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与夫人的爱情故事:白崇禧夫人马佩璋简介

   2020-04-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白崇禧,回族,有“小诸葛”之称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然而面对妻子马佩璋的去世,他也没能忍住自己内心的悲伤。马佩璋,出身于桂林的一个颇具名望的回族绅士家庭。她是白崇禧一生唯一的妻子,他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爱情故事?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之中,只有白崇禧

白崇禧,回族,有“小诸葛”之称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然而面对妻子马佩璋的去世,他也没能忍住自己内心的悲伤。马佩璋,出身于桂林的一个颇具名望的回族绅士家庭。她是白崇禧一生唯一的妻子,他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爱情故事?

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之中,只有白崇禧一生只娶了一位夫人,他的夫人就是马佩璋,可见,二人之间的感情相当的深厚。那么马佩璋究竟是谁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她的个人简历来认识一下!

马佩璋,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夫人。1903年生于桂林,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马健卿,母亲骆氏。父亲自幼饱读诗书,是清末贡生,曾任湖南永明县知事,民国初回广西任兴安县县长、广西银行常务董事等职,是桂林颇具名望的绅士。马佩璋毕业于桂林女子师范。1925年2月27日,马佩璋与白崇禧举行了婚礼,婚礼时白崇禧32岁,马佩璋22岁,婚后马佩璋生育了10个子女:7子3女。

1923年夏以后,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在孙中山的大力扶植下,发动了讨伐广西旧军阀陆荣廷、沈鸿英统一广西的战争。1925年1月,时任定桂讨贼联军总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的白崇禧率兵一举攻占桂林,将沈鸿英的队伍赶到了湖南境内。白崇禧以胜利者的身份回到家乡桂林。此时的白崇禧正是年轻有为、大展宏图之时。

当年的马佩璋,是桂林有名的美人,亭亭玉立,秀外慧中,品学才貌兼优。因此,上门说媒者很多。但马佩璋的父亲马维琪择婿标准极严,而且坚持非教门不通婚的回教(伊斯兰教)规矩,这使真正合乎准女婿候选资格的人少而又少。最后,马维琪看中了新桂系的风云人物、且同属回教的白崇禧,央人做媒,成就了这一桩美满姻缘。

白崇禧族兄白崇临为白崇禧与马佩璋做“保亲”牵线。双方家庭均为回族世家,双方家长均满意这门亲事,遂择定于1925年2月27日在马佩璋在家里说话有份量,白崇禧对她很尊重。白先勇回忆父母时说:“我父母关系很好,我父亲是个性强悍的人,但是他谦让我妈妈,吵架了,我妈妈撒点‘老娇’,他就让了。” 也无怪夫人是家里的主心骨,因为诺大一个家庭全靠她来管理。马佩璋跟着白崇禧,社会固然地位尊崇,但多年来过的是一种担惊受怕的生活。“在北伐和抗战时期,几次逃难都是母亲带着全家,母亲带着大批人马——年龄最大的有九十多岁的奶奶,最小的未满月的弟弟,八十多个人由母亲带着逃到重庆。一度误传父亲跟孙传芳激战时阵亡,母亲不相信,独自在兵荒马乱中穿越枪林弹雨寻找父亲,从上海一直找到南京。”

到台湾后,白崇禧风光不再,日子过得很清贫,但一家团圆,倒是心平气和地过了几年家庭生活。1962年12月4日,白崇禧夫人马佩璋因高血压症逝世于台北一家医院,终年59岁。老年丧妻,对于身处逆境中的白崇禧无疑在精神上是一大打击。据说,在夫人下葬的那一天,“白将军眼泪几乎没有断过”。可见哀痛之深。

白崇禧用回教仪式安葬妻子于台北近郊六张犁回教公墓,于右任题写了碑文。按照回教规矩,亡者40天内家属须于每日清晨到墓前诵经祈祷。白崇禧以69岁高龄,每日必躬率儿孙辈准时前往夫人墓前念经,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见者无不为之动容。

白崇禧简介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回族,字健生,广西桂林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他的一生,可说是民国史的一部份,因为他18岁就以学生军敢死队的身份赴武汉参加辛亥革命,成为缔造中华民国的一份子,从此戎马大半生,参与了中华民国的兴衰,南征北伐,重大战争无不参与,他就是战神。

白崇禧将军不仅在军事指挥上神机妙算,百战不败,在个人修为上也能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具有忠贞报国、坚韧不拔的高风亮节,他是名副其实的千古战神。由于白崇禧在1949年国难之时拒不投降,以与中华民国共存亡的决心,舍弃与蒋介石的个人恩怨,从海南岛飞赴台湾。长期以来,大陆媒体对于白崇禧极尽造谣抹黑之能事,对他伟大的历史功绩刻意只字不提,评价多有嘲讽之意;国民党方面也因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和他与蒋介石之间的个人恩怨,忽略了他的巨大功勋。其实海峡两岸都欠了白崇禧一个人情,因为历史事实证明,那时没有白崇禧的卓越军事指挥,国军就不可能北伐统一中国,当然就没有中华民国;没有白崇禧深远的谋略以及伟大贡献,就没有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人很可能成为日本人的亡国奴。

 
标签: 白崇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军阀白崇禧台湾暴毙 因何最终落得悲剧下场?
    1966年12月1日,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新“桂系”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在台北寓所突然暴毙。关于他的死因,外界传说甚多,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李宗仁曾劝白崇禧不要去台湾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
  • 红军长征如何进入贵州 白崇禧命桂军一路相送
    参与拍摄《七千俘虏》的周游回忆,"白崇禧亲自在桂林指挥。他命令廖磊所率的第七军紧跟着红军之后,彼此相距四十华里,一路相送,一直把红军送入贵州省"。当时参加在湘江围追堵截长征红军的国民党部队有湘军刘建绪的二十八军、桂军夏威的十五军,吴奇伟的四
    12-08 白崇禧
  • 桂系军阀白崇禧拒绝支援蒋介石 难道是与老蒋不
    1945年全面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国共两党领导人曾经在重庆举行会谈,并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双十协定》,但就在1946年,国共双方在今天湖北、河南两省交汇处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全国国共内战就此打响。1946年的春夏时期,在中国东北地区,白崇禧
  • 廖磊因不愿残杀老乡与蒋介石不合却得白崇禧赞赏
    廖磊,广西陆川人,是桂系部队中的高级将领,在国民党内部也十分受人尊重,位居上将。他从小就对军事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一九零七年,他就读广西的陆军小学堂,毕业后又考进了湖北第三中学堂。之后武昌起义爆发,廖磊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革命,成为了一名士兵。
  • 军阀新桂系的三大巨头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
    新桂系军阀主要由三个人主持,这三个人就是被合称为新桂系三巨头。李宗仁(1891——1969)、白崇禧(1893——1966)、黄绍竑(hóng)(1895.12——1966.8)。1.李宗仁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
  • 蒋介石谈接班人首选白崇禧 蒋身边人惊讶不已
    古语有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国共两党的领导者——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曾为了找一个“守江山”的人煞费苦心,更有传言称,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欲提毛泽东为接班人。蒋介石成为孙中山的继任者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孙中山临逝世
  • 民国金融战 白崇禧印上亿假人民币投放解放区
    新版百元人民币发行,精细的防伪标识立即成为大家议论的热点。假币是老百姓比较头疼的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人民币跟随解放军的脚步通行全国的时候,假币就出现了。上海,也成了当时人民政府反假币战的中心。舞厅老板娘家搜出印假钞机1949年,中国共产
  • 国民党将领白崇禧的“战神”之号从何而来?
    白崇禧是中华民国的陆军一级上将,首任国防部部长,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军事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1935年的时候,广西就出版有《白副总司令演讲集》,抗战爆发后又陆续出版有五卷本的《白崇禧言论集》。1938年3月,第一本关于白崇禧的传记《白
  • 蒋介石杀人不见血:白崇禧真是性过度死在公馆?
    1966年12月2日,副官发现白崇禧死在卧室,尸身发绿,死因不明,时年七十四岁,传言白崇禧为蒋介石派人毒死,官方声称白崇禧死于心脏病,“副总统”兼“行政院长”严家淦与“国防部”部长蒋经国立即派遣“国防部”副部长马纪壮前往白府吊唁,并宣布由“
  • 桂军抗战纪实 李宗仁白崇禧告民众及勉将士书
    第五路军总司令李宗仁,副司令白崇禧此次奉令北上督师抗日,早巳先后晋京,当出发前,曾发表告余省同志同胞书及训勉全体将士书,慷慨激昂,义无反顾,兹分录如下:告余省同志同胞书广西党政军全体同志暨全省同胞们:宗仁、崇禧,兹奉命督师北上参加神圣的民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