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蜀汉第一猛将不是关张赵马黄 而是刘备

   2020-02-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鲁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事件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有据,皆可备为一说。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嘛。《三国演义》中,武力最强的几位大将皆出自蜀汉,自吕布死后,关羽、张飞便如神一般存在,马超一人几乎干翻曹营所有大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鲁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事件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有据,皆可备为一说。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嘛。

《三国演义》中,武力最强的几位大将皆出自蜀汉,自吕布死后,关羽、张飞便如神一般存在,马超一人几乎干翻曹营所有大将,黄忠刀劈夏侯渊,赵云更是英姿飒爽,星光熠熠,那杆枪快比上AK47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后期的魏延、姜维在武力上也几乎没有对手,人家姜维手无寸铁都能玩死魏国大将郭淮。

但是,在历史上,蜀汉第一猛将恐怕并非关张赵马黄,也非魏延姜维。

蜀汉真正的高手是昭烈皇帝:刘备!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刘备的征战历程,你就知道这位“仁义布于四海”的刘先主有多猛了。

刘备早年就是个狠人,史书称

“(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备是个亡命徒,纠合不良少年,做地方一霸。

连当地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都要送给他“保护费”,求得他的保护。

根据古籍记载,关羽就是在这段时间投靠的刘备,他为了获得刘备的欣赏,亲自登都山(该山位于刘备老家涿郡一带)采铁造“万人敌”宝刀。关羽为了获得刘备的欣赏,这句话很值得人玩味。

张飞也是在那段时间跟随刘备的。

史书上没有“桃园三结义”,但是,关羽张飞跟随刘备,而不是刘备跟随关羽或张飞,要知道在那个年月,谁的力量大谁是王,倘若刘备不敌关张,关张又如何会对刘备如此俯首听命?

要知道,刘关张可不是夏侯惇曹仁与曹操的亲属关系,也不是颜良文丑跟随袁绍的依附关系,他们当时都是泥腿子,谁怕谁啊?

至少,关张的态度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刘备起家靠的既不是汉室宗亲身份,也不是仁义之名,他起家就是武勇。

《典略》记载:“平原刘子平知(刘)备有武勇。”

这个记载是说:黄巾之乱爆发,平原的名士刘子平知道刘备武力过人,便将其推荐入官军,参与平叛。

刘备后来因军功被封为安喜尉,即安喜县公安局长。

他做局长期间,因不满督邮索取贿赂,遂将其从官衙中拽出来,绑在树上,怒鞭二百,差点杀死督邮。

《三国演义》中张飞怒鞭督邮,其实是刘备所为。

我们印象中性如烈火的猛张飞形象,应该移植到刘备身上。

后来刘备入主徐州,他那时候政治智慧尚未完全成熟,他喜欢的将领还是关羽、张飞这种猛人,而对陈群、陈登这种当地名士,他尚且不能很好的驾驭。因此刘备空有武勇,却不过人才济济的曹操。

刘备归顺曹操后,韬光养晦,看准时机,要逃走。他借口进攻袁术,向曹操借兵。

曹操信以为真,要放刘备走。当时曹操谋士郭嘉、程昱、董昭都劝曹操不要放刘备。我们看董昭劝曹操的原话

“(刘)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

可见,在当时人眼中,刘备最大的特点绝不是仁义,而是一个“勇”字。

刘备的“勇”是得到历史事件印证的。

刘备逃出曹操控制后,急袭徐州,杀死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在《三国演义》中这个战功归给了关羽,其实始作俑者是刘备。

后来,刘备参与了袁绍和曹操的中原逐鹿。

曹操派遣大将蔡阳进攻刘备,结果被刘备临阵杀死,著名的“关羽擂鼓斩蔡阳”,原型又是刘备,并非“武圣人”关公。

刘备自从中原大战失利,逃往荆州以后,他蛰伏了七年。

自此,史书中就很少再看到刘备武勇的例子了。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刘备在这七年顿悟了,他明白了只靠武力干不成大事,他需要的是战略性人才,因此才有请诸葛亮出山;第二,刘备此时已经47岁了,古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左右,刘备已经老了,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冲锋陷阵了。

刘备虽老,但他喜欢猛将的特点并未改变,纵观刘备生平,对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包括赵云这类猛人都情有独钟。

虽然他对诸葛亮、法正这类文人很器重,但他似乎还是不怎么相信文人能打仗,终其一生未见其令文人单独带大部队作战的记录(诸葛亮入川也是与张飞赵云一起),当然,他这个认识直到夷陵之战被陆逊改变了。

《三国志》评价刘备说:

“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

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刘备雄才大略,第二个是说他武力过人。

其实,后汉三国时值乱世,想在那个时代站稳脚跟,甚至建立基业,除了超人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还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爆表的武力。

曹操、孙坚、孙策包括孙权,年轻时无不是武力过人的猛男。

曹刘汉中战役,刘备总是派干儿子刘封挑衅曹操,曹操大怒,说:“要是我黄须儿曹彰在这,害怕你刘备的假儿子吗?”

那一年,刘备58岁,曹操65岁,俩人太老了,所以只有用自己的儿子出面,若是时光倒退三十年,依刘备和曹操俩人年轻时的脾气,有可能不用大军作战了,俩人就在阳平关下上演一场单挑对决,以此决定汉中的归属了。

我们回头来看:关羽很多战绩都是刘备创造的;张飞的事迹也是“窃取”了刘备,他俩年轻时对刘备服服帖帖,很可疑;赵云在历史上并没有如此神勇;马超在历史上号称厉害,可是单挑差点被阎行拍死;黄忠魏延倒是牛逼,但毕竟比刘备年纪小太多,那时候刘备已经不再亲自冲锋,难以类比,更何况,黄忠能够成功阵斩夏侯渊,那也是因为刘备赐给他一把“赤如血”宝刀所致;姜维就更不用说了,年代相差太远,关公战秦琼。

以此算来,昭烈皇帝刘备的巅峰武力即便不是蜀汉第一,也绝对是名列前茅,若以相同年纪比较,恐怕关张赵马黄、魏延、姜维等人还真不一定能打过刘备,要决胜负,主要应该是看状态和发挥了。

 
标签: 三国 刘备 猛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