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是怎么篡位的?刘裕连弑两帝灭晋建宋

   2020-10-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刘裕是怎么篡位的?历朝历代,皇帝更替,国家易主,父皇先逝、太子继位,先帝健在、后人夺位、戮弑皇帝、外姓篡位者并不鲜见,但是,像南宋皇帝刘裕在连弑两帝以后另开新国的,恐怕是独一无二了。刘裕为兖州刺史谢玄统辖的“北府兵”的著名将领。桓玄叛晋篡位

刘裕是怎么篡位的?历朝历代,皇帝更替,国家易主,父皇先逝、太子继位,先帝健在、后人夺位、戮弑皇帝、外姓篡位者并不鲜见,但是,像南宋皇帝刘裕在连弑两帝以后另开新国的,恐怕是独一无二了。

刘裕为兖州刺史谢玄统辖的“北府兵”的著名将领。桓玄叛晋篡位才半年,就被刘裕击败杀害,遂迎还晋安帝回到建康府中,安帝是个白痴,在复位的十三年时间里,刘裕把安帝当作傀儡和摆设,在自己权力迅速澎涨,掌握东晋政权以后,下手将安帝活活勒死。刘裕又伪传遗诏,拥立司马德文即恭帝位,进刘裕为宋王,移镇寿阳。不足两年,刘裕见篡晋时机已到,接连下手,先逼恭帝禅位,后将恭帝掩死被中。刘裕篡位成功,代晋建宋,东晋灭亡。就这样,东晋末年的两代兄弟皇帝惨遭刘裕毒手,狠狠弑死。两帝都成了刘裕篡位的垫脚石。刘裕连连得逞,主要原因如下:

(一)野心陡增,权力扩张,把持朝政,两皇帝形同虚设。

从桓玄叛晋称楚帝开始,晋安帝曾两年多被桓玄挟持,致使建康晋宫一度无主。期间,刘裕一面会同群臣讨玄,一面竭力扩张自己权力。桓玄篡晋成功,在自立楚王,居守留台石头城的晋司徒王谧背叛桓玄,并被刘裕力保后(谧对裕有恩),要推举刘裕为杨州刺史,主领杨州军事,心怀歹意的刘裕不但固辞不受,相反要让王谧去当杨州刺史,领司徒兼官侍中。王谧只好重新推举刘裕都督杨、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领徐州刺史,刘裕见此势力大增,正合心意,也就受任不辞了。

刘裕诛灭晋室桓氏叛军,迎晋安帝东还建康,刘裕自持功高,篡位之心越发急切,扩张胃口越来越大。安帝复位,晋室复得,为奖励刘裕恢复晋室之功,安帝司马德宗进刘裕为侍中,兼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领青徐二州刺史,他不满意,固让不受。安帝还以为给刘裕封此职位与他的贡献不相称,再加上了录尚书事一职,以为这样一来,刘裕必定满意,不料他又表辞不受,恳请归藩,不干了,弄得安帝很无奈,只好指使百僚当面劝谕,但他仍不受命,始终请调外镇。在刘裕的软缠之下,安帝迫不得已改授刘裕为都督荆、司、梁、益、宁、秦、雍、凉八州军事,再加上原来已封的杨、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共十六州都督,驻守京口,刘裕才拜命受职。此时,刘裕已掌握了晋朝的大半江山,他大权在握,把持朝政,篡权有了基础,其居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二)封锁消息,盗用皇帝名义假传圣旨,为自己篡权服务。

年逾六十、急欲篡晋的刘裕勒死安帝司马德宗后,隐瞒安帝被弑真相,封锁死讯,托称安帝突然暴崩,趁机诈传安帝遗诏,奉嗣司马德文即位恭帝。那么,刘裕在弑死安帝以后,为什么自己不直接即位代晋,而先要将司马德文推上皇帝宝座呢?主要原因在于,借机隐讳自己急于篡位的企图,蒙蔽恭帝,使其放松警惕,利用恭帝,名正言顺地给自己加封更高的爵位。其次可能是晋室内部一时难以摆平之情职而暂缓夺位。司马德文即位,刘裕的谋求高爵的企图变成了现实,恭帝在加封百官的同时,也进封刘裕为宋王,为其篡晋建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是刘裕从寿阳急征建康,逼恭帝禅让,也是背着恭帝,按照事先设置的计划,由傅亮自书草诏,逼恭帝照稿抄录后,成功实施的。

(三)唆使利用帮凶,充当打手,致皇帝于死地,达到自己改朝换代的目的。

刘裕到了晚年,日思夜想篡位,他相信查阅谶文得知的“昌明(注指晋武帝司马曜)后尚有二帝”的谶语之说,为消除后患,他决计弑主应谶。密嘱中书侍郎王韶之,贿通晋安帝左右,趁势潜入宫内,指挥内侍,用散衣作结,套住安帝颈中,生生勒毙。王书郎充当了刘裕弑杀安帝的黑手和马前足。

安帝弑死后,恭帝所谓的禅让,更是刘裕暗中与中书令傅亮密谋策划,一手操办的。刘裕封为宋王,移镇寿阳后,为了达到尽快去掉恭帝之目的,使出了假招术,伪称要奉还宋王爵位,还老京师。一丘之貉的晋中书令傅亮贼心相照,悉心揣摩,窥透裕意,两人一拍即合,由傅亮在建康自具草诏,托称征刘裕到建康辅佐恭帝,刘裕见机行事,率军突入都中,傅亮一切安排妥当,立即逼帝禅位,被逼无奈之下,恭帝照稿誉录傅亮伪诏,顾语左右,违心地说道:“桓玄时晋已失国,亏得刘公恢复,又复重延,到今将二十年,今日禅位,也是甘心”说罢,恭帝强颜欢笑,亲手把皇帝玺绶交出,传国玉玺落入刘裕之手,恭帝最终惨遭毙命。中书令傅亮充当了刘裕弑杀恭帝的帮凶。

总之,安恭两帝都傀儡,十分无能,无论在桓玄篡晋时期,还是在刘裕迎还安帝、拥立恭帝之后,两帝始终处于要挟受制状态。刘裕可以老大自居,随心所欲,任意弄权,以至两帝统遭杀身之祸,刘裕屡屡得逞也就不难理解了。

 
标签: 晋朝 篡位 刘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
    1、享国45年的曹魏政权,虽然被司马家所取代。但是,曹家的剩余后代,却并没有遭到司马家的大肆屠戮,反倒是得到了优待。2、曹奂退位之后,被封为陈留王。司马家对待曹奂,保留了对待外国君主的礼节,允许曹奂使用天子的礼仪,上书不称臣,受诏不下拜。3
  • 葛洪简介 东晋时期者著名炼丹家关内侯葛洪生平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
    12-31 晋朝东晋
  •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事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
  • 西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
    12-29 晋朝西晋
  • 冯跋简介 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冯跋生平
    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其父冯安曾任西燕将军。西燕亡,冯安东徙龙城(今辽宁朝阳),居于长谷。慕容宝时,署中卫将军,慕容熙继位后,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后又升为卫中郎将。
    12-28 晋朝冯跋
  • 晋朝文字介绍 两晋时期文字书法的流行与发展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 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这是因为:魏晋的儒家精神衰微、才能重于德行,士大夫虚无荒诞
    12-28 晋朝
  • 阮籍嵇康 晋朝的韩寒与郭敬明阮籍猖狂嵇康打铁
    “美少男”作家郭敬明的最新小说《小期间》一出街就成贩卖榜第一,去豆瓣网,任意一搜,只有大把对该书的恶毒诅咒,以及对郭敬明同窗的人身攻击。郭敬明本人,踩着足以踏平一座都会的尖叫和诅咒腾云驾雾,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这个中的悬疑是,同样是偶像
    12-27 晋朝嵇康
  • 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 解析西晋荀灌一个女孩子是如何突围救父的
    荀灌是西晋时期大将荀崧的女儿,虽然是女儿身,但是荀灌却从小就有着男孩子的性格,小时候又总是跟随父亲四处奔波,而且对武艺十分地感兴趣,所以尽管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但是却能够做出带领士兵突围救父的事情来,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
    12-27 晋朝西晋
  • 鄢陵之战简介 晋国巩固了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以利新的争霸决战。晋国乘楚背弃秦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