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取经潜规则受害者 注定失败的六耳猕猴

   2020-08-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西行途中有两位特殊的妖精,他们与取经团发生冲突的导火索很另类,既不是人肉食品也不是袈裟宝贝,而是想将取经团取而代之,自己去灵山获得正果。他们一个是六耳猕猴,另一个就是黄眉大王。一个代表了草根,一个代表了体制内人物。但相同的是他们不懂游戏规则

西行途中有两位特殊的妖精,他们与取经团发生冲突的导火索很另类,既不是人肉食品也不是袈裟宝贝,而是想将取经团取而代之,自己去灵山获得正果。他们一个是六耳猕猴,另一个就是黄眉大王。一个代表了草根,一个代表了体制内人物。但相同的是他们不懂游戏规则,所以这也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首先来说说六耳猕猴。关于六耳猕猴有很多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个是阴谋论,说死的其实是孙悟空。如来觉得孙悟空太难把控了,于是找一个傀儡取而代之。另一个就是认为这是作者的隐笔,也就是“二心说”。六耳猕猴其实代表的是孙悟空的另一面。桀骜不驯的六耳猕猴死了,活着的则是完全被体制驯服的孙悟空。

阴谋论我是不赞同的。至少在我看来,真假美猴王前后的孙悟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之后黄眉大王这一章,当唐僧不听孙悟空的劝告误入假雷音,孙悟空被黄眉的金钹罩住,二十八星宿前来营救的时候,孙悟空还恨恨地说:“我那师父,不听我劝解,就弄死他也不亏!但只你等怎么快作法将这铙钹掀开,放我出来,再作处治。”虽说是气话,但如果真的是一只如来的傀儡猴子,是绝不会这样说的。同时孙悟空两次被唐僧驱逐,都是因为“滥杀无辜”,而不是意志坚定之类的原则性问题。但从乌鸡国的事例来看,神仙即使对国王的性命也是视为草芥,何况是对几个山贼草民?其实对孙悟空而言,第一次被驱逐之后他已经有了一次突变。在白骨精出现之前,他跟随唐僧主要是因为感恩。五百年在五行山下是何等的凄苦,尤其是对一只猴子而言。不管怎么说,这点恩情是不能忘的。但回到花果山之后,他突然感觉到根本不可能找到五百年前那种快意江湖的感觉。物是人非,这时的他已经不像五百年前,沧海历尽,根本不可能再安心在这里整天和猢狲们看山吃桃。再次造反?且不说紧箍仍在,五百年的孤独也让他觉得这一切的虚幻。得个功名,才是最现实的选择。所以猪八戒一过来请他回去,给了他一个台阶,也就马上回来了。途中还特意泡了一个澡,说是洗去妖气,彻底地洗心革面。

因此白骨精之后的孙悟空,驱使他走下去的理由已经不主要是感恩,而是真正对结果的渴望。所以在假猴王出现之前,当他杀了几个山贼再次被唐僧驱逐之后,孙悟空并没有又回到花果山去继续当山贼这一没前途的职业,而是跑到观音那里诉苦,希望领导说说情。观音作为唐僧的辅导员,开导一下这事就非常容易解决,如来完全没必要用个傀儡取而代之。何况这时候的孙悟空经过那么多考验,已经够听话了,工作经验也足够丰富,何必再弄个新人出来,人心思变,岂不多此一举。

至于是不是作者的隐笔,我觉得有一定的可能性。但这仅仅是一个隐喻,在原著中,六耳猕猴的来源其实交代得很清楚:“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和孙悟空一样,也是不入十类之种,天地造化而成,甚至早期可能有同孙悟空一样感悟人生拜师学道的经历。同样出身草根,当初也同孙悟空一样想天地驰骋,但孙悟空的失败让他失去了这种勇气。终于有一天,他知道了孙悟空被招安启用的消息,于是他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凭借其“善聆音,能察理”,开始刻意与孙悟空修炼得一模一样(所谓“六耳”者,也有可能当菩提祖师传授的时候六耳就在偷听)。当唐僧再次将孙悟空驱逐时,他觉得终于等到了机会。起初计划的就是变成孙悟空的样子去哀求唐僧,企图瞒天过海。但唐僧拒绝之后,他就打伤唐僧,抢了行李,自己跑到花果山用小猢狲变了一个唐僧。值得注意的是他这里并没有立即打死唐僧,想的也和白骨精差不多,用此计离间真正的唐僧师徒。待到他们分崩离析之后,再取而代之。

但是六耳猕猴可悲的地方就是他太不懂得游戏规则。在他看来,取经就是保护唐僧走个十几年拿几本书那样简单,但这其中的门道多着呢。前面已多次讲过,取经其实是一个形象工程,是宣传队,是播种机。还有在“双叉岭”一文讲过的:唐僧,曾经犯错的太子党转世,取经就是捞取政治资本重新出山的过程;猪八戒和沙僧还有小白龙,曾经犯了错误的普通官员,目前正努力改造的标兵;而孙悟空呢,则是曾经反革命的一面旗帜,但现在在取经大业的指导下,一路上兢兢业业,安分守己。领导要的就是这五人组合起到的感化兼威慑作用。至于找个本事好的人保护唐僧,表象而已,唐僧死不了。最后“径回东土,五圣成真”归来的唐僧,不就是另一个所谓的仙体吗,原来的江流儿陈玄奘的躯壳已经永远地留在灵山了。

所以六耳猕猴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形象:长相相同,武力相似,甚至比孙悟空更强,因为靠一根仿制金箍棒和孙悟空打成平手。但这时的六耳猕猴其实就是五百年前的孙悟空,在野心上没有区别,只不过那时的孙悟空想通过造反博得功名,现在的六耳猕猴想通过取经进入体制。不同的,是他没有孙悟空遭遇失败之后,内心的真正降服,而这也是领导所真正看重孙悟空的地方。所以照妖镜照出一样的表象,但地藏王菩萨的“谛听”却能听出不同的心声。孙悟空可以放过吃人的妖精,但不可能放过这个他眼中的竞争对手。六耳猕猴聪明的做法应该也是占个山头,给取经团制造一点麻烦,然后让菩萨再招安,说不定还真能混个一官半职。但选择如此方式,确实太不明智。这个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想位高权重更需要的是经历和背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西游记什么朝代 西游记写的哪个朝代
    西游记什么朝代 西游记写的哪个朝代
    1、西游记写的唐朝,大唐贞观十三年唐僧开始西天取经,历经14年,贞观27年返回大唐。2、《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
  • 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师傅是谁
    如来佛祖也就是释迦摩尼,都说释迦摩尼是佛教的创立者,是佛教的开启者,那么这样一位神人,也就是后来的如来佛祖的师傅是谁呢?其实如来佛祖的师傅就是大家耳熟能能详的燃灯古佛,他在《西游记》和《西游记后传》里面都是有出现过的。燃灯古佛,又叫做定光如
  • 小说《西游记》里哪只神兽堪称“最强大脑”?
    在如来的布局里,通背猿猴和赤尻马猴这两类混世神猴能否加入,是一个异常重要的环节。可是,如来这位端坐灵山的佛界大BOSS,又是如何不动声色将自己意图传递给他们呢?一定要有线人!那么,他会是谁?要解释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来分析一下。前文提
    12-31 西游记
  • 西游记中 为什么说沙僧是个城府很深的人?
    《西游记》其实就是一个师傅领着四个徒弟打怪升级,最终赢得宝箱的故事。可是若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四个徒弟每个人的性格都大不相同。而沙僧则是公认的最老实的徒弟,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小编今天就要腹黑一下,谈一下沙僧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虽然沙僧比较乏
  • 《西游记》高级白领孙悟空有升迁的可能吗
    在以唐僧为首的取经团队里,孙悟空也算是个高级白领了,他的位置仅次于唐领导。而且,他要学历有学历,要能力有能力,黑道白道陆路通,样样都能hold住。那么像他这样的人,有升迁的可能吗?呵呵,恐怕没有这个可能吧。一、孙悟空形象不好。他长着一副雷公
  • 揭秘西游记中的美女为什么都喜欢嫁给丑八怪
    吴承恩的《西游记》也是一部隐喻性的文学作品,其中的神仙、妖精和人物都映射着现实中的某种现象,即使是个跑龙套的小人物也有其特定的寓意。比如,很多读者没有注意孙悟空从两界山下刚出来没多久的时候打死的那六个打劫的小毛贼,他们并不是无名之辈,不但每
    12-28 西游记
  • 《西游记》中天蓬元帅被贬下凡的隐情是什么?
    天庭对于男女私通问题又明文规定,但是一般真的抓到的话是宽大处理的。那么猪八戒的处罚怎么这么重呢?这里面另有隐情,先从他调戏嫦娥说起吧。有人对猪八戒“调戏”嫦娥一案持怀疑态度, 因为在整个案子中,指证天篷“调戏”的,好像只有“受害者”嫦娥一人
    12-28 西游记
  • 金庸爱《西游记》 令狐冲韦小宝皆有孙悟空特点
    金庸曾谈到“俗文学中有极高品味者”,所举例证,便是“《西游记》、宋词、元曲等等”。像他的创造者金庸一样,韦小宝也是从小就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当日在五台山上,韦小宝跟双儿讲到的,就是“唐僧和尚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游记》第四十回,乌鸡国国王
  • 解读西游 沙僧才是西游记中隐藏最深的那位?
    在西游记里,沙僧似乎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保护唐僧取经,沙僧给人的印象似乎任劳任怨,脾气大大的好。尤其是在电视剧西游记里,沙僧的出现就是忍辱负重,事实上,在原著里,沙僧的活计并不重,当时孙悟空分配沙僧的工作也就是牵马,置于挑担的工作那是猪八戒
  • 七大圣结义为何孙悟空排最后?西游记七大圣是谁
    七大圣结义为何孙悟空排名最后?在《西游记》中,但凡出现的妖怪,几乎都有来历和去处,但是唯有花果山结义的七兄弟十分神秘,其中除了孙悟空和牛魔王以外,其余五兄弟均只出现过一次,没有来历,没有结局。七大圣首次登场在《西游记》第三回——他(孙悟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