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如何赚钱 曾有和尚靠讲经“获施财巨万”

   2020-02-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曾经,佛门赚钱是要拼专业知识和情操底线的。而这位大和尚更是与众不同,人家是“为国敛财”。身为释门众而兼仰赵公明,自古以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避世苦修的避到犄角旮旯去,世人轻易也瞧不见,钱倒的确不要紧了;但凡立了庙宇塑了金身的,无不择人烟稠密处

曾经,佛门赚钱是要拼专业知识和情操底线的。而这位大和尚更是与众不同,人家是“为国敛财”。

身为释门众而兼仰赵公明,自古以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避世苦修的避到犄角旮旯去,世人轻易也瞧不见,钱倒的确不要紧了;但凡立了庙宇塑了金身的,无不择人烟稠密处普度众生,那么香火钱多寡便成了考量住持领导班子能力的指标。所谓方外清净地之类的说法,不妨视为其理论高标与愿景,或者说一种借以自诩的口号,却不能一律当真的。

这回书给大家掰一个堪称一国财神的古代大和尚。

话说唐末五代初,在北京这一带地方(燕地),军阀刘守光登基称帝,建立了大燕王朝(史称桀燕)。没想到大燕实在短命,两年之后,军神李存勖灭掉了这个小政权,杀光了刘氏全家,只剩下刘守光的庶子、时年十二三岁的七哥。

不知刘家哪座祖坟冒了青烟,杀人如麻的军神李存勖临时决定放这个少年一条生路,将他送上五台山入了浮屠。少年七哥拜在真容院果胜大师释弘准门下,得到法名继颙。继颙潜心修习佛理,很快就体现出了学霸的天分,成年以后,他成为了寺院的人肉吸金石。

这人肉吸金石是怎么炼成的呢?无他,人家专业强,会讲《华严经》啊。要知道《华严经》号称经中之经,尽得佛陀之无上大乘纯圆妙法,即便在号称文殊师利菩萨道场、寺院林立的五台山,也没有几位大师敢挑旗开讲。继颙却专攻此经,年年讲,天天讲。在氤氲的梵香中,他拿着真容院世传的一柄紫檀如意,娓娓切切,舌灿莲花,将一部经书讲透、讲烂、讲到鞭辟入里,讲得信众醍醐灌顶、如痴如醉,于是他年纪轻轻便成为名噪一方的高僧大德,成为了无数粉丝的精神偶像。

无怪乎他每到东京(开封)讲学,满城将相王侯排队皈依,善男信女争相供养,人家哪里是在皈依佛陀,分明是在皈依继颙大师本人。不需要卖五百两银子一炷的头香,以及三千两银子一尊的开光法器,单靠讲这部经,继颙法师便“获施财巨万”、“不可胜计”。连五代时期轮流坐中原的皇帝们,也对他叠加优礼。后晋少主石重贵曾经把著名的大相国寺赐给他,后汉高祖刘知远与他连宗论亲,北汉睿宗、少主多次给他加官晋爵,生前从鸿胪卿直至太师中书令,寂后追封定王。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大和尚赚到这么多钱,会拿去干什么呢?第二,大和尚为什么会获得世俗的王侯官爵呢?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答案。继颙大师有了钱,没有去买豪车、逛迪拜、养小蜜,仍旧用回了老本行。最初当然是建楼置田、增益庙产,勒石刻经、弘大佛法,然后又施汤施粥,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慈善事业。

然而说到底,这些都是佛家的本分,继颙拿信众的钱做这些事,仍旧属于宗教活动的范畴,不值得皇帝们大惊小怪。

关键是继颙还做了更显财商和底线的事——报国,为国敛财。后世许多人指责继颙拿钱财贿赂皇帝、为自己买官爵名位,俗心太重,我的看法稍有不同。年轻时,作为僭伪余孽的继颙,想必有着证明血脉、重整家族雄风的名利心,他风风火火的讲经事业,他马不停蹄地结交王侯、大兴土木,都是他立身为雄的根本。但到了世祖、睿宗时期,后汉变成北汉,依附契丹,南有后周虎视眈眈,国力空虚,银库捉襟见肘,连宰相也做得缩头缩脑,“月俸止百缗”,他要北汉的官爵又有什么用呢?何况他在东京旧有交游,大相国寺还一度是他的,如果仅仅为了权势,他去投奔了后周的郭家父子,不是前途光明得多么?

然而继颙没有抛弃厚待于他的刘氏父子,反而利用自己的财商和影响力,担当起了北汉财神的重担:他坚持讲经,将信众的捐施输为国用;他利用五台山靠近契丹边境的地利,以辽人奇缺的茶、盐、铜、布等物与契丹交易马匹,每年能换回几百匹胡马(名为“添都马”)以资军用;他在山中发现银矿,便组织力量开山炼银,充实国库(每年向契丹交纳的巨额保护费有了着落)……

正因为继颙为北汉小朝廷建立了财政奇功,刘氏皇帝父子祖孙才会累代为他加封,从地方宗教领袖(五台山十寺都监),上升到全国宗教事务领袖(鸿胪卿),再加宰相(都僧统检校太师兼中书令),位极人臣,并以定王盖棺。

好了,看到这里你大概可以得出结论:在那个时候,人家佛门赚钱还是要拼佛家专业知识和情操底线的,而人家信众追星也不是单看头香粗细和庙宇装修的。不像现在有了电影舞台剧互联网公众号之类的多媒体手段进行立体渲染,双方都干脆直接,你给钱,我保佑,so easy。

 
标签: 和尚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朝哪个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什么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哪个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什么皇帝是出
    1、清朝顺治皇帝出家当和尚。2、人们传说顺治皇帝,在自己心爱的董鄂妃去世后,悲伤过度,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3、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即163
  • 解密中国古代和尚烧香疤 区分是否出家?
    在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和尚的身影,小编一直很萌《旋风小子》里那个小和尚啊,又调皮又可爱!今天小编所要讲述的就跟和尚有关,不过不是小和尚。古装剧里和尚的头顶上总有几个圆圆的圈,通俗的讲就是香疤,不过在汉传佛教中被称为之中称戒疤。为什么和尚头上
    12-29 和尚
  • 详细解析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
    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可谓是唐太宗的一大耻辱,因为虽然高阳公主年仅十七岁,但却已是宰相的儿媳妇,所以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这一段风流史才更加让唐太宗生气。接下来就详细介绍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吧。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虽然只有十六七
  • 武则天的男宠 尼姑庵恰遇和尚偷腥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唐太宗
  • 水浒传中做了和尚的鲁达为何还能那么任性
    却说鲁达做了和尚,不过仍然我行我素。书中描述:话说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上下肩两个禅和子推他起来,说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学坐禅?”智深道:“洒家自睡,干你甚事!”禅和道:“善哉!”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甚
    12-24 水浒传
  • 史上第一个与和尚通奸的皇妃半老徐娘徐昭佩
    梁元帝萧绎字世诚,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梁书》记载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著作《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等等,绝对称的上那个时代的畅销书作家。可惜的是承圣三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江陵城被攻破后萧绎一
  • 唐太宗最爱的女儿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故事
    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虽然只有十六七岁,却已经是有夫之妇,老公就是宰相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但高阳公主不喜欢赳赳武夫的老公,而喜欢文采风流的儒雅之士。某日,公主和丈夫带领大批随从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打猎,人喊马嘶,闹了大半天,公主乏了,刚好
    12-24 唐太宗
  • 武则天崇佛 武则天迷恋“和尚”的玄机是什么?
    揭秘武则天迷恋“和尚”之谜:唐朝之所以让后代中国人无限怀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气质和胸襟。事实上,有唐一代290年,21位皇帝都不同程度地崇尚佛教。唐太宗以后,高宗、中宗、睿宗在信奉道教的同时,也都提倡和利用佛教,但把
  • 李世民爱女高阳公主悲惨结局 为和尚自尽?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据历史记载,李世民最爱的女儿为何因和尚上吊自杀?如此凄凉的下场,竟然死于自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古代,一些公主因为出身高贵,或者种种原因,特别会受到自己父皇的喜爱。在唐朝,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欢自己的女儿—
  • 明亡后崇祯儿子流浪江南做和尚 被康熙凌迟处死
    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刚刚12岁,开始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王乡绅得知其身份,冒着风险收留他,给他改名王士元,让他与自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