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注重实用

   2020-12-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各代历史名家对曹操均有比较中肯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基调基本一致,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就个人性格而言,窃以为,陈寿的“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和郭嘉的“外易简而内机明”,评价比较靠谱。前者好理解,后者有些文言。官渡之战时,袁绍

各代历史名家对曹操均有比较中肯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基调基本一致,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就个人性格而言,窃以为,陈寿的“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和郭嘉的“外易简而内机明”,评价比较靠谱。前者好理解,后者有些文言。官渡之战时,袁绍手下有个谋士叫许攸,大概是因为经济上有些问题,在河北混不下去了,就叛逃投奔曹操。听说许攸深夜“来访”,曹操高兴得鞋也来不及穿就跑出来迎接。“跣足迎友”的典故就出在这儿。曹操的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性格特点是什么?随意、率性之余,还有一点点小做作,说他矫情也成,但“外易简”似乎更为主流。

许攸一到曹营,果然就解了曹操的大难题。他一共给曹操献了两条计,先是建议曹军假扮袁绍大将蒋奇的部队去烧毁乌巢的屯粮,再就是提出决漳河水灌城,使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完胜,功劳是不小的。但许攸这个人不光经济上有问题,还有居功自傲的毛病。在进入冀州时,他没大没小的,一时兴起,跃马曹操之前不说,居然还扬鞭大嚷什么“阿瞒,汝不得我,安能人此城来?”曹操只是大笑,可“众将闻言,俱怀不平。”

曹操此时为何“大笑”?赵炎思量了一下,不禁毛骨悚然,隐约记得他对付击鼓骂曹的祢衡,也大笑过。表面看来依旧是他的“外易简”,显示有度量,无所谓嘛,但内心是怎么想的呢?后来许褚一剑砍死许攸,曹操也只是“深责之”,并未真正追求,说明他心中对许攸是反感的,许攸有大功,这种反感不能表露出来。这就叫“内机明”,心里比谁都明白。陈寿说曹操“不念旧恶”,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对于有用的人才,不管杀妻盗嫂、不忠不孝、鸡鸣狗盗之徒,曹操都会用。

比如这个许攸,跟袁绍是老朋友,临阵倒戈,卖主卖友,不讲信义,还是个贪官,曹操照样用他。郭嘉呢,曾被为人正派的陈群多次公开批评“行为不检点”,郭嘉却依然故我,丝毫不悔改。可曹操不管,更加看重他。荀彧的问题更严重,是政治问题,准确地说,是立场问题。汉献帝想通过自己的老丈人伏完联络一帮人对付曹操,荀彧知道这事,没有及时报告。曹操听说后很生气,但没有深究,因为荀彧有用。

“不念旧恶”只是曹操“外易简”的外衣罢了,他是不屑做表面功夫,“内机明”才是曹操的真性格。比如,对于那些没有用的和不能为他所用的人,他就不再“外易简”了,说杀就杀,毫不客气。赤壁之战前,曹操在铜雀台横槊赋诗,刘馥偏要去多嘴,说什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是如何不好,曹操当即就火了:“汝安敢扫吾兴”?举槊刺死了他。那个倒霉蛋杨修也是如此,多大点事呀,就让人家流血。

对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去品。逢乱世,做大事业,得用人啊,想让人家跟着自己去玩命,不宽容点咋行?不拘小节,不问过去,人际关系简单一点(外易简),容易招揽人心。还得想着给有用的人来点实在的好处,境界可以不高,待遇一定要高,再把那些光吃闲饭没有用处的家伙赶走或者找借口杀掉(内机明)。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两个字:实用。

 
标签: 三国 曹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