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四大谋士田丰、沮授、逢纪、审配谁更有才能?

   2020-07-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自从接触三国以来,只有是谈到袁绍手下的谋臣大家都会说田丰,沮授有远见有才能,而逢纪,审配则是误国误君的奸臣。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其实我想把你放在袁绍的角度你也是会重用他们的。先说说田丰吧,这个人一直是被人认为是河北最有见识,最有才能的人,可是

自从接触三国以来,只有是谈到袁绍手下的谋臣大家都会说田丰,沮授有远见有才能,而逢纪,审配则是误国误君的奸臣。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其实我想把你放在袁绍的角度你也是会重用他们的。

先说说田丰吧,这个人一直是被人认为是河北最有见识,最有才能的人,可是这是凭哪点呢?真实的人不像游戏可以用4维来评价能力的高低,而是看他做过什么样的事情!在袁绍初期几乎看不见田丰这个人的名字,唯一的一次就是袁绍诈取冀州后让他维持州事而已,要说功绩就是后来写他鼓励袁绍偷袭许昌,这个建议看似有才能,可是仔细想想这个办法谁想不到呢?曹操大军在外,乘许昌空虚去偷袭这个恐怕连一般的士兵都能想到的计策。可是袁绍不去偷袭,大家看来说袁绍因为袁尚生病而不去,其实这恐怕只是袁绍自己的一个想法而已,众所周知当时刘备击败了袁术,而且是身上带着玉玺来投降的袁术啊!!!还有在界桥之战时明明已经要胜利了可是也是刘备跑来捣乱的!!这个仇怎么能因为郑玄的一封信就化解呢?在说当时袁绍已经消灭了公孙赞,这个时候实力早就大幅度凌驾于曹操(从官渡之战就能看的出来)像这样的人用的着偷袭吗?在说了偷袭的把戏吕布也用过,结果了?受益的全是刘备而已!!!

所以袁绍只是想借曹操之手杀了刘备而已!一来不和郑玄伤和气,二来也可以出去眼中钉!之后田丰反对出战曹操更是没有水平的见识了,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样便能看见中原的重要了,当时曹操之所以没袁绍强大是因为中原刚刚平定,不安定因素还有很多,所以不在这个时候攻打曹操还要到什么时候呢?难道要等到曹操实力超过了袁绍然后在开战吗?可是最后人人都说田丰说的对,原因只有一个袁绍败了,可是这该不是田丰遇见的吧?难道田丰能猜到曹操烧粮?不是吧,我个人认为田丰之所以极力反战是因为先前袁绍不听他的建议而说的气话而已!

再来是沮授,一直以来沮授和田丰一样,呼声极高!可是仔细看看他也没什么功劳,唯一的“功”就是官渡之战主守而已,咋看一下他说的好像真对,可是为什么对呢?因为你已经知道了官渡之战袁绍会败!所以一切的反战语言在你看来都是对的!可是你有没有为袁绍想过呀,袁绍的军队可是大大的凌驾于曹操呀,换而言之,他一天吃1担米,你一天就要吃10担米呀。即使你在怎么富有你愿意这样的耗下去吗?在说了袁绍的野心是统一天下,难到打个中原就要这样的耗吗?之后他跑去死建袁绍换掉乌巢的淳于琼,这个看上去也是对的!原因呢``和上面一样,因为你知道乌巢一定会丢才这么想的,可是袁绍呢?你要是袁绍你会派谁去呢?颜良,文丑被斩,张颌高览要维持一线,在说了淳于琼可是“西园八校尉”之一呀,身份和袁绍还有的拼呢?难道只因为他爱喝酒就不重用他吗?那张飞也爱喝酒呀,也是因为喝酒丢了徐州的呀,难到刘备就不重用他了?不是吧!所以沮授的这个建议虽然不能说是错的,但也不能因为这句话就说他有大才呀!

接下来是逢纪,这个人一直以来都被人视为陷害忠良的奸臣,没有才能可言,官位全是拍马屁拍来的,可是他真的没有才吗?我到不这么认为,大家应该想想看,袁绍开始只是个渤海太守,兵多将广,可就是没有粮食,在粮草快完的时候是谁帮他出计策,不费一兵一卒得到冀州广阔的土地的,得到邺城这座河北最为重要的军事重地的,这写可都是逢纪的功劳呀,像这样的计策才像是个谋臣想出来的呀,比起那个偷袭许昌的计策不知高明多少呀,而已还解了袁绍的燃眉之急,使袁绍在河北取得了领导地位,像这样的人难到你不重用吗?后来他之所以迫害田丰也是显而易见的,想想荀yu对田丰的评价吧!“刚而犯上”像这样的一个人,连袁绍他都敢顶撞难道还怕你逢纪吗?再说这样的人就很想敖拜,处处爱出头,这样久而久之必然会使你觉得身处绝境的感觉,这样的人不除去难到还要养虎为患吗?再说田丰要真有本事怎么会被逢纪迫害呢?我怎么就没看见有人去迫害诸葛亮呀,我想刘蝉应该比袁绍昏庸的多吧!!!

最后是审配,这个人如果说他是靠拍马屁上去的我想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个三国盲了!!!官渡之战审配屡屡献计多次挫败曹操虽然后来被曹操破解,但也能让人觉得审配决不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了,他的军事才能是很强的!后来官渡之败也不能怪到他的头上,因为当时他还身在邺城呢!后来人们说他辅佐袁尚,这属于违反道德观念,支使袁家败落的主要原因,可我不这么认为,仔细看看书体味一下审配这个人就会发现这个人十分忠诚,其忠义程度不比关羽低多少,要知道当时是袁绍指名道姓的指定让袁尚继承王位的呀,这个时候做为一个忠臣你所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辅佐他,难到要像郭图一样去辅佐一个没有继承权的人吗?这样就该叫做谋反,这样和董卓废除少帝有什么两样呢?像诸葛亮明知刘蝉无能不也一样辅佐的津津有味吗?还有在曹操围攻邺城的时候他可是以少敌多呀,而且就连袁尚,袁熙都放弃了邺城,可是他没有放弃呀,因为这座邺城可是袁家的大本营呀,这座城一丢就得注定袁家的灭亡啦,从守城来看更可以看出他的军事才能了,如果不是他的侄子背叛的话,邺城会不会丢还是个未知之数呢!最后他成了阶下囚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忠义品质,大骂辛毗,就连到了最后斩首的时候他依然要求面北而死,像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被重用呢?重用他的人也有什么错呢?失败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呢?古诗云“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命因昏主丧,心与古人参。忠直言无隐,廉能志不贪。临亡犹北面,降者尽羞惭。”

所以我认为逢纪,审配的才能应该高于田丰,沮授。(此文仅一家之言,轻拍!)

 
标签: 谋士 袁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他不过一介谋士 为何让诸葛亮自叹不如
    刘备知人善任,诸葛亮智绝天下,即便以这二人之才智,也不敢说超越此人,诸葛亮还曾自叹远不如此人。他就是蜀国刘巴。对刘巴的记载,陈寿所述不多,只百余字,更多的是裴松之注。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少知名,刘表连续聘了好几次,举荐他做茂才,他都不买
  • 赤壁之战中曹操四大谋士为何集体失声?
    曹操身边最有名的四大谋士,即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另一说是包括贾诩在内的五大谋士。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四大谋士,才让曹操得以在北方的争斗中先后消灭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五大势力,并一举平定北方。由此可见这四大谋士的谋略技能应该是不
  • 揭秘闯王身边的第一谋士牛金星的悲剧人生
    牛金星的功过牛金星,是李自成的一名谋士,河南宝丰人,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涉猎也非常广,所以非常受重用,但是在他受重用之后,他身上的一些陋习就出来了。比如非常严重的恃才傲物。牛金星像牛金星到了晚年的时候才看明白自己到底是为何到了如今的那般田地
    12-31 谋士闯王
  • 范增是一个好的谋士吗 为何能得到刘邦的认可?
    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君主身边若是有很多好的谋士,那么便是成功了一半,而这个君主也一定得具有吸引这些谋士的特点。但是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的谋士呢?是必须要头脑很聪明吗?还是得懂得看人眼色行事,就像是秦始皇身边的李斯吗?或者是两者兼有之,既拥有聪慧
  • 董卓手下第一谋士李儒历史上真有那么牛吗?
    在三国演义里,李儒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识人看人都是一流的。尽管董卓死后被人杀害,可是也不失为一个很有作为的谋士。不过历史上的李儒却没有那么有本事,不仅没有大的治国方略,就是政治思想路线也很有问题。据历史记载,李儒本来是当时有名的做学问的行家
  • 三国第一谋士刘巴 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说起三国故事,恐怕最让人振奋与热血的就是那些沙场厮杀、尔虞我诈,武将英雄与谋臣智士,从来都是人们敬佩的对象。而说到三国里著名的谋士,大家第一时间又会想到诸葛亮,但其实三国第一谋士另有其人,就连诸葛亮也要自叹弗如,那么三国第一谋士是谁?诸葛亮
  • 刘备的发小谋士 巧妙纠正禁酒令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简)雍与先主(刘备)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雍之滑稽,皆此类也。
    12-28 谋士刘备
  • 湮没在历史深处的吴三桂谋士 不为人知的吴三桂
    吴三桂一生在明朝、大顺朝和清朝诸政权之间投机取巧、反复无常,堪称明末清初的大阴谋家。然三桂极善笼络人才,身边聚集了大批谋士为其效命,这些淹没在历史深处的阴谋家背后的阴谋家,在三桂反清的过程中推波助澜、出谋划策,在滚滚东去的历史长河中搅起朵朵
  • 诸葛亮唯一不敢惹的蜀国谋士是谁?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
    12-25 诸葛亮
  • 揭秘:刘备的手下中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他是法正。自郭嘉一死,曹操辄有赤壁之败;法正一死,刘备就有夷陵之败。何其相似。正是天要亡国,先折栋梁,假如法正得以寿终,那么刘备不一定会兵败虢亭;提起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