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孙中山刚加入天地会就成为了帮派大哥?

   2020-03-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洪门有着等级之分,分洪棍、纸扇、草鞋三级。洪棍为元帅的别名,是当家、执行者;纸扇是幕僚、参谋;草鞋是外勤、联络员。刚进门的孙中山,立即被洪门大哥封为洪棍,可见当时“政治偶像”的力量。中国人一向有着“兄弟”情结,讲究义薄云天,“兄弟”们为了共

洪门有着等级之分,分洪棍、纸扇、草鞋三级。洪棍为元帅的别名,是当家、执行者;纸扇是幕僚、参谋;草鞋是外勤、联络员。刚进门的孙中山,立即被洪门大哥封为洪棍,可见当时“政治偶像”的力量。

中国人一向有着“兄弟”情结,讲究义薄云天,“兄弟”们为了共同的“义”,抱成一团,帮派便由此而来。甚至,民主革命先驱——被国民党尊为“国父”的孙中山也不例外。

1892年7月,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因医术高明,“不满两三月,声名鹊起”。但青年孙中山的心中,最终极的目标是改革弊政,救国强国。

1894年,孙中山到天津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要求“改革”,结果无人理睬,满腔热血的孙中山决定“单干”,并开始付诸行动……

本文讲述的这段历史,开端于此背景。

“捣乱”的梁启超

被李鸿章拒绝后,孙中山就远赴美国檀香山(夏威夷州首府)求助。少年时期的孙中山曾在那求学,有一大帮的同学和亲戚。

在当地,他的哥哥孙眉更是被称为“茂宜王”。他在夏威夷茂宜岛有着大片的农场,养着几千头牛羊。

不过,孙中山的“求助”过程却是一番坎坷,夏威夷距离中国十万八千里,当地人一听说孙中山的“谋反”言论后,大惊不已。

“这可是要诛灭九族的啊。”一群亲朋好友全躲着孙中山。几个月的辛苦下来,孙中山仅仅拉拢了几十人。然而,就这几十人,当下便决定成立“兴中会”,同盟会的雏形就此形成。孙中山甚至还借助银行力量,发行“革命成功后,加倍偿还”的债券,筹得几万元。

当年冬天,孙中山先带“兴中会”几名会友回国。就在准备大干一场时,孙中山联系到了另一个超级政治偶像——梁启超。两偶像相遇,无比激动,两人细谈后,甚至要联合改组,成立新党。

这时的梁启超正奉康有为的命令,将去檀香山开“保皇派”会议。孙中山说那是我的地盘,给你张介绍书吧,到那自有人相助。于是,“忠厚”的孙中山就上了梁启超的当。梁启超一到檀香山,拿着介绍书,四处召见“兴中会”成员,趁机对他们“洗脑”——“革命即是保皇,先让光绪帝复辟,才能救大家。看介绍书,孙中山也同意的。”

几个月后,“兴中会”变成了“保皇会”,梁启超筹得十几万离开。在国内的孙中山听闻此事,脸色大变,去信大骂梁启超“失信背约”,梁启超大概也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任由孙大骂。不过,梁启超的工作质量实在太高,“保皇”思想一旦形成,竟无法根除。1904年,孙中山再次去檀香山想澄清事实时,竟无人响应,甚至当地媒体还攻击“革命”,让孙中山很是无奈。

孙“洪棍”

孙中山在檀香山感觉“孤立无助”,于是抽空去拜访了“茂宜王”孙眉,家人相聚,自然无比高兴。

此时的“茂宜王”也正临困境,因为当地政府取消土地私有,让孙眉损失惨重,家道开始没落,无法赞助孙中山。

孙眉的母舅杨文纳曾在1896年去过美国内地,帮孙中山游说,但成绩不佳,他觉得原因是没人帮助,特别是缺乏当时华人最大势力——“帮派”的力量,于是他劝说孙中山加入当地帮派——“洪门”,一可增加实力,二可与“保皇派”一斗。

洪门,即大名鼎鼎的“天地会”,武侠小说中多次出现它的身影。

洪门始创于清初康熙年间,据洪门密册记载,发源地为福建南少林寺,目标为反清复明。三合会、哥老会都是洪门的支派。

在海外,洪门被称为洪顺堂或义兴会,在美洲则通称致公堂。

在孙中山加入前,“保皇派”早已有人是洪门弟子,一听到政敌竟然加入,纷纷反对。

这时,孙中山的入门介绍人——洪门前辈叔父钟水养发话:“洪门宗旨,在于反清复明,孙某未入洪门,早为这宗旨而奋斗,我们是一家人。”

大哥发话,小弟不敢吭声,于是挑选吉日,让孙中山拜盟,正式成为洪门弟子。

洪门有着等级之分,分洪棍、纸扇、草鞋三级。洪棍为元帅的别名,是当家、执行者;纸扇是幕僚、参谋;草鞋是外勤、联络员。

刚进门的孙中山,立即被洪门大哥封为洪棍,可见当时“政治偶像”的力量。

孙中山与洪门

“革命债券”

当上洪棍的孙中山,有了帮派的撑腰,自然胆气也足了不少。1904年冬天,孙中山前往旧金山,为革命筹集资金。没想到,轮船靠岸后,孙中山还是被“保皇派”暗算了一次。

美国海关上船检查旅客护照,检查到孙中山时,称他为“乱党”,暂留船上听取讯问。

根据美国海关规定,如果护照现场查出问题,应勒令该人返回原地;如果护照有疑问,该人应被关进海关,等待二次问讯,再由法院裁定,时间可长达几个月。

被人“举报”的孙中山就属于第二种情况,被关进海关的小木屋,几天后,二次问讯结果——孙中山被勒令退回檀香山,不服的话,可上诉法院。关在小木屋的孙中山束手无策,托人向洪门求助。

旧金山致公堂为全美洪门总部,总部大哥黄三德平时热心革命,早听过孙中山的威名,这次听到“偶像级”的门徒竟然受此大辱,大为气愤,请律师依法相助,并缴纳500元保证金,孙中山在洪门弟子的欢呼声中,走出木屋。

3个星期后,法院判决到达,孙中山在美国横着走路都没事。不过,保皇派早在洪门经营多年,孙中山即使有大哥相助,还是困难重重。孙中山决定从能接受新思想的基督教徒下手。

他先召集教友开救国会议,众人纷纷响应,大会开得很是热闹。看到时机成熟,孙中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债券,说:“此券收10美元一张,革命成功,还本息100美元,购买者立即成为兴中会会员,成功后可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一干基督教徒顿时傻眼。

其实,花点小钱,这些人还是愿意的,最不济算个投资失败,但加入兴中会?这帮教徒虽然人在美国,家眷还在国内,加入“造反组织”,家里人怎么办?

孙中山一看这不行,忙大呼:“入会与否,悉听尊便。我们不认名字。”认什么呢?众人心知肚明,你推我躲中,终于筹了2700元美金,这和梁启超一下十几万的筹金相去甚远。据说,大多数人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销毁债券。

改组致公堂

和保皇派的斗争愈演愈烈,最主要的战场就是报纸。致公堂有专属报纸《大同日报》,原主编为保皇派,孙中山来旧金山后,洪门大哥让孙中山重组《大同日报》。

孙中山在重组同时,渐渐了解了致公堂一些事情。当时致公堂人员复杂,大都泥守旧习,分堂和总部上下关系名存实亡。

“难怪我筹钱救国这么难。”孙中山想。于是,孙中山建议致公堂举行全美会员总注册,“十数万会员,不仅可巩固团体,回复威信,且可借此收集巨款。”

旧金山洪门弟子拍手叫好,计划得以实施。孙中山制定致公堂新章80条,把自己的“三民主义”加入了新章。此后,孙中山和几位洪门大哥奔赴各分堂,要求实行新章程。

美国几十个城市,每到一处,孙中山便聚众演说,洪门大哥也开台演戏(洪门招收会员拜盟行礼曰开台演戏)。奔走七八月,孙中山口干舌燥,但效果却不理想,洪门各个分部虚与委蛇,表面答应,背后却不实施,这让孙中山失望至极。

1905年,身心疲倦的孙中山终于放弃,把这烂摊子交给了其他人,转去欧洲,继续奋战。但孙中山留下的理念却如星星之火,慢慢燎原。

 
标签: 孙中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孙中山历史地位到底如何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怎么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到底如何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怎
    1、他是现代中国转型的先行者、国家统一的捍卫者。2、孙中山先生的民族革命,无论是最初的反对满清专制、还是后来的反对列强,都是现代民族国家重构的必要环节。因此,首先从建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一点上看,就不应该怀疑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
  •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孙中山晚年思想新飞跃的主要标志。2、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在反对封建军阀的道路上苦斗着。3、但无论是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还是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都遭到失败,这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为何要定都南京?
    开国定都,一向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大凡开国定都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形势和交通方便与否等因素。西汉定都长安,因为关中号称天下膏壤,地势险要,挟制东方郡县好象按着别人的脊背。东汉定都的洛阳虽然不如长安,这是因为长安经西汉末年兵燹,残破不堪。何况
    12-29 孙中山
  • 孙中山出生证明曝光 孙中山曾经是美国公民?
    国民党“中央党史馆”主任邵铭煌认为,孙中山先生作为“唯一一位在两岸四地印下足迹的领袖人物”,还有太多需要公众了解之处。他的经历和精神,不仅值得学界好好挖掘、研究,更应让公众从中汲取到正面能量。看到来自孙中山故乡的大学生跨越海峡寻找伟人足迹,
  • 孙中山与黄兴如何从团结奋斗到最后分道扬镳的?
    黄兴与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曾经声应气求、并肩战斗九年,后因中华革命党组党原则之争,而一度分道扬镳。中华革命党组党原则之争,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乃是两种自由观的直接碰撞。黄兴与孙中山黄兴与孙中山合作始于1905年组建同盟会,而其合作的基
  • 谁最先尊称孙中山为“国父”?
    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
    12-25 孙中山
  • 揭秘孙中山的日籍夫人大月薰:与女儿成“姐妹”
    大月薰是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的日籍夫人,也是孙氏的第三任夫人,与孙中山生有一女冨美子。受到领导中国革命的孙中山抛弃后,分别再嫁两次。一八九八年秋,日本一个从事中国贸易的商人大月素堂因家中失火而临时搬到了横滨市山下町一幢石造楼房的二楼居住,而此
  • 孙中山为何叫“孙大炮”?
    孙中山叫“孙大炮”,是人们对他的称赞。因为无论对满清统治者,还是对封建军阀,他都是一门摧枯拉朽的“大炮”;还有人说,叫他“孙大炮”,是因为他口才了得,一开口就有如大炮狂轰……事实上,“孙大炮”的绰号来自孙中山的政敌袁世凯,也并不是对他的赞许
    12-23 孙中山
  • 宋庆龄嫁给孙中山的难言之隐 27岁的悬殊
    年龄相差近30岁的宋庆龄与孙中山宋的结合,虽然过程很激烈,但并没有太多爱情的成分,甚至在宋庆龄去日本找孙中山之前都没有想过要嫁给他。直到半个世纪后,宋庆龄道出了当时两人结婚的隐情,她说:“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敬仰!”一次,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