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名将:历史上王翦到底有没有打到越南?

   2020-10-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古代,军事将领是个危险性颇高的差事:既要运筹帷幄又要冲锋陷阵,刀剑不长眼,医学不发达,技不如人就死路一条;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标准不达标打了败仗,也死路一条;好容易打了胜仗,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被政敌暗算、君主忌惮的,还是死路一条。拿战国

在古代,军事将领是个危险性颇高的差事:既要运筹帷幄又要冲锋陷阵,刀剑不长眼,医学不发达,技不如人就死路一条;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标准不达标打了败仗,也死路一条;好容易打了胜仗,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被政敌暗算、君主忌惮的,还是死路一条。拿战国四大名将来说,所谓不许人间见白头,大抵就是将军们多半活不到白头的岁数,不得善终,譬如白起、李牧;即便活到年迈的,也是被迫出走,声威不再,郁郁而终,譬如廉颇。但今天要给列位看官讲的这位王翦,是个人精,情商和政治头脑超高,在雄才大略却又暴虐无常的秦始皇统治下,王翦手握重兵建立不世奇功,父子封侯却不受各方猜忌戕害,实在是个异数。

秦王政十一年,王翦小试牛刀,攻破赵国阏与, 拔九城,算是一洗三十多年前秦军在此地被赵奢大败的耻辱。七年后,王翦率军灭赵。关于王翦灭赵一战,牵涉到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另一位,赵武安君李牧。本来战国四大名将中两两对阵,那得多精彩啊,可惜两次对阵机会都因为赵国自毁长城,被破坏了。长平之战赵国换下了廉颇,白起没能和廉颇打;王翦攻赵,李牧却被冤杀,结果只剩王翦一个人的独角戏。李牧死后三个月赵国就被灭了,不知道冤死的将军在地下听到这消息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呢。关于李牧之死,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载于战国策的说法是王翦忌惮李牧,使了反间计借赵王之手除掉李牧,其它的说法,作者会在专讲李牧的时候细说,此时按下不表。

秦王政十九年,史上最名不副实的刺客荆轲刺秦失败,秦王派王翦攻燕,王翦拿下了燕国都城蓟,燕王败逃辽东,策划刺秦的太子丹被杀,燕王将其头颅献给秦国求饶。六年之后,王翦的儿子王贲俘虏燕王喜,燕国灭在王翦王贲父子二人手中。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读者:你在说赵奢的儿子赵括的时候也这么说的,结果咧?作者瀑布汗:这次是真的,王贲真的也很牛逼,你们相信我…)。秦王政二十一年,“王贲伐楚,取十余城”,二十二年,“王贲伐魏,引河沟以灌大梁。三月,城坏。魏王假降,杀之,遂灭魏。”话说,白起在楚国挖沟筑堤水淹鄢城,这招被王贲活学活用在了魏国大梁,效果也是出奇地好。“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就是说,在妈妈君王后影响下,末代齐王一向保持中立,太平了几十年,但是眼瞅着秦国灭三晋、灭楚、灭燕,齐王建哪里还坐得住,和相国一商量,断绝了和秦国的外交关系,积极备战,可是秦国派出了越打越顺手的小王同学,齐国不出意外地,被灭了,齐王建被俘虏迁到了共地。王贲同学灭了魏国、齐国,剿灭了赵国流亡政府军,在老爸攻破燕蓟的基础上结果了燕国,他被封为通武侯完全是靠他自己的军功。

儿子南征北讨,老子也闲不下来。(读者:说好的人精呢?人精呢?精呢?作者汗:就来就来…)秦王政二十三年,秦国朝野商量灭楚方针,王翦的意见是,灭楚非得要六十万人的军队才行,虽然白起攻破郢都、水淹鄢城,使楚国元气大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一向是秦国的强劲对手,楚人的悍勇也是闻名于诸侯国的。此时,另一员年轻将领李信持更为乐观的态度,“不过用二十万人”,而时年三十六岁的秦始皇还是更倾向于用李信。为什么呢?六十万人的军队,几乎是秦国的全部家底了,都交给一个人,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胜了、败了或者折了、反了。换了是你,你放心把所有积蓄交给一个下属帮你炒股票吗?李信年少壮勇,也没少打胜仗,尽可以试试,身边再配个蒙恬,双保险。

王翦一看没用上自己,就称病回老家去了。这边厢李信和蒙恬起初是分兵伐楚、势如破竹(六十万已经减到二十万了,你俩还要分兵,把楚国人也忒小瞧得狠了),待到李信要与蒙恬会师,却被楚国大将项燕偷偷跟踪突袭,大破秦军两营,斩杀都尉七人,秦军败走,是为秦灭六国时吃的最大的败仗。

嬴政气得跳脚,亲自去王翦老家请他出山伐楚,老王老王,悔不该不听你的计策,让李信那小子出去丢脸,老王你可是我的顶梁柱,这时候你可不能撒手不管。一开始王翦还是要傲娇一番的,大王,我这不身体有病吗,有心无力呀,您手下那么多大将,再择一个就是了。嬴政哪里肯依,老王你别说了,能干这活的,除了你没别人。王翦也不管真病假病,推不掉就只好接了这活,但是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得给他六十万人的军队。明白人啊,想当初白起称病,昭襄王请他伐赵,他死活不去,犟着脖子和秦王争辩说还不到时候,几次三番触怒秦王,再被范雎背后插一刀,嗯哼,不到时候伐赵,可到时候灭你自己了。王翦乖觉,推一次,秦王觉得是欲拒还迎的前戏,都由得你,拒两次三次的,不怕死的尽可以试试。

王翦临行前,嬴政亲自送到灞上,欲言又止,肚里的话大约是“老王,家底都给你了,你省着点花,可千万别贪污到自己兜里”。老王是什么人?作者说过,人精啊。他先跟嬴政讨要美田宅园,嬴政奇了,你这老小子打仗前尽想着要田要地作甚?王翦回答,我这不是要点东西留给子孙才能安心打仗么,秦王大笑。军队还没出关呢,王翦又五次派人向嬴政讨要田地,这是为啥呢?他是这么说的,“夫秦王怚中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矣。”嬴政把整个秦国的家底掏给我老王,我跟他要田地财产,足见得我是个贪财的,贪财好啊,就没什么心眼使坏反水,嬴政这个多疑的也就疑不到我老王头上。王翦可是把嬴政的心理给揣摩透了,不过作者好奇,讨要两三次不就够了,讨个五六次不怕嬴政嫌烦,打完仗再收拾他?看官们想想,你们问老板讨加薪,讨一两次未必就成功,可讨五六次怕是要卷铺盖走人了吧。

废话少说,楚国人听说王翦来了,如临大敌,集中兵力准备打大仗。王翦对他们不理不睬,关起门来和士兵们吃吃喝喝丢石头玩。楚人面面相觑,什么情况?随即大怒,真是日了狗了,你们不是来打仗的吗,打呀,丢石头丢石头,丢你妹啊,要丢回你们秦国丢去。无论楚人如何挑衅,王翦就是不动。等楚国人耐心耗尽,准备调动开拔,王翦掐准时机出动,不动则以,一动就大破楚军,杀其将军项燕(一说项燕是自杀。王家和项家的梁子还没完,作者会一一道来)。说到掐准这个时机,不管是太史公还是司马光还是作者,都是嘴皮子翻翻,听上去容易得很,但这种技术,不出生入死、身经百战、融会贯通、沉得住气,哪里能那么容易领会。

王翦“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就是说平定楚国以后,王翦还去征伐了百越。关于这个百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原越国的会稽之地,但浙江以南、会稽周围的越国故地,早已臣服楚国,算是“荆地”的一部分了,即已平荆地为郡县,那还南征个啥;所以另外一种说法,是秦军以湖南、江西为据,进击湘赣闽浙两广甚至到越南地区尚处于氏族社会的各部落及部落联盟(秦代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其中象郡在今越南境内)。第一种说法因越国故地早已臣服楚国而存疑,第二种说法,除了史记中南征百越这半句话,并没有史料交代王翦征伐的百越之君到底在哪里,而只有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记载过秦尉屠睢率五十万人与越人开战,根本没有提到王翦,只不过按史料推测,屠睢可能是协同王翦作战的,毕竟有本事指挥五十万人的秦国将领,还得是让嬴政放心的人,掰着手指头数也轮不到屠睢,只有刚灭完楚国的王翦最合适,从楚国战场下来直接南下岭南也顺路。作者觉得这个推测比较靠谱,但再靠谱的推测,它也只是推测啦。

话说楚国灭亡时,大将项燕死于王翦之手(甭管是秦军所杀还是兵败自杀,反正都是王翦灭楚害的)。秦二世而亡之际,王翦王贲早死了,这时候是王家第三代王离当家,富不过三代,常胜将军也不出三代,王离打仗就没有他爸爸和爷爷强。说来也巧,王翦的孙子王离折在了谁的手中?项燕的孙子项羽!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俘虏了王离。王离最终有没有被杀,没有记载,但落在动不动杀降和屠城的项羽手中,他会放过世仇么?算起来秦灭六国,除了韩国,赵魏燕楚齐五国都是被王翦王贲父子所灭。功高盖世,但司马迁偏要叽叽歪歪,说王翦没有辅佐秦始皇修德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厉害的人,只要给他鸡蛋里挑骨头,还是会挑出短处来的。作者个人见解,军人只管打好仗就可以了,那些文人政客哼哼唧唧的标准,就不要来烦军人了,慈不掌兵么。

 
标签: 战国 王翦 名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1、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
  •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1、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
  •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1、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
  • 战国时期的商於郡在今哪里?
    商於为古代地名,辖区主要为现在的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春秋战国时期,商於之地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商於被秦国占领而成为秦地,该地后来还成为了商鞅的封邑。秦国占领商於之后,在接近秦
    04-23
  •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1、“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2、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
  •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有哪些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
    1、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
  •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1、秦国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2、齐国: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3、楚国: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
  •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
    1、熊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2、熊艾,熊绎之子,西周时期楚国君主。3、熊黵,熊艾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的第三任君王。4、熊胜,熊黵之子,楚国的第四任君王。5、熊杨,楚国的第五任君王,在位期间,主要活动范围,仍限于荆山及古沮、漳河上
  •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
  •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眉的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
    1、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古代汉族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