踏上了去长安之路。

全国一百多名贤良文学代表,公孙弘是最老的一位,而且太常寺的官员们竟然还真的认出了他。在厚厚的一叠报告中,公孙弘的被放在最下面——皇帝没耐心,或许根本就看不到,这样就不必再引皇帝烦心了。官员们这么做也是替皇帝着想。不承想,如今皇帝思才若渴,把所有的报告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包括最后一篇公孙弘的。更令太常寺官员没有想到的是,皇帝竟然认为公孙弘的文章写得最好,于是皇帝更改排名,把公孙弘排第一,并立刻召见他。

看着公孙弘的文章,听着公孙弘的言谈,在汉武帝眼中,这位70岁的老先生一点都不显老,他精神矍铄,满腹经纶,是治国的最佳人选。公孙弘第二次被任命为经学博士。

十年前,公孙弘因为没有摸到皇帝的政治脉搏,急于发言,耽误了前途。这一次,公孙弘接受教训,谨言慎行,一切按照皇帝的思路,因此大获皇帝欢心,不久就被任命为左内史。公元前124年,公孙弘76岁时,他被任命为丞相,并被封为平津侯,成为是西汉开国以来第一个布衣丞相。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40岁才奋起读书,也能成为宰相,公孙弘的成功为所有有志之士树立了榜样。(孟宪实)

 
标签: 丞相 汉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1、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其地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秦悼武王二年(前309年)秦在春秋时“相”的基础上,始设左、右丞相“丞者,承也;相,助也”(《史记
  •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1、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是丞相。比如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前,皇帝身边重要的官职都可以称为宰相。胡惟庸案后,丞相职位虽然被废除,但是朱元璋设立内阁大学士来辅佐皇帝,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职位。2、明朝灭亡后,清朝走进历史的舞台。清朝沿用了明朝
  •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
    1、性质不同: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2、特点不同:丞相只有一个人;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 丞相的职责与权力 古代丞相的职责是什么
    丞相的职责与权力 古代丞相的职责是什么
    1、丞相的职责: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逢有机要事情皇帝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议,避免专断。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
  • 明朝有丞相吗 明朝有没有丞相
    明朝有丞相吗 明朝有没有丞相
    1、明朝初期曾设置过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算是最后两位宰相的人,但是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将胡惟庸诛九族,九族中有前一任宰相李善长。同时废除宰相制,将宰相的权力分配给六部.,六部直接为皇帝负责。2、这种想法初期不错,但
  • 陈平帮刘邦打天下守江山最终官居丞相得以善终
    刘邦曾经说他战胜项羽最应该感谢三个人,分别是萧何、张良、韩信,并一一指出他们的长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是在这三个人的背后,还有
    12-31 刘邦陈平
  •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是谁?刘邦丞相萧何结局如何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
  • 杨敞怎么读 西汉丞相杨敞生平简介 杨敞怎么死的
    杨敞(chǎng)(?-前74年9月20日),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是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公元前87年,杨敞
  • 中国古代历史的十大丞相 谁才是第一名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作为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中,广义上来说,丞相和宰相可以是一个意思,当然在狭义上存在一定区别。自从春秋战国时期设立丞相,一直到明太祖通过胡惟庸一案废除丞相制度,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六百年之久。以下
    12-30 丞相
  • 高力士身为一个太监为何权力比丞相还要高
    几乎在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宦官专权,就算是盛世唐朝也不例外,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这样一位宦官,他有着高于丞相的权利,深受皇帝和后宫妃嫔的信任,他就是高力士。高力士为何受宠在唐玄宗还没有登上皇位的时候,高力士就一直在他身边辅佐,后来李隆基凭一己之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