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宦官高力士:开宦官娶娇妻历史先河的权阉

   2020-05-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让后人魂牵梦萦的大唐王朝,开了不少历史的先河,就连宦官也开了娶妻的历史先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但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了男性主要生理特征的宦官,因耐不住寂寞,与宫女偷偷摸摸地对食,即结为假夫妻的故事,历朝历代,皆有发生。但能光明正大,明

让后人魂牵梦萦的大唐王朝,开了不少历史的先河,就连宦官也开了娶妻的历史先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但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了男性主要生理特征的宦官,因耐不住寂寞,与宫女偷偷摸摸地对食,即结为假夫妻的故事,历朝历代,皆有发生。但能光明正大,明媒正娶地将美艳娇妻娶回家的宦官,在大唐王朝之前的历史中还末发生过。那么,这位能开宦官娶妻历史先河的宦官究竟是谁?他又有何等来历呢?这位惊世骇俗的人,就是唐玄宗开元、天宝朝大名鼎鼎的宦官高力士。

高力士(公元684年—762年),潘州(今广东高州)人,本名冯元一。年幼被阉割,于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奉入宫。武则天嘉赏其聪慧机敏,年幼仪美,让他在身边供奉。后因小过,被鞭打赶出。宦官高延福见其可怜且黠慧,便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高延福是从武三思家入宫的,于是高力士常往来于武三思第宅。一年后,高延福向武则天说了高力士的好话,武则天重又召其入宫,隶属司宫台,由官府供给粮食。成年后的高力士身长六尺五寸,高大伟岸,且生性谨慎细密,传达诏令十分确切,因此授官宫闱丞。这也是高力士后来能成为唐玄宗宠宦的重要原因。

高力士能成为李隆基的得力奴仆,也是他有识人慧眼。唐中宗景龙年间,李隆基还是藩王时,高力士便悉心奉迎,倾心侍候。因此也获得了李隆基的恩宠相待。唐隆元年(公元710年),因参与诛灭韦氏有功,太子李隆基便表奏高力士进入太子官署内坊,被晋封为太子太保,自此每日侍奉李隆基左右,不久,被提拔为朝散大夫、内给事。李隆基即位后,高力士参与诛杀萧至忠、岑羲等人(因其附太平公主)有功,被破格授官银青光禄大夫,任内侍同正员。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兼任右监门卫将军,执掌内侍省事务。

宦官自唐玄宗李隆基时,权力大增。稍称旨意者,即授三品将军,又常持节讨伐,出使宣达圣意,并掌管书院,以及殿头供奉、监军、入蕃、教坊、功德主当,皆为委任之职。当时监军的权力已超过了节度使,出使时令各郡惊惧退避。

特别因为唐玄宗到了晚年,厌于万机,每逢有各地进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阅后,然后再进呈御览,些微小事,便由高力士自行裁决。

唐玄宗常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因而高力士经常在宫中歇宿,很少回外宅(有权势的宦官都有外宅)住宿。高力士权倾朝野,想依附于他,以期他在君王面前讲好话,而输诚竭力的人很多。诸如宇文融、李林甫、韦坚、杨国忠、安禄山等等皆因此而获将相高位,其余职务获得者则不可胜记。

高力士的地位,从皇子诸王对他的称呼便知。如唐肃宗李亨在东宫为太子时,称其为“二兄”,诸王公主皆称呼其为“阿翁”,驸马们称其为“爷”。

高力士细心谨慎,无大过失,又善于察颜观色,随机应变,就算是最亲近喜爱之人,在获罪面临倾覆败亡时,也不会援手救助。

高力士养父高延福夫妻,得其之力,按定分享受供奉。又指使岭南节度使于潘州找到其生母麦氏,送至长安。高力士让两位老妇人同处高堂,美食供养。苦尽甘来的麦氏,没过多久好日子就病逝了。在极隆重的丧礼中,有三人跪在灵前筵间,披头散发,穿戴孝服,接待来宾吊唁酬答。这三人一个是高力士,一个是高力士的结拜兄弟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一个就是高力士的妻子吕氏。

吕氏就是高力士开宦官娶妻历史先河所娶的娇妻。《新唐书》记载此事极为简单:“河间男子吕玄晤吏京师,女国姝,力士娶之,玄晤擢刀笔吏至少卿,子弟仕皆王傅。玄晤妻死,中外赠赙送葬,自第至墓,车徒背相望不绝。”原来,开元初,河间(今河北)人吕玄晤带着一大家人,在京城刑部衙门做一名小吏,收入微薄,家用拮据。不过,他却生得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儿,此女不仅貌美,且善女红。因此,母亲常与女儿一起,为一些官宦人家的女眷做女红。一次,吕女为韦坚之妻楚国公姜皎之女绣罗裳,适逢韦坚之姊惠宣太子妃远远看见,竟以为衣上绣的花枝是真的。自此,吕女的巧手在各王府内眷中传开,公主、王妃、国夫人,纷纷邀她刺绣。

一日,吕女随母亲至李林甫府邸,为其小妾剪裁衣裳。恰巧高力士也为朝事来找李林甫,竟与吕氏母女撞个正着,吕女的美艳姿容让高力士目瞪口呆。李林甫看在眼里,即请吕玄晤来府,要为其女儿作媒,宰相为媒,敢不应允。随即,高力士的花红彩礼,金玉首饰便送到了吕家。三天之后,高力士披红挂彩,全副执事,来迎新人。高力士娶妻,热闹排场,不亚于为皇子册妃,公主下嫁,真个是贵客盈门,高官满坐,开创了宦官娶娇妻的历史先河。

且不说吕女嫁与高力士是否幸福,但吕玄晤嫁女不久,便被擢拔为少卿、刺史,吕氏子弟也都当了高官。正应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

因高力士之便,吕氏入宫为杨贵妃刺绣。尽管为贵妃织锦刺绣的有七百高手,但没有一人能及吕氏。因此,贵妃屡屡命高力士,使吕氏入宫绣衣。贵妃衣多,吕氏劳累过度,一病不起。唐玄宗恩准高力士假日,使居外宅,照料吕氏。哪知药石无效,迁延些时日,吕氏便撒手西去。吕氏葬礼极盛,朝中卿相,远处刺史、节度使皆遣人驰骑致祭,不少外国使节也参与了丧礼。参加葬礼的车辆,从高力士府邸到城东墓地,一路络绎不绝。

吕氏嫁与宦官,虽然生前没有享受到人之天性的两性交合的快感,实为不幸;但婚后却得到了高力士的精心呵护,且给吕氏家族带来无数好处,死后也享尽了人间隆重的哀荣,这也算是美女嫁宦官不幸中之万幸了。

高力士虽丧娇妻,官运却很亨通。天宝初年(公元742年),加官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晋爵号渤海郡公。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加官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家资殷实丰厚,非一般王侯所能比拟,他在来庭坊建造宝寿佛寺、在兴宁坊修建华封道士观,宝殿珍台之宏富,与国家出资建造的相当。他在京城西北截取澧水建造的碾房,五轮同转,每日可碾三百斛麦子。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蜀地,高力士则侍奉至成都,晋爵为齐国公。同年,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不久将李隆基迎接回长安。高力士因护驾有功,加官开府仪同三司,赐给五百封户以食租税。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八月,太上皇李隆基移居太极宫甘露殿,高力士与宦官王承恩、魏悦等人,因侍从太上皇李隆基登长庆楼,被李辅国设计陷害,流放至巫州(今湖南黔阳西南)。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太上皇李隆基在郁闷中驾崩,时年七十八岁。始终渴望回京侍奉太上皇的高力士虽被赦还朗州(今湖南常德),闻知先帝已驾崩后,北望号啕痛哭,悲痛地绝食七日而死,时年七十九岁。继肃宗位的代宗,赠高力士扬州大都督,并使其陪葬于泰陵(李隆基陵,今陕西蒲城县境)。这就是李隆基的忠仆,开宦官娶妻历史先河的高力士的最终结局。

 
标签: 宦官 高力士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1、明太祖滥于汉朝宦官之弊,曾效法唐太宗禁制宦官,下令禁宦官预政领兵;不久又定宦官不许识字的禁令;其后更制铁牌置宫门中,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此外,又禁宦官与各司往来,不得兼外臣之职衔,不得着外臣冠服,并规定其官不得过四品,可
  • 宦官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 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宦官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 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1、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西汉初年,
  • 历史上宦官王振专权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王振,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449年,出生在明朝的蔚州,也就是在现在的河北蔚县,读过些经书,也做过教官,但是因为看自己中举人无望,便自阉入了宫。据历史上记载,王振本人狡诈,善于察言观色,伺察人意,服侍的皇帝是明英宗,王振也是大明王朝出现的第
    12-31 宦官王振
  • 唐朝李辅国 是如何从一宦官做到权倾朝野的?
    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
    12-31 宦官唐朝
  • 揭秘为什么清朝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乱国的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
    12-30 清朝宦官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无争议的功劳最大的宦官
    宦官都是太监吗?未必。东汉以前,宦官是官名,既有被阉的,也有士人。到了东汉,侍奉内宫的,全为阉人,且称宦官。而太监一词,唐朝才出现。他们都是阉人中地位较高者。两者合流,只要阉了的就称太监,已是晚明及清朝时的事了。蔡伦是宦官,他又生在东汉,也
    12-30 宦官
  • 宦官做内线奇袭皇宫 农民起义也玩宫廷路线
    斩首汉灵帝:张角的原计划是要来个中央突破、四面开花。众所周知,黄巾起义的爆发,其实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张角派去联络洛阳城中内应,结果泄露身份被捕,以至于全盘计划破产,不得不来个星夜举兵。那么,大贤良师的原计划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便不得不提到
  • 导致唐朝历史上宦官当权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在唐朝的发展历程当中,宦官当权是一个最大的特色。在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宦官能够拥有这样的地位,可以公开的干预朝政,甚至是当时的一些朝廷官员都在地位上和宦官相差很大,那么唐朝宦官当权有哪几位?唐玄宗时期,一名叫做李辅国的宦官进了宫,在太子的成
    12-29 唐朝
  • 刘宏 管宦官叫爹妈的东汉皇帝汉灵帝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的一天,在百官隆重的迎接仪式下,一辆豪华的青盖小车载着一个12岁的孩子缓缓地驶入皇宫。这个孩子名叫刘宏,他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汉章帝的玄孙,即将成为东汉的第十一个皇帝,这就是汉灵帝。说起来,汉灵帝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完
  • 明朝宦官郑和下西洋究竟为何 真相至今不明
    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436—1516),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对郑和下西洋,就将郑和绘制的航海图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