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曾因不分享特产遭记恨:胸怀大度一笑而罢

   2020-03-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

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翁同龢当时是军机大臣,要报复一个小人物很容易,但他知道这件事情后,并不生气,也不报复,就是“一笑而罢”,可见其度量很大。

据《南亭笔记》记载,晚清名臣翁同龢为人有趣,也很大度。他很喜欢吃家乡江苏常熟的特产马铃瓜,据说又叫上海崩瓜,其皮薄而脆,成熟后稍受碰撞即会崩裂,外形长圆,中部略粗,似橄榄形的马铃瓜,肉厚多汁,十分香甜。老翁在京师为官,每年都托家乡的人海运马铃瓜一两百个到京城。由于当时保鲜技术落后,因此运到目的地时,瓜已经腐烂掉一半,“然腐朽已过半矣”。翁同龢会给亲戚好友每家送一对马铃瓜,但从来没给京城的常熟同乡送过,可能是觉得同乡不稀罕这个吧。这居然招来嫉恨,有位在京城当小官的常熟人,竟唆使相关负责人全数扣留运来的马铃瓜——你不给我吃,我也让你没得吃。

翁同龢当时是军机大臣,要报复一个小人物很容易,但他知道这件事情后,并不生气,也不报复,就是“一笑而罢”,可见其度量很大。

 
标签: 翁同龢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解读李鸿章 得罪翁同龢致甲午海战大败?
    李鸿章,晚清时代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因其被贴上过于鲜明的政治标签,其形象很模糊。以往对他的脸谱化解读,带给我们一种深深的疑惑:如果李鸿章是一个片面的龌龊形象,那么,国人的智商岂不更成问题?文化渊深的中国,又怎么会受到如此简单的人物的影响?李
  • 翁同龢脾气大敢对光绪无礼 或因压力大且有高血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
  • 光绪的老师翁同龢:推荐人才时候曾经当面欺君
    晚清末年,常熟翁同龢,仗着自己状元及第,又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以一人而兼军机大臣、总理衙门、督办军务处、户部尚书等显职,煊赫一时。然而这位翁常熟却是一个擅用权术的人,他的同僚吴县潘祖荫曾说:“叔平虽为君之座师,其人专以巧妙用事,未可全信之
  • 光绪有翁同龢这样的老师真失败 坏处多过好处
    许多人都说,清朝是祸害中国的朝代,慈禧是祸害清朝的悍妇,光绪是惧怕慈禧的废物!这话一点都不假。特别是光绪掌政以后,西方列强和东方日本都看出中国是一块肥得流油的肉,纷纷持刀扛枪,意欲对中国宰割。但是甲午海战失败、把中国推向列强砧板,这绝不仅仅
  • 翁同龢是帝师 也是发明龙井虾仁的饕士
    对于龙井虾仁,美食家高阳说:“莲房鱼包:莲蓬未结实,还藏在荷花中时,成为莲房;自梗上截断,由底部挖去内瓤,塞入活鲤鱼块,加酒酱香料,上笼蒸熟供客。这个吃法雅致得很,但老饕恐不会欣赏。翁同龢发明一味菜,叫做龙井虾仁,即由西湖龙井茶炒虾仁,真堪
    11-06 翁同龢
  • 北洋水师经费被裁撤 罪魁祸首竟是翁同龢?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
    10-29 翁同龢
  • 罢免翁同龢是光绪帝亲自决策的 非慈禧太后所为
    维新运动刚开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后的第四天(1868年6月14日),翁同龢即被罢官,开缺回籍。绝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慈禧太后的阴谋,是她反对变法的重要安排,而光绪皇帝是出于被迫下旨废黜翁同龢。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慈禧一开始不反
  • 光绪皇帝问老师翁同龢“吃得起鸡蛋吗”?
    清朝掌管“宫禁”事务的机关,叫做“总管内务府衙门”,又称“后门衙门”,与其他衙门不同的是,它不管国家大事,只管皇上的私事,内务府是个油水特别多的部门,因为紫禁城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内务府掌管,其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直属于皇帝,而出
  • 名臣翁同龢是北洋水师经费被裁撤的罪魁祸首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
    08-26 翁同龢
  • 清代张謇状元头衔系翁同龢争取 无心仕途办实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传统中国人世世代代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归依。“状元郎”更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可是“状元们”都是怎样经过重重筛选,最终光宗耀祖的呢?说“状元”是中国人心目中最为辉煌崇高的荣誉称号,大概一点儿也不过分。不管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