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三国历史对垒:曹操和刘备的武艺孰强孰弱?

   2020-12-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曹操、刘备为三国时期的并世双雄。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两人文武韬略,征战南北,均是驰骋沙场的英豪。但曹操、刘备的武艺如何呢?假如两人单挑,到底谁将占上风呢?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使双股剑

曹操、刘备为三国时期的并世双雄。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两人文武韬略,征战南北,均是驰骋沙场的英豪。但曹操、刘备的武艺如何呢?假如两人单挑,到底谁将占上风呢?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使双股剑,尤其是第五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在张飞、关羽与吕布丁字儿交锋一阵后,只见“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虽然有两位贤弟护着,刘备此番只能算形式上的助阵,但毕竟与吕布真刀真枪,没几下功夫也是上不了阵的。而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却没有战场肉搏的经历,以此衡量,刘备的武艺应略占上风。不过本文依据的并非小说,而是真实性更强一些的史料,那么比较的结果是怎样呢?

对于曹操,东晋史学家孙盛所著的《异同杂语》有言“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北齐史学家魏收所撰的《魏记》曾称“才力绝人”。从诸多记载看,曹操的武功底子比较深厚。“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张让是当时的宦官头子,宫内守卫无疑是严密的。曹操竟只身出入,尤其是被发现后能舞戟突围、翻墙而退,实非等闲之辈。

《魏书》的记载则更丰富,其中一段在《三国演义》第四回有所涉及。董卓专权时,上表推荐曹操为骁骑校尉。历史上曹操并没有献刀杀贼的图谋,但改名换姓逃回了家乡。在途中,他“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即使先遭偷劫,曹操出手显然比较重。当然,《世说新语》的描述与《三国演义》更贴近一些。“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已,手剑夜杀八人而去。”过于敏感的曹操此时反应过度了,而挥剑杀八人,虽难言其武功,却从一个侧面可看出他使剑的狠劲。如果说刚才的例子不够典型,就需引出更有说服力的。曹操早年曾到扬州招募,回龙亢县时,许多士兵叛逃,并将曹操的营账都烧了。“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魏书》)”相对于吕伯奢家人的赤手空拳,叛逃士兵应是一股武装力量。曹操能亲手杀死数十人,正是其武艺的充分展示,英气逼人的曹操确实震慑了叛军。

事实上,曹操早年总身先士卒。有一次与黄巾军交战,伤亡惨重。“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酒,众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魏书》)”可以说,亲自披挂上阵,对曹操而言是家常便饭,而这与武学根基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曹操的武艺也不光体现在战场上。《魏书》称其“手射飞鸟,躲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六十三头”,这说明他的武功尤其是精湛的射技。

那么刘备的情况如何呢?很遗憾,从史书中尚未找到他披挂上阵或亲手杀人的记载。但三国时期魏国郎中鱼豢所著的《典略》有一侧面描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表明刘备绝非手无缚鸡之力,而且勇字当头,料想应有不弱的武功。据《九州春秋》所载,刘备曾住荆州数年,有次入厕,见大腿内侧长肉了,不禁感慨流泪。刘表深感奇怪,刘备答道:“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欢耳。”可见刘备一生戎马,刀剑应不离手。事实上,刘备骑术上佳。刘表有一次宴请刘备,蒯越、蔡瑁曾想加害于他。刘备伪称上厕所,趁机逃离。其时“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世说新语》)”从若干记载中隐约可知刘备应有一定的武学底子,但比曹操似稍逊色,当然这也无法作严谨的考证了。

 
标签: 三国 刘备 曹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